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43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朕有猛士兮守四方

第243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朕有猛士兮守四方!(加更,求月票!)

从万寿亭至雒阳城北的夏门,短短十里之途,太子车驾却缓缓行驶了近半个时辰方至。

而入城后,太子又执意亲送每一位臣子归家,太子乘舆在城中辗转迂回,几乎是在城中绕了好几圈,几乎全雒阳城百姓都亲眼见证了太子为功臣亲自驾车奇景。

待一众功臣返家沐浴更衣,与家人短暂相聚一个时辰后,便应召入宫赴宴去了。

今夜的宴会名义上是并州、凉州以及兖州三次平叛的大军庆功宴,但并未召集百官宴饮。

受邀的尽是太子党的高层人物、古文学派巨擘,以及曾经在太子府任职和现任太子府的府僚,除了朱儁和曹操等少数几人未能参与外,几乎全部都齐聚在了这座云台阁之中。

因此,所有受到太子邀请的宴饮宾客们都明白,这场宴会的的确确是庆功宴,但庆贺的并非是军功,庆贺的却是太子即将登基,庆贺的在座所有人于太子潜邸之时扶持着太子一同前行至今的功!

而今夜的宴会举办地点也格外特殊,所有人的车驾都行驶至了南宫的汉兴宫中。

这座汉兴宫,原本应该名为长信宫,是太子的新寝宫。

作为即将受禅登基的未来天子,刘辩的住所自然也是要提前开始搬迁的,而为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故而以“汉兴”为名。

南北宫初建时,各有四座主体宫殿,是为东宫、西宫、长乐宫和长信宫,分别为皇帝朝宫、帝后寝宫、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居住寝宫,但实际上的分配还是看皇帝的心意,刘宏也曾经有过将寝宫搬到如今朝宫所在的长乐宫嘉德殿的打算,董太后更是住遍了南北二宫的所有宫殿。

而后汉定都雒阳兴建南北宫后,后汉的皇帝们颇有些居无定所的意味,在南北两宫间频繁移居,前后共计十一次。

其中四次是因为宫廷斗争,一次是因为火灾,四次是因为北宫的居住环境要比南宫更为优越,另外两次原因不明。

从面积上论,南宫的面积是要比北宫宽阔得多,不仅适合布置戍卫保护皇帝的个人安全,也适合处理朝政并作为朝宫所在。

因此被太后们临朝称制的皇帝们就迁居去了北宫,将真正象征着正统的南宫让给了太后们。

若有心中有抱负的皇帝,则是在北宫避开南宫的外戚耳目,趁机培植心腹党羽,图谋夺回权力。

若是心中没有抱负的皇帝,索性就在北宫提前养老,过着日日游园的舒坦日子。

不过从舒适度上论,北宫是远胜南宫的,园林和池塘兴建得较多,有濯龙园、芳林园、濯龙池和天渊池等大型园林、池塘。

但南宫宫殿的恢弘气势却是北宫不具备的,这也是刘辩最终选择居住在南宫的原因。

而刘辩原本居住的南宫之中的东宫,实际上就是皇帝的朝宫。

“东宫”在两汉成为对太子的代称,但实际上那座太子居住的宫殿名字是“永安宫”。

因为“永安宫”在北宫外的东侧,近乎紧挨着宫墙建有一座独立于南北宫外的永安宫,为太子居所。

因其居于皇帝寝宫之东,故而别称为“东宫”,也因此太子和太子宫的别称在两汉时期也是“东宫”和“永安宫”。

刘辩居住的是“永安宫”实际上是南宫里那座真正的东宫中的“前殿”,但太子殿下在哪里,哪里就是“东宫”和“永安宫”。

而作为刘辩新居所汉兴宫前身的长信宫,虽本该归属于太皇太后,但谁让后汉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太皇太后呢?

就连北宫的太后寝宫长乐宫和太皇太后寝宫永信宫都被合并为永乐宫,成为太后的居所,并兴建了濯龙园和濯龙池。

南宫的长信宫自然也是一度被挪作他用,比如成为了世祖光武皇帝及孝明皇帝的寝宫,并将其中的云台阁定为小范围召集臣子进行议事的场所。

因此南宫的长信宫实际上也是具备帝王寝宫的规制和气魄的。

群臣的车驾自乐成门而入,途经乐成宫和太子寝殿灵台殿,最终抵达晚宴举办地云台阁。

云台阁是一座二层楼阁,也就是底层加一个二层,南北宽约13丈(30米),东西长约22丈(50米),高约8丈(18米),而底层将是一众属吏的办公场所,二层将是他和近臣们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

群臣踏入云台阁时,几乎每个人都不禁屏息凝神,驻足而立,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在了那二十八副悬挂在四周墙壁上的巨大画像,久久难以再迈出下一步。

在明亮烛火映照下,画像中人物栩栩如生,身披甲胄,神情刚毅,尽显威武英姿。

若是能同这云台二十八将般留影于阁中,那当真是大丈夫死而无憾也!

太子自二层步至底层迎接群臣,看着众人那片刻不离地盯着云台二十八将画像的模样,嘴角不禁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没有哪位贤臣能拒绝作画立于阁中的诱惑,这也是他将晚宴安排在云台阁而非乐成殿的原因。

即便是高望多次咳嗽并出声提醒众人登楼赴宴,众人仍步履迟缓,频频回首观望那一幅幅巨大的画像。

待众人落座,宫女们莲步轻移,鎏金酒樽在案几间流转,美酒佳肴琳琅满目。

酒水自不必说,作为宫廷盛宴,自然是汇聚了大江南北的佳酿。

刘辩斜倚玉凭几,示意汤官丞暂留,笑谓汤官丞道:“且住!”

汤官丞虽名为汤官,却并不负责掌管帝王所用汤羹,而是负责掌管帝王所用酒水。

“卿等好饮之酒,且让孤试言之!”

刘辩以手执象牙箸,逐一指向群臣,道:“卢师好饮百味旨;慈明公好饮关中白薄酒;伯喈公久居吴郡,与孙文台一同好饮乌程若下酒;皇甫义真钟情宜城醪醴;董仲颖对孤曾赐下的菊酿念念不忘;钟元常好饮可养身的龙潭黄酒;吕奉先久居并州苦寒之地,好饮暖身的椒柏酒。”

“贾文和曾向孤索二车紫红华英酿;程仲德日饮一斗兰生酒;董公仁与刘玄德喜甜,前者好饮蒲桃酒,后者喜饮金浆;高孝父独爱苍梧清;黄汉升不离洪粮酒……”

汤官丞依太子所言,将对应酒水一一奉上,看着这些被点名的臣子脸上或错愕或感动的神情,显然太子所言分毫不差。

殿下您管这叫试言之?

不过如果说这些与太子格外亲近,并时常参与太子府宴饮的群臣脸上是感动,那些从未参与过太子府宴饮的臣子们脸上的惊愕就更多是惊慌和惧怖了。

前者自然是因为此举尽显宠信,即便这些信息也许并非太子留意所得,而是令内侍观察收集,但太子能如此流利道出,背后所下功夫可想而知。

这般笼络人心的手段,古往今来鲜有人及。

更何况是堂堂君王,怎能不让人感动?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