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游离於旨意外的皇商工厂

第244章 游离於旨意外的皇商工厂

暹罗和越南国对於明朝的火枪以及铁甲,也是第三回上疏,请求皇帝就此时加大售卖兵器,这其中所期待最多的还是铁甲。

毕竟西洋商人还在南洋贸易,时不时的也会贩卖火器,欧洲的火枪和明朝的火枪,其实也差不多,在精细程度和火枪的价格都要比明朝火枪更有优势。

而铁甲的话,倒不是说明朝的铁札甲和布面甲比欧洲甲性能要好,而是明朝在这方面的產量,

相对比较多,而且铁札甲因为明军控制南洋的实战表现缘故,在南洋变得很畅销。

皇帝这些年逐步放开看,甲胃在民间进行小作坊式製作的贸易,主要用於出口。

明军火器越发犀利,加之明军骑兵逐渐到了二十余万,开始陆续在地方上设立一些个驛堡,皇帝不再惧怕所谓的民间持甲作乱,才从开始一点点的放开,但各地州府衙门在民间邸报处,依旧是要求平民不得著甲的。

普通百姓若是著甲,会被认定与穿官靴一样,是企图装作官员,鱼肉乡民,会被杖刑或者拘役。

而在明朝现在要被拘役的话,就不是做差役和吃官家饭的一些杂役,而是拉去当兵,役兵一当就得三年青春,所以比较起来,处罚上定的相当厉害。

南洋的军售贸易,明朝参与更多的,卖的也就是刀、甲、火枪火炮。

明朝船舶售卖,尚且没有得到皇帝允许,火枪火炮的售价还往往高出造价的两倍,相当昂贵,

但即便如此南洋诸国也是供不应求,因为皇帝的確没有多少的数量拉出去卖。

火枪尚且在补充库存,至少要多预备兵部四成的量,现在也没有完全补齐,左轮火枪產量更加稀缺,也是没能进行军售,被朝廷这时期內完全禁绝,兵部得满足自己的骑兵需求,击发枪更是不可能卖的。

眼下明朝和倭国的萨摩藩正在打仗,这事情看似是明朝和倭国內藩的战事,但毕竟是倭国內藩,南洋诸国又不是傻子,其背后的纠葛很可能是萨摩藩理亏,倭国德川幕府本来想要借明朝的手,削弱萨摩藩,结果依旧是参与了进去。

东洋的水是已经搅浑,南洋诸国就想从中获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武备方面。

毕竟有个大明在亚洲,这么一个天朝大国,即便是充当保护者的角色存在,但这么大的体量,

谁都不敢把安全完全託付於明藩的宗主。

这些求购火枪火炮的奏疏,直接让兵部、步户部、礼部的官员,都从中分析自己的利益。

一方面各部都在和皇商商会做对抗,此间的任何皇商把柄,都可以让各部进行朝会驳斥。

可另一方面,官员们自己也想从中取利,有办法赚钱的话,是在现在大明官场上很吃香的存在明朝在萨摩城战场使用的火药,从开始的三万三千桶,降低至两万五千桶,黄铜弹从两万两千盒降低了一万一千盒,也是因为皇商的工厂、作坊都转向提供火药工坊的工作岗位,让一些其他兵器的產量大受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