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

红楼:我是贾琏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

都不用李亨的奏本回来,这一年除了护送李亨之外,还有三批次的船队开往新华殖民地。

其中一支船队还是英国人的船队,运过去三船白肤色的女子。

只能说在没有正式废奴之前,英国人的积极性很高。

现在的英国人重心还在欧洲,忙著组织新的反法同盟,围剿拿破崙。

这个阶段的法国,大概是法国歷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说英国,有一个冷知识,英国首相的全称是第一財政大臣。

因为不满国王的税收政策,英国发生了资產阶级革-命,换个角度看,英国的革=命应该叫税收革-命。

有趣的是,美国人的独立战-爭,起源也是互相缴税,真可谓一脉相承。

更讽刺的是,因为不想交税而独立的美国,有一条公理,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

李元的运气不错,承辉帝留下一个財政充裕的国家。新君登基后,总是会有点雄心,想要证明自己的。

结果往往是在不同的相关利益方的反覆拉扯中,雄心壮志被一点一点的消磨。

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將国家调理好,不出大问题,这是每个皇帝都要面对的问题。

站在內阁的角度看问题,性格相对急躁的李元,伺候起来难度太大了,不像先帝时期,大家可以和稀泥,可以摸鱼,按时下班。

李元抓住江南税案和刺贾案大作文章,这次倒是没有再大面积撤职官员,而是指出因为官员不能尽职,导致的结果。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工作效率!

进而又把考成法拉出来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堵上漏洞。

从內阁的角度看这就是在吹毛求疵,实际上因为火车和飞剪船的出现,消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火车带来的效率,比起先帝时期高了数倍以上。

太平年间的官员真的很爽,因为要紧的事情其实不多。多数情况下,只要抓好税收,按时入库,平时嘴巴严一点別乱说话,官员很爽的。

李元给官员们上弦,尤其是针对贪腐现象,一年內一口气往全国派出去十个巡视组。

这个巡视不是某个朝代特有的玩意,往前追述能到汉朝的督邮,唐朝的贞观时期也是广派御史。

巡视组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查贪腐,一个是明刑狱。

前者是因为税收总是出问题,必须官员们知道,拿了朝廷的俸禄,必须为朝廷收税。后者嘛,则是因为底层百姓不爱打官司,但凡捲入官司里,一定是忍受不了,基层的刑狱案件中,官府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偏向地主豪绅。

巡视组下去,即便不一定能拿到官员的毛病,也能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

只能说李元的想法是很好的,实际效果往往也就那样。

入阁的贾璉却很少留在內阁,而是经常的出差。这个选择的缘故嘛,內阁这个地方就是个泥潭,不论想做什么事情,都会遭到外力束缚。

这个是由规则决定的,规则最大的作用就是约束权力。

贾璉还是很愿意遵守规则的,因为一旦有人可以凌驾於规则之上,距离天下大乱也就不远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贾璉留在京城,很多事情都不好运作。人在外地出差,京城出事总不能算我头上吧?

乾正三年,李元派出巡视组,李亨在海上漂著,贾璉则坐镇洛阳,推动陇海路的加速建设。

入夏之后,李元前往热河避暑,留下十五岁的太子李琬以及一干东宫官员协助监国。

李元刚到热河,京城就出事情了,不是什么好事,而是丑闻,还不是一桩丑闻,而是连著来了三次丑闻。

第一次不算太热闹,不过是几个官员下班后在青楼玩耍,为了一个魁打了起来。开打的双方,一边为官员,一边是外戚。

五城兵马司出动之后,將人都带回去,按照正常的程序处置,也就是罚款和拘留。

官员和外戚等著被弹劾就是了,关键是出了人命。太后家族的一个三代,吵架输了动手,打不过就掏出一把左轮,三枪喷死了一个礼部员外郎。

这一下事情闹大了,五城兵马司根本按不住这个案子,人抓到后只能先羈押,带队的御史骂骂咧咧的紧急上奏。

这类人命官司,正常的流程要把人员移交给刑部,问题是刑部死活不肯接,各种推脱搪塞,就是不把案犯接过去。

五城兵马司的东城御史不干了,上奏弹劾刑部,这案子就该刑部接手,为何迟迟不接手呢?

刑部也有话说,案子已经是兵马司接手了,案情也很清晰,直接送大理寺审判就是。往日里兵马司不都这么干么?没少越权吧?

大理寺方面也不干了,这流程不对吧,正该是刑部接过去,搞清楚案件后,交给大理寺审判。什么时候轮到兵马司直接移交过来?不收!

三个衙门之间踢球的技术嫻熟,短传配合极为精湛,就是一点问题都不解决,不去踢国足可惜了。

太子李琬哪见过这个啊,接到奏本后,明明批阅了有司儘快处置的,怎么踢上球了。

於是请教老师左春坊官米来,这位也是个老滑头,建议先等等,不著急处理。先奏请热河那边,等皇帝回復再说。

事情就这么拖下来了,好在有火车,原本来回至少十天,现在来回也就是五天。

问题是没等热河那边的皇帝回復,又出事情了。

这次摊上事情的是顺天府,因为有人举报,某某尼姑庵里头,非法经营**交易。这年月开窑子要纳捐的,美其名曰,捐。

捐可是顺天府的一项重要收入,有人举报自然是要去抓的,放现代叫扫黄。

这一扫不要紧,一口气抓了八个在这里开银啪的官员,这都是常客了。官员亮出身份后,顺天府带队的主事人麻了,怎么摊上这个倒霉事。

最要命的是惊动了五城兵马司,西城御史赶到后一看这玩意,顺天府主事想遮掩都来不及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