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大周文圣 > 第148章 秋闱!考题一策问,江行舟的标准答

第148章 秋闱!考题一策问,江行舟的标准答案!

太湖三万顷碧波上,浮着未散的硝烟。

刺史韦观澜命令江南十万水师,仍驻在太湖湖畔,战旗卷着潮湿的湖风,以免东海妖族不死心,卷土重来。

将士们卸了刀弓,与征调的数百万民夫一同夯土垒石,修筑太湖水利枢纽——铁甲上未拭尽的血迹混着泥浆,在烈日下凝成深褐色的痂。

横锁太湖的水利枢纽,正一日日逐渐成型。

待水利工程完工之日,东海水妖想要卷土再来,便是绝不可能!

江南十府的青衫秀才们,却已是顾不上在太湖的庆功盛宴,纷纷返回金陵城赴考。

他们背负的行囊里,除却几卷翻烂的经义,还藏着新誊写的《诛妖策》——那字里行间,尽是他们用血与火淬炼出的策论。

毫无疑问,刺史韦观澜此番成功诛灭太湖妖庭,引以为傲,必定出此题——这是江南道秋闱的最可能考的题目之一!

秋闱将至。

整座金陵城池都浸在肃穆的书香里。

本场金陵赴考的十府秀才,高达万人——历年积累的秀才,许多人几乎每次秋闱皆会赴考。

这些青衫书生中,有人鬓角已见霜色,垂垂老朽,仍执着地捧着泛黄的书卷;

也有人年不过及冠,初出茅庐,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然而,能中举者,不超三百人!这般百里挑三的机缘,令多少江南道的读书人熬白了头。

秋闱,三年方有一次机会!

一旦不中,那就是三年之后.三年又三年!谁敢说,自己能熬得住几个三年?!

江南贡院墙外,不知埋葬着多少士子,“三年复三年”的叹息。

金陵城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夜半的客栈、民宿里,油灯将书生伏案的剪影投在窗纸上。

挑灯夜读者,比比皆是。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人以绳系发悬于梁,有人以艾草熏眼提神,更有人对着月光反复摹写策论。

此刻的金陵城,连更夫敲梆都放轻了声响,唯恐惊扰了秀才书生们读书。

待到秋闱之日!

子时,

夜色漆黑,寒露凝霜。

江南贡院的青砖黛瓦在月色下泛着冷光,朱漆大门紧闭,唯有两侧石狮肃立,似在审视贡院门外——浩浩荡荡的秋闱赴考秀才大军。

江南各府门阀的雕鞍骏马,世家的朱轮华盖,皆在距贡院百丈外便悄然驻辔。

锦衣玉带的贵公子们整冠下马,临行犹闻,各家长辈殷殷叮嘱:“切记审题!”

江南贡院外,秦淮河水映着夜幕,文庙街前人潮如涌。

送考者摩肩接踵,有白发老翁拄杖翘首,有青衫仆从怀抱考篮,更不乏掩面拭泪的闺秀,将一方绣帕塞入情郎手中,千叮万嘱。

金陵府的上万名衙役、兵丁们,早已经甲胄戈戢如林,在江南贡院周围百丈之内警戒,维持秋闱考场秩序。

江州府、扬州府、苏州府……江南十府各县的考生,早已按照本府本县列队,乌压压的考生人影在灯笼微光下静默如林。

他们偶有低声交谈,亦或是书箱碰撞的轻响,却无人敢高声喧哗——秋闱当前,谁也不想触了霉头。

江行舟一袭青衿,静立江州府江阴县赴考队伍之中。

身旁皆是同县考生——韩玉圭、薛氏兄弟、曹安、陆鸣、李云霄、顾知勉,以及周广进、张游艺等百十余名秀才。

这些人里,既有新进才俊,亦有数度落榜的老生。

此番秋闱,白发老秀才张游艺竟格外规矩,在江南贡院门前未敢如往年般设祭桌、摆三牲,只是紧攥着考篮,额角渗着细汗。

“此番秋闱,除了江兄必中!

我等诸位皆要全力以赴方有一线希望,可中举!”

韩玉圭指节发白,声音微颤。

别看江阴县足有百十名秀才赴考,但是能中举者,不会超过三五人之数。

这意味着——他们之中百之九七的考生,终将名落孙山!

素来意气风发的曹安,此刻竟沉默不语,指节在袖中暗暗攥得发白。

而那平日最是放达不羁的陆鸣,此刻亦垂首敛眉,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仿佛连衣袍摩擦的窸窣声都怕惊动了什么。

“且放宽心.权当是寻常小考!”

江行舟温言,朝江阴县同窗们道。

“深呼吸!”

众考生或闭目默诵,或紧攥考篮,虽神色各异,却皆脊背紧绷如满弓,俨然临阵之态。

“唱名保结——”

衙役的唱喝声划破夜色,如刀锋般锐利。

江南十府诸县的考生们,五人一组,排队依次上前。

数百名搜检官立于贡院两侧,目光如鹰隼般扫视,指尖翻检衣襟、袖口、鞋袜,甚至发髻亦被拆散,细细拨弄。

秋风夜露中,上万考生们仅着单衣,却无人敢出一声怨言——夹带之罪,轻则逐出考场,重则革除功名,谁敢多言!

“脱!”

衣衫尽解,鞋袜、暗袋,皆被捏揉查验。

江行舟提着考蓝,屏息而立。

衙役搜检官见他,却是毕恭毕敬,略做搜查之状,便让他过去——江南道第一才子、刺史韦大人最青睐的秀才学子,江南道十府最受尊敬的秀才,秋闱最有希望的解元,检不检查都一样。

立下协助刺史剿灭太湖妖庭的不世之功,身为主考官的刺史大人必定要保江行舟一个江南道举人解元。

谁又敢真的搜身,不让他赴考?

其他考生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身旁的韩玉圭面色苍白,而薛家兄弟则咬紧牙关,任由衙役粗粝的手指翻检衣带。

验明正身后,查考生们的藤编考篮。

篮中笔墨齐备,蜡烛三支,干粮一包——皆需当场掰碎查验,以防夹藏。

“封考篮!”

篮口贴上朱红封条,加盖贡院官印,稍后考生进入号舍,方能启封考蓝。

众考生们抬头望去,江南贡院正门高悬金匾,“明经取士”四字在金鳞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

“跳龙门——!”

衙役一声断喝,声震屋瓦。

众考生们深吸一口气,抬腿跨过江南贡院那道乌木门槛。

靴底落地的刹那,有人踉跄心神不宁,有人挺直腰背而行,更多人眼底燃起孤注一掷的火光——

本场秋闱考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秀才考试和童生考试。

不仅仅是晋升一个大文位,

更是从此进入大周“官员”的序列,成为大周官吏,可获得朝廷吏部授官,不再是白身百姓。

这一跃,或是青云直上,或是再蹉跎三载!

寅时初刻,星垂平野。

江南贡院内,青铜鼎中青烟袅袅,烛火映照圣贤牌位,众官员们,神色肃穆庄严。

主考官韦观澜一袭绛紫官袍,腰悬金鱼袋,率领本道官员们,立于祭祀神位前,神色肃然。

副考官杜景琛着深青学政服,手捧祭文,声音清朗如金玉相击:

“钦命江南乡试主考官、江南道刺史、翰林学士韦观澜——”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