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66章 一切都是天子的恩德,只不过是借着

第266章 一切都是天子的恩德,只不过是借着我的手来施恩!

随着朝廷数道诏令颁布,以及《大汉邸报》对冀州战事和朝廷处置的详尽报道,朝野上下掀起了对前冀州刺史张延的声讨浪潮。

冀州虽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原之地,但冀州籍的朝臣数量却相当可观。

这也得益于当年世祖光武帝在河北转战的缘故,因此冀州士人始终都是后汉朝堂上的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而张延的愚蠢,使得众多冀州籍朝臣的家族或遭劫掠,或有子弟伤亡,这份切肤之痛,这如何不让冀州派的官员们怒火中烧?

这股声讨的浪潮也迅速蔓延至太学,那些尚未被官场浸染、满腔热忱,以辅佐天子中兴大汉为梦想的年轻太学生们群情激愤之下,竟直接围堵了张延在雒阳的府邸!

张延的三个儿子张范、张承、张昭都懵了(注1),三兄弟彼时正在学堂内研读经学,万没想到父亲竟犯下如此大错,更未料到朝廷处置如此迅疾严厉。

槛车入雒,秋后问斩!

年仅十四、刚入太学不久的幼子张昭,顿时泪流满面,声音哽咽道:“大兄、二兄,这……这可如何是好?”

次子张承也惶然无措地望向长兄张范,虽未开口但却是希望能从张范口中得到一个答案。

张氏三兄弟在太学素有声名,学业精进,待人谦和。

今年恰好二十岁的张范,性情更是恬淡平静,乐于守道,又不慕荣利,曾两度婉拒河内太守刘繇的征辟和举他为孝廉的推荐。

学识不凡,性情谦良恬淡,举止彬彬有礼,这样的人在太学里自然不缺朋友,人人都以与张范交友为荣,就连太学里传授经学的博士们都很欣赏张范。

张范环顾四周,此刻学堂内几乎空荡无人,同窗们或上街声讨辱骂张延,或已加入围堵张府的行列,昔日交好的同窗,此时能对他们敬而远之的,已算得上正人君子了。

张范的脸上不由掠过一丝悲凉,长叹一声,道:“唉……阿父丧师辱国,若邸报所载属实,朝廷处置确是依据法度们,我……又能如何?”

有才气不等于张范有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面对府邸被围,三兄弟也只能束手无策,在学堂内坐困愁城。

张范环顾四周,:他学识渊博,谦和知礼,在太学人缘极佳,博士们也颇为欣赏。然而才名与好人缘,此刻却无法化解眼前的困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他们三兄弟避之唯恐不及,依旧留在学堂的赵俨、孙乾、辛毗、糜竺等人,围拢在张氏兄弟身边,低声宽慰,也在苦思对策。

辛毗略一犹豫,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道:“我二兄辛仲治(辛评)年初举孝廉后,得天子青睐,入侍中寺任书令史,不若……我去求我家二兄……”

话未说完,便被一声略显慵懒却带着严厉的呵斥打断。

“辛佐治,你想找死是你的事,别拖累仲治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郭嘉毫无正形地半卧在铺着软垫的竹席上,一手支着头,另一只手随意握着一卷《齐孙子》,神情散漫不羁。

孙武与孙膑的兵法,在后汉被分别称为《吴孙子》与《齐孙子》。

但唯有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之中方才著录有完整篇章,著录《吴孙子》八十二篇、图九卷,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民间流传的版本或是有删改,或是有遗失,也许有极少数吴地、齐地的世家豪门收录有完整的版本,但名义上唯有皇宫之中的东观藏有完本。

郭嘉深得天子宠爱,不仅能自由出入东观,更能将典籍借出。

只不过相比起杂糅兵家四势的《吴孙子》,他更偏爱侧重兵权谋的《齐孙子》,不过前者他也通读,只是更喜读后者。

原本郭嘉本不欲掺和这件事,但眼见辛毗要将辛评拖下水,不得不出声阻止。

颍川辛氏,祖籍凉州陇西郡,世祖光武帝建武年间,自陇西东迁入颍川郡阳翟县,成为颍川士族之一。

郭嘉少孤,却与辛氏兄弟交情甚笃,自然不能坐视辛毗犯蠢。

“奉孝何出此言?”辛毗被郭嘉喝得一愣,但想起兄长辛评曾言郭嘉才智非凡,遇事可请教于他,因此对这位发小的话颇为重视。

郭嘉见辛毗没有一意孤行,看来这个小老弟终归还是愿意听劝,暗自松了口气,放下手中书卷,伸了个懒腰,慢悠悠问道:“我问你,下令拘捕张冀州,槛车入雒、秋后问斩的,是谁?”

“自然是……”辛毗话到嘴边,猛地顿住,是天子亲裁,还是尚书台亦或是出自三公?

“瞧,连是谁要处置张冀州都没弄清,就敢贸然让仲治兄去向国家求情?”郭嘉摇了摇头,坐直了些身子,眼神透出几分认真,道,“实话告诉你们,此事乃天子亲自圣裁,由崔司空依据律法审定,明令秋后问斩。槛车入雒,更是国家特意为之,意在警示群臣,以儆效尤!”

郭嘉瞥了一眼辛毗,见他仍是一副茫然的模样,继续道:“若你去寻了仲治兄,且不论他是否会理会,即便他冒险去向天子求情,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断送他自己的仕途前程!”

辛毗闻言,额角渗出冷汗,顿时后怕不已。

郭嘉受天子宠爱人尽皆知,他的话辛毗深信不疑。

一旁的赵俨作为同出身颍川阳翟的士子,也认同地点点头。

辛毗此举确实太过天真。

天子或许欣赏辛评的才干,但绝不会因此改变对张延的处置。

“张冀州之事,恐难有转圜余地。”赵俨看向张范,他与张范交情不错,但这件事并不是他能参与的,与其被张范误以为他也是见河内张氏没落而敬而远之的无情无义之辈,不如直言点明其中利害,道,“无论是国家对此事的震怒,还是为了平息冀州籍朝臣的怨愤,都不可能轻饶张冀州。”

赵俨顿了顿,加重语气,道:“况且,今日城池陷落,冀州百姓惨遭荼毒,若从轻发落张冀州,他日必然有人以此为例而懈怠王事!尤其并、幽二州,乃未来北伐鲜卑要冲,届时谁还会尽心竭力?”

郭嘉略带讶异地看了赵俨一眼,这位同乡平日不显山露水,见解却如此透彻,句句切中要害。

张延罪责虽重,按旧例却未必是死罪,若按照以往的流程,那就是罢官夺职,几年后再起复。

但关键在于,他不该在朝廷休养生息、为北伐积蓄力量的当口,犯下如此大错!

你一个身处太平腹地的冀州刺史,竟让黑山贼坐大成患,遭此大劫,郡国兵死伤惨重。

这让直面鲜卑威胁的并、幽二州官员如何自处?

哦,原来出了事顶多丢官几年后复起?那还有什么可惧!

现在的鲜卑坐大,还不是太上皇时期北伐不利的那些臧旻等人酿出的祸患?

鲜卑之患的借口,可比张延充分百倍!

“那……‘八议’呢?”一旁的糜竺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书中看过的“八议”,依稀记得“八议”是可减免死罪。

然而糜竺话音方落,救父心切的张昭已然对他怒目而视,厉声喝道:“贼子安敢辱吾父!”

糜竺顿时手足无措,他虽年长于这些士族出身的太学生,但出身商贾之家,在学识见识上远有不及,一时窘迫难当。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