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52章 大汉第一届嘉德殿自由搏击大赛!

第252章 大汉第一届嘉德殿自由搏击大赛!

朝堂之上,原本围绕盐铁之议的气氛陡然凝滞。

郭图突如其来的谋反指控,别说满朝文武惊愕不已,就连刘辩都懵了。

不是,正准备议论盐铁之事呢,你郭图怎么就突然举报别人谋反了?

不至于,咱真不至于一上来就掏大杀器的!

而郭图这一番言论,也着实是吓坏了一众反对盐铁官营的朝臣,众人瞬间心惊胆战起来了。

郭图这条疯狗安生了大半年,致使文武百官几乎将其淡忘。

但这条疯狗素以狠厉著称,当初在汝南袁氏权势鼎盛之时,连时任司徒的逆贼袁隗都敢咬上一口,公然指斥袁隗为“奸臣”,还有谁不敢咬一口的?

这年头,谁屁股上能一点屎不沾,又有多少公卿朝臣能与当初的汝南袁氏没点牵连的?

“咦?”

刘辩忽而眉头紧蹙,取过一卷竹简,写写画画仔细书写计算了一番。

1顷田也就是100亩田,400顷田也就是40000亩田。

开封县的上田水利充沛,土壤肥沃,哪怕种植的是冬小麦也是年亩产超过2石的膏腴之地。

400顷田的年产量也就是至少80000石冬小麦,就算郑泰是老老实实交税,那么缴纳完田赋,刍稿税、口赋、算赋,不算牛租,约莫还能剩下八成五,再扣除每亩需0.15石的麦种,实际入库口粮收获为62000石。

按照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吃1石米就能满足正常劳动需求的食量,年入62000石足以养活5200名成年男丁了。

至于佐餐的蔬菜,冬小麦五月收获后,还可轮值芜菁等蔬菜或豆类,既可恢复土壤肥力又可供应食物。

一个宗族是会分家的,开封郑氏也实际上家族田产供养的只有嫡系宗族成员以及近支宗亲,比如郑氏已然将分支分布到了荥阳和陈留,开封郑氏最多只有三、四百族人,算上豢养的奴仆,也不会超过两千人。

刘辩双目微眯,眼神不善地看向了郑泰。

你阿母的,也就是说你郑泰阴养了三千死士?

你也想当司马老儿?

郑泰也愣住了,因为他真养了不少亡命之徒,大致数量至少也不会少于两千。

之前他觉察到汉室大厦将倾,便广交地方豪杰,收纳众多亡命之徒,以图开封郑氏能在乱世中生存下去,然后寻一明主将这些亡命之徒献上作为兵卒。

关键是谁也没想到老刘家的气运如此旺盛,继光武之后竟还能有一位挽大厦于将倾的少年太子横空出世!

而他一时之间也都忘记了遣散自己收留的亡命之徒,结果被郭图这条疯狗当作了把柄。

若是旁人,还能解释为见不得冻馁而死者,心怀仁善故而收留流民。

但问题在于,他是袁隗的门生故吏!

哪怕他是第一批在汝南袁氏谋反被破获后,公然攻讦辱骂汝南袁氏的,还参与了瓜分汝南袁氏遗产,但你得看天子信不信你只是养着玩儿的?

刘辩沉思着,想到了一个问题。

郭图是怎么知道郑泰会站出来反对的?

谁也不知道今日会有谁站出来反对,若是说准备了河东卫氏、蜀郡卓氏等盐铁家族的黑料他还能理解,但准备郑泰的黑料做什么?

刘辩抬起头看向立下殿中的郭图,只见郭图面露微笑,从袖中取出一本由纸张册订的书册翻看着,还一副磨刀霍霍看向民曹尚书张喜的模样,好奇之下道:“公则,你手中那卷书册呈上来给朕看看。”

“唯!”

郭图也不避讳,将书册奉上,而翻开书册的刘辩顿时愣住了。

“光和七年某年月日夜,太傅卢植曾于太子府夜宴,酒后言太祖高皇帝德行有亏。”

“光和六年某年月日,左将军董卓于永安宫偷窃蜜桃一只。”

“光和七年某年月日,游击将军孙坚长子孙策见太子乘舆,与光禄大夫周异长子周瑜言曰‘彼可取而代也’。”

“延熹十年某年月日,江夏太守刘备老宅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刘备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光和某年月日……”

刘辩顿时露出一抹震惊的神色看向郭图,合着你这是把朝中百官的罪名都提前想好了,就等着谁跟他这个天子对抗,就提出谁的罪名收拾他。

你手里这玩意,分明是生死簿啊!

刘辩朝着郭图投去一抹复杂的神色,示意郭图近前来,在郭图耳旁压低了声音叹息道:“公则,日后你寿辰朕定然不会祝你长命百岁,你最好死在朕前头。”

郭图手中的“生死簿”早晚会被人知道的,如果郭图跟法真这老头一样八十六岁了还能活蹦乱跳的,那他可能真要被五鼎烹了。

除了他,没人能护住郭图的。

郭图反而谄媚一笑,道:“臣比国家年长十六岁,国家乃万岁之躯,定然能护臣一辈子的。”

“你这厮!”

刘辩无奈地摇了摇头,让郭图回到了殿中央,自己则是沉思良久,终于转而看向郑泰,缓缓道:“郑侍郎乃是朝廷忠臣,此举是为朝廷供养流民,绝非阴养亡命之徒,昨日就向朕奏报要将家中三百顷膏腴之地以及三千流民进献于朝廷,为朕受禅登基贺喜,然否?”

刘辩终归没有将郑泰打成袁氏余党和反贼,登基为帝了,有些事儿就不好如过往摄政那般做了。

倒不是脸皮薄了,而是以前做了名义上还能往刘宏身上一甩,让刘宏替他背这口黑锅,但如今这个黑锅可不能往刘宏这个太上皇身上甩了。

况且结交豪杰,阴养亡命之徒,这件事基本上每个世家豪门都在做。

彼时对汉室有信心的宗族就没几个,就连颍川荀氏、襄阳蔡氏都不例外,汉室宗亲们都逐渐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或多或少是养了一群亡命之徒的,他难道要连自己的宗亲和外戚家族一起铲除吗?

郑泰也不是傻子,知道天子是在为他开脱,连忙点头承认,道:“是廷尉正监误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不过是在代天子抚养失去田亩无家可归的流民罢了,这些土地也不过是归还天子,而非什么进献。”

天子给了台阶,那就一定要老老实实往下走。

好歹还能保留一百顷上田,养活宗族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田地根本算不得什么,开封郑氏真正的营收是来自盐铁产业。

开封郑氏的食盐产业是在颍川郡昆阳县盐碱地中,煮土为盐所得,收益并不算多么惊人,最主要的还是在颍川郡舞阳县的铁矿产业。

准确来说,应该是在颍川郡的舞阳县与汝南郡的西平县交界处的一座工坊附近,而那座工坊名为棠溪坊。

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属韩,这九柄传说中的名剑不管归属哪一国但都是出自棠溪坊。

棠溪坊几乎是整个战国时期最大的兵工坊,这也是韩国被称为“劲韩”之时“天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的缘由,而等到棠溪被秦国所夺,这也是韩**事力量陷入孱弱阶段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至后汉,棠溪坊依旧地位超然,因其附近拥有冥山等多座铁矿储量丰富的矿区,而且在先秦的战乱以及秦国的管理制度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采矿冶炼一体化工艺,甚至雒阳武库的不少精良甲胄兵器都出自棠溪。

当然,开封郑氏等世家豪门再猖獗,但在大汉余威尚存之际,棠溪坊仍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朝廷虽准许盐铁民营,放开禁制,但棠溪坊等朝廷原有的大中型工坊依旧牢牢掌握在手中。

只是将铁矿采集、煤炭供应乃至将铁矿石冶炼成半成品铁等环节,外包给了棠溪坊附近由世家豪门经营的配套工坊操办,以此节约朝廷的锻造成本。

而中间环节被世家豪门所掌控,这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

郑氏参与的便是铁矿采集的流程,采集铁矿之时顺手倒腾些铁矿石出去。

做假账这事儿他们这些世家豪门可太熟悉了,采集两万斤铁矿石,账册上却是一万斤,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事。

谁能证明这堆铁矿石是出自棠溪呢,你叫它一声看它答应吗?

但郑泰要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了。

“国家,臣突然觉得盐铁当收归国有!”

一咬牙,一狠心,郑泰决定将盐铁产业也都献给天子!

就算天子饶他一命,不仅无法为自己起到扬名的作用,还反而为天子扬了仁德之名。

哦,你说天子不仁德才要盐铁官营,但天子怎么饶恕了你的死罪为你开脱呢?

而且郑泰看着天子的态度,俨然是下定了决心势必要将盐铁收归官营。

少年天子手握大权,又早早有所准备,甚至宁可用那些不入流的左道手段来通过盐铁官营的决议,那么显然今日盐铁官营是势在必行的。

与其等到盐铁官营通过后,被朝廷收走盐铁产业,还不如主动投献出去换取机遇!

当带投大哥,我郑泰还是熟练的!

郑泰向着刘辩俯身拜了三拜,旋即又伏于地行了大礼,“诚恳”道:“国家,臣方才脑中灵光乍现,顿觉己身之谬误。《诗经·小雅》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以为然也。既然天下的盐铁矿山本就是天子所有,那天子收归己有,又有何妨?”

“而且臣以为家中经营盐铁者当避嫌,为免再有同僚误以为臣有私心,因此臣愿将开封郑氏在昆阳的盐土和舞阳的铁矿尽数归还朝廷,以示臣心中绝无私利!”

“臣以为凡是反对朝廷盐铁官营者,皆当效仿臣的做法,将家族经营的盐铁产业归还天子,否则谏言反对盐铁官营者便是有私心,是谋私利,非正臣也!”

郑泰话音方落,一众反对盐铁官营的朝臣突然齐齐看向他。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郑公业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

这群反对盐铁官营的有几个不是或直接或间接经营了盐铁产业的?

将将家族经营的盐铁产业献给天子才能发表反对意见,那和支持天子盐铁官营有什么区别?

这犬入的这是掘我们的根啊!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