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234章 翻墙阁老殷正茂:五万两银花出五百

第234章 翻墙阁老殷正茂:五万两银出五百万两的气势

眨眼间,到了腊月,天气愈加寒冷。

高拱的《病榻遗言》逐渐从京师书生士子们的嘴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哪条胡同的勾栏女身姿曼妙、眸子勾人,哪家酒楼又添置了新菜新酒新游戏,以及哪位风流文人又新出了歌颂穷书生与狐妖精怪爱情的大作。

腊月,一直都是书生士子们拜谒名流、吃喝应酬、休闲娱乐的放纵时期。

一些家境殷实的书生士子,今日街,明日柳巷,结交着一群又一群同道中人。

很难想象,这些人走入仕途,是否真的能够夙夜为公,倾心为民。

当然,也有刻苦好学者。

一些穷书生苦读到深夜后,还不忘拍着胸脯,对着月亮发誓:“待吾日后科举高中,定要像沈部堂那般,为天下百姓吃饱肚子而努力!”

目前,沈念这句“让天下百姓吃饱肚子”在民间的流行程度,已不亚于杜甫老先生那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乃天下士大夫的终极理想。

至于谁是真心实意地以此为仕途理想,谁只是喊一喊口号显得自己心怀鸿鹄之志,那就不得而知了。

……

腊月初五,天蒙蒙亮。

沈念因有公事需要处理来到了户部衙门。

他穿过前庭,刚走到右侍郎厅前,便看到内阁阁臣兼户部尚书殷正茂提着官袍朝后庭狂奔而去。

其速度非常快。

就像是去抓贼,再形容得精准一些,更像是去捉奸。

“殷阁老!”沈念喊道。

可惜他喊出声时,殷正茂已经消失在前方拐角处。

沈念甚是好奇,不由得快步跟了过去。

当他来到后庭东南角时,看到六十六岁高龄的殷正茂借助竹梯,正坐在墙头,马上就要借助墙外的竹梯翻过去。

竹梯下,有两名胥吏扶着竹梯,一脸担心。

沈念不由得一脸疑惑。

堂堂内阁阁臣、户部尚书,有门不走,竟然要翻墙。

“殷阁老,有危险!一大早的,为何要翻墙?”沈念高喊道,然后快步走到墙下。

殷正茂看到沈念,不由得面带兴奋。

“子珩,速速翻墙,你腿脚快,先行前往钦天监,私下告知钦天监监正杨宏亮暂时不要将奏疏呈递到禁中,待老夫见到他再说!”

“先别问理由,速去!速去!”殷正茂一脸认真,然后朝着一旁挪了挪,为沈念留下骑墙的位置。

沈念不再发问,当即迅速爬上竹梯。

当他坐到墙头后,赫然发现,斜对面竟然就是钦天监的大门,中间仅仅隔了一条宽约五十步的巷道。

在沈念的记忆里,钦天监位于礼部的对面。

若从户部衙门前往钦天监,走前门,需要绕过礼部,经过太医院,走后门则需要经过鸿胪寺,才能抵达(如图)。

如此翻墙,至少能节省一刻钟的时间。

沈念略微思索,便知殷正茂为何如此着急。

当下各个衙门向通政司递交奏疏,一般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递交完毕,以便通政使司分门别类,将其交由内阁或小万历。

钦天监监正杨宏亮奉圣命前往泗州勘测明祖陵风水,昨日黄昏方归。

他的奏疏需要在今早呈递到通政使司,然后直接交由小万历过目。

殷正茂大概率是察觉出他的奏疏有问题,外加他又不能派人公然拦截钦天监的奏疏,故而亲自出马,选择翻墙。

而沈念这个级别是能够帮殷正茂做这一切的。

很快。

沈念便从外墙放置的竹梯爬了下来,然后道:“殷阁老,我立即去阻止,您莫再翻墙啊!”

“好!”殷正茂点了点头。

随即,待殷正茂见沈念已进了钦天监的大门,立即朝着外墙下的两名胥吏道:“你们扶好了,老夫要下去了!”

此刻,殷正茂已不赶时间,但他不服老。

他就喜欢这种翻墙的畅快感。

且他已坐在了墙头,从里墙下与从外墙下,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翻下墙后,准备缓一缓,再进入钦天监。

而此刻。

沈念已找到了钦天监监正杨宏亮,后者拿着准备好的奏疏,正要命人将奏疏呈递到通政司。

沈念若迟来片刻,便无法阻止奏疏被送往通政使司。

钦天监偏厅,茶室。

“沈部堂,您……您说殷阁老为阻拦下官呈递奏疏,差点儿翻墙来找下官?下官昨日黄昏见殷阁老在户部,已命人将一封书信交给殷阁老,里面正是此奏疏的详细内容,祖陵可迁,理由充分,这符合他的期待啊!”

钦天监监正乃是正五品,面对沈念这个正三品,杨宏亮自然是开口必自称下官。

沈念道:“殷阁老稍后便到,到时我们便知晓缘由了!”

说罢,沈念瞥了一眼不远处桌子上的奏疏。

杨宏亮立即会意,他知晓迁祖陵、迁泗州之民的计策是沈念所提,此奏疏应该让沈念过目一下。

“沈部堂,烦劳您看一看,此奏疏哪些地方有不妥之处?”杨宏亮将奏疏递给了沈念。

沈念接过奏疏,非常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也想知晓杨宏亮到底在奏疏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使得殷正茂竟不顾失仪,大早上翻墙。

不多时,沈念的脸上露出一抹钦佩的表情。

不愧是术业有专攻。

杨宏亮给出的迁陵理由,令人根本无法反驳。

其一,上应天心。

他与一众钦天官仰观天象,发现帝星明耀,瑞气充盈,天下龙气汇聚于京师,祖陵之气与帝王紫气同根同源,交融共振,若能迁至距离京师更近之处,则陛下有祖宗庇佑,大明国运将更加昌隆。

其二,中合地理。

钦天官详察地理,推演阴阳,认为泗州常有水患,乃地气欲通未达之象,此乃向陛下示警,若将祖陵强留水浸之地,将阻碍气机,京师乃避坎趋坤之地,北枕燕山,西拥太行、东临沧海、南襟河济,四象俱全,将祖陵移至京师附近,不但无损太祖龙气,反而会使得京师龙气更加雄浑浩荡,大明基业绵延万世。

其三,下顺人伦。

孝悌之至,通于天地,考道乃天地之浩然正气,陛下迁陵乃是为避免祖宗受水患之扰,令祖宗永享清宁,此举必得列祖列宗嘉许,护佑大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

沈念在奏疏中看到了很多晦涩难懂的风水学术语。

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