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03章 甄逸:无极甄氏,穷得只剩下钱了!

第203章 甄逸:无极甄氏,穷得只剩下钱了!

回到永安宫后,刘辩揉着脑袋,实在是有些后怕。

怎么从古至今,当母亲的都是这般模样,没结婚先催婚,结了婚又催生,实在令人头疼。

刚进入作为办公区的那座偏殿,却见卢植竟也在此处,正端着一盏茶汤椎因,笑道:“卢师怎的有空来寻孤了?近日尚书台和大司农不是都在为国库而苦恼吗?”

近些时日,国库里的钱可真就是如流水般哗哗地流逝,可真是让曹嵩这位大司农好一顿哽咽。

除了前往并州和凉州平叛的两支大军的开支外,得了曹操在青州所行之事的启发,刘辩也逐渐开始重视水利工程问题。

小冰河期的旱灾还是颇为频繁的,今年夏季没有闹旱灾,不意味着明年夏日能够相安无事。

况且近些时日,刘辩与尚书令刘陶、尚书仆射羊续以及卢植等人翻阅了诸多两汉时期的《水经》,以及汉室近四百年来对各地水利工程记录,忽然才发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

两汉的水渠固然修凿频繁,的确也灌溉了无数田亩,但两汉在对这些水渠的维护上,却因缺乏了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以至许多水渠都逐渐被废弃。

两汉将各地修凿的水渠,通常是交托于所在郡维护管理。

但维护和管理都是要钱的,各郡太守们都不认为水渠会在他们这一代出现问题,于是便将钱用于其他项目上。

一时之间固然无虞,但随着时日渐久,这些水渠终于随着一代代积累的弊病而失去了效用,最终被废弃。

将被废弃的水渠修缮,所需耗费的钱财对于各郡而言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向朝廷要钱必然致使政绩受损,索性这些郡守们就不修了。

而下一任的郡守也有理由将锅甩给上一任,朝廷如果拨钱,他们倒是也愿意去修,反正朝廷出钱,政绩和美名归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百余年来,朝廷的财政状况都算不上太好,因此拨钱的情况极少,再加上本朝的卖官鬻爵,致使地方官吏不得不大肆捞钱抵了买官的钱,再狠狠捞上一笔装满自己的钱袋子。

反正朝廷不拨钱他们也就有理由不修,至于因水渠废弃而影响的耕田问题,也都有上一任背锅,甚至许多说不清的账目都能借着这个名目全部平了。

关键是,这些前任的郡守,不是升职了就是被贬职了。

二千石郡守往上升,基本上都是升至雒阳的二千石级京官,乃至升任中二千石的九卿。

谁敢追究这些前任郡守的责任?

至于被贬职的前任郡守,这么好的大环境给你,你都能沦落到被贬职,就你这种货色再多背一口大锅又能怎样,还能有人为你出头不成?

嗯,野生的甩锅机会,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也正是因此,这些时日刘辩召集了不少修习律法的官员,参与制定一套严格要求地方郡守定时维护各郡水利工程的律法。

同时也要在各郡设立水官,专门司职水利工程的维护。

至于刘辩原本想要修凿新的水渠的想法,果断放弃了,这些工程所需耗费钱财的数目实在是太大了,还处于战争状态的大汉帝国无法支出这样一笔消费,因此刘辩便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逐渐因为被废弃的水渠。

而刘辩的瞄上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位于关中的白渠。

白渠是孝武皇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修凿,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提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

白渠西起自池阳谷口的郑国渠南岸,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二百里,受益农田四千五百余顷。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