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323章 杜袭:跪“梁”不如撞“钟”,撞“

第323章 杜袭:跪“梁”不如撞“钟”,撞“钟”不如炒“蔡”!

“子绪,孝廉名录和策试答卷。”

刘辩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安静,目光投向不远处埋首于案牍之中的杜袭。

杜袭闻声,肩膀几不可察地一颤,像是被惊扰了思绪,略显慌乱地抬起头,匆忙应道:“唯!”

随即杜袭便手脚麻利地在堆积如山的文书中,准确取出了那份春季孝廉的名录、策试答卷以及佐吏记录下的策试问答实录的卷宗。

书令史主文书整理及归档,但书令史之间亦有高下之分,主书写章表文檄的记室令史亦然。

刘辩御前专用的记室令史,是年仅二十五岁的胡昭。

一手好字,是记室令史最基本的功夫。

当朝书法造诣最深的,当属吏曹尚书梁鹄与将作大匠蔡邕。

二人皆精于隶书,梁鹄以官体字体“八分书”闻名,蔡邕则独创了飘逸灵动的艺术字体“飞白书”。

梁鹄与蔡邕皆曾点评,侍中寺群臣中书法最优者,莫过于胡昭与钟繇,称其“胡肥钟瘦”,即胡昭的字更豪放宽阔,钟繇的字更婉柔小巧。

除了过人的书法造诣,胡昭性情寡言少语,机密之事不宣于口,这对于近臣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品质。

不过毛阶与和洽在这方面也不逊色于胡昭,或者说能被选入侍中寺的阁臣,保密实质上也仅仅是基本门槛。

之所以是胡昭脱颖而出……谁让胡昭表字孔明呢?

丞相的魅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抵挡,胡昭……也算是刘辩爱屋及乌了。

而此刻在案前整理文书的杜袭,年仅二十三岁,则是作为刘辩的机要秘书,负责整理、归档刘辩日常批阅的文书,并将每日最紧要的事务优先呈于御案。

杜袭其人,最得刘辩欣赏的,是他那份敢言的赤诚之心。

杜袭出身颍川定陵名门杜氏,而杜袭又有一位名扬天下的祖父,也就是那位“忍死须臾待杜根”的主人公杜根。

当年杜根因上疏反对邓太后长期把持朝政,触怒了邓太后,被下令用缣囊(白袋子)装着,于大殿上扑杀。

执掌扑杀事的司扑知晓杜根是忠臣,因此私下里命扑者手下留情,而杜根在被“扑杀”后,被扔到雒阳郊外邙山附近的乱葬岗。

邓太后派人来查验杜根的尸体,但杜根躺在乱葬岗装死,身上创伤化脓,眼眶生了蛆,探视者将情形回禀邓太后,邓太后因而认为杜根已死,他方得以逃生,隐姓埋名躲在宜城山的酒肆里担任酒保。

当然,这是对外说辞。

杜袭在天子问及祖父杜根事迹时,却毫无避讳地坦言其中多有虚妄之言。

据他父亲私下所言,实则是杜根事先料定上疏的后果,暗中贿赂了司扑,“召司扑者阴共为意,乃使执扑者不加力”,才侥幸活命。

至于“目中生蛆”的惨状,根据朝堂上的活化石,今年八十七岁的谏议大夫法真所言,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拜会过杜根。

其人清直之名确如其言,但相貌堂堂,双目炯炯有神,并无传说中“目中生蛆”的骇人伤痕,显然是以讹传讹。

正是杜袭这份不虚美、不隐恶的坦荡,令他深得刘辩宠信。

绝对不是因为黄巾之乱时,太学生繁钦轻信何顒诬告,当众诋毁卢植通敌卖国,却反被杜袭驳斥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动手打人,结果自己反被杜袭正当防卫打得昏死过去(见第70章)!

更不是因为杜袭与蔡瑗的小妹蔡瑾定下婚约的缘故!

绝对不是!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