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206章 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

第206章 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日近黄昏,文华殿内。

小万历看完了工部尚书郭朝宾与工部左侍郎李幼孜联名提交的奏疏。

其策有三。

其一,重赏发明治河器物之匠人;其二,安澜大会之期提前,宣讲以匠人为主,监生为辅;其三,匠人展会,一年一次,列为定制。

李幼孜在撰写第二条策略时。

还不忘用一行小字在下面注解:此策乃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念所提,工部诸僚,咸赞此策。

内阁三阁臣对此奏疏的联名票拟非常精炼:三策皆可行,尤二策最佳。

“好一个‘匠人为主,监生为辅’,让监生为匠户们打下手,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小万历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策不但能提高匠人们的地位,而且能使得他们在安澜大会宣讲时有更好的表现。

“如拟!”小万历看向冯保说道。

……

翌日。

即四月三十日,满朝文武皆知工部三策。

无一人上奏称“匠人为主,监生为辅”逾越礼制,混淆贵贱。

因为治河比此等礼制重要,因为小万历与内阁皆赞同此策,因为大家都知晓当下逾越礼制之事已不胜枚举。

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知晓此事后,立即开始选拔长相上等、口才上等、懂治河治漕之策的监生。

以便接下来与工部配合。

在他眼里,此举不但没有僭越,没有侮辱监生的身份,反而是令监生为朝廷治河出力,乃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荣耀。

目前朝堂的风气是:朝廷不养无用之人。

而当下的国子监却是“无用之人”的聚集地,王锡爵巴不得让监生们多干一些实事呢!

与此同时。

沈念那句“监生不愿为辅,翰林官愿为辅”也传到了众监生的耳中。

他们根本不敢摆架子,也没有资格摆架子。

有不喜不愿者。

亦不敢说一句抱怨的话语。

不然沈念再拿出一篇废物论,能将这些监生们羞得不敢出门。

京师百姓听到此三策后,都甚是兴奋,他们最喜看这种有反差的事情。

……

五月初三。

工部经过审核查验,从进京的近两千名匠人中选出五百二十人,为他们设立单独摊位。

其余有治河经验的河工,工部会根据他们的讲述,将有实用的治河经验撰写成册。

国子监当即也匹配五百二十名优秀监生,先与匠人们结对,了解摊位展示内容,然后依照王锡爵的要求,为摊位匠人所要展现的治河发明与经验,撰写一张“说明书”。

与此同时。

工部也在筛选有资格拿到奖赏的匠人,此奖赏,将在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到来后,由他亲自确定人选,由他来分发奖赏。

此乃小万历特意安排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潘季驯在一众治河匠人心中的威信。

缘于国子监生的参与。

治河一下子变成了京师最时尚之事。

京师书铺内,一些治河治漕书籍文章与黄河、运河、淮河的河道堤坝简图,全都售之一空。

无论是书生士子还是贩夫走卒,在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闲谈之时都会聊一聊治河。

一些孩子在街头玩耍之时,手持木棍都在画运河和黄河的形状。

就连歌伎胡同的大尺度说书人。

也将一个个书生与名妓相恋的话本故事改成了汉朝王景治河、宋朝三易回河等治河故事。

此等氛围,让人感觉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丝毫不知,朝廷只要结果。

而这次朝廷拿出了态度,拿出了银钱,并使得百姓对治河有了兴趣。

日后治河,定然是全民监督。

如此,河漕之上将会减少许多面子工程与贪墨之事。

此乃百姓之福。

……

五月初十,五更天,安澜大会前期展会正式开始。

棋盘街上,五百多个摊位立于两侧。

摊位之后。

匠人们身穿工部发放的匠人衣衫,监生们统一身穿灰白色长衫站在匠人的侧后方。

摊位上方或后方。

有匠人们发明的治河器物,有河漕沙盘,有治河书籍,还有监生们撰写的“说明书”。

小万历令光禄寺为匠人与监生们准备了米粥与肉饼,作为早餐。

处处都彰显着朝廷对治河之事的重视,对这些治河匠人的尊重。

工部已提前贴好告示,号召全民思索治河之策,发明治河器具,有奇思妙想者,汇禀工部,将有重赏。

于是乎。

天刚刚亮,棋盘街的安澜展会上便挤满了百姓。

有猎奇的,有献策的,有求知的,有为撰写小报消息而来的,还有只为看匠人与监生之组合的……

人潮汹涌,甚是热闹。

在此等氛围下,朝廷这次的治河之举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就丢大人了!

……

五月十二日,近午时。

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终于来到了京师,他接到皇帝口谕,小万历下午就要见他。

而沈念也被安排为起居注官。

将在小万历召对潘季驯时,侍于一侧,详细记录。

……

午后,文华殿内。

身穿一袭绯色官袍的潘季驯来到大殿内。

“臣潘季驯参见陛下!”潘季驯跪在地上行礼。

“潘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小万历笑着说道。

此乃沈念第一次见潘季驯。

后者身材中等,肤色略黑,两个眸子非常明亮。

潘季驯站起身,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京师安澜大会之情况,臣皆已知晓。朝廷如此重视此次治河,臣定当竭尽全力,使得大河安澜,漕运通达!”

潘季驯说此话时,带着一丝哽咽。

往昔治河,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一旦有洪涝灾害,治河者还要第一个站出来受惩。

而这次。

朝廷将银钱给足了,将人才找齐了,将治河匠人们的地位也提高了。

前期筹备如此到位。

潘季驯自然要倾尽全力将治河进行到底,将每一文钱都到实处。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潘卿,接下来安澜大会如何进行,便是你的任务了。接下来,治河细则如何定,一百万两白银如何,需要制造什么样的治河器具,需要多少个衙门的官员协同,朕与内阁六部都全力配合你!”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