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19章 不是一回事

红楼:我是贾琏 第619章 不是一回事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619章 不是一回事

贾王乃姻亲,贾琏如此明确的指出王家所为,在外人看来就是所谓的背信弃义。

这个时代,亲亲相隐才是主流。贾琏的所作所为,是要遭到世人唾弃的。

但事情涉及到外邦时,世人又无法明着攻击贾琏。这就如同有一段时间,明朝的大臣中有一股攻击开海政策的势力。

至于为何呢,也很简单,国家开海了,收入的大头是国家的,国家海禁,一点都不会耽误沿海的走私,还能卖个高价,所以反对开海。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你找到最底层的利益关系,就知道是什么在驱使人的行为。

因为信息差的存在,才有了乌合之众的说法。所以,信息获取真的很重要。

李元看完奏本后,瞬间意识到,贾琏这种做法会给他个人带来什么后果。下意识的联想到,昔日那些环顾在他身边的人的所作所为。

有所求,何所求。

如何处置安南,李元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内阁一直在等李元的回复,等了三日之后,李元终于给了个回复。

没有提安南王家的事情,倒是让内阁就崔成的行为,给一个“酌情处置”。至于那些被贾琏抓起来判决流放的官员,内阁走流程就好。

这个回复就很有意思,内阁大佬们看着关于崔成的如此含混的说法,对于李元这个新君的观感,多了一些印象,也多了一分忌惮。

朝廷一共才多少个二品以上的大员,所以处理每个二品大员,都是非常谨慎的事情,事关朝廷的威严。

李元的态度如何,内阁大臣们大概是知道一些的,处理是肯定要处理的,毕竟那么多大臣直接弹劾了。

其他被贾琏抓起来的官员,倒是无所谓了,走完流程吏部派人接任即可。

林如海把众人叫来商议,四位同僚在崔成的问题上,意外的比较温和。即便是方颂,也没有过于严厉的意思。

“陛下的旨意下来了,处置是必须处置的,在下主张行文训斥一番即可。”李清当然是要力保崔成的,两广总督的位子很重要,倾向更重要。内阁大臣想进一步做首辅,得到各地总督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两广、湖广、两江这一类经济发达区的总督的支持。

岳齐随后附和,方颂和潘季驯也选择了附和。不是说李清的建议有多正确,而是这件事情带来如何处置,后续影响如何很重要。

林如海话说的很直白:“如此,陛下那边过不去,稍稍再严一点。”现在不是做谜语人的时候,必须直白一点,免得误会。

“再严格就是罚奉了!”即便是方颂,也只给到了这个程度。

这事情为何如此呢?明明是干掉崔成的好机会。方颂为何怂了呢?

只能说这次比较特殊,两广的官员弹劾崔成,属于下级弹劾上级,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讨好贾琏。

官场上是很忌讳这种事情的,这次如果严厉处置了崔成。那么以后各地总督,各省的巡抚,遭到下属集体弹劾,又该如何呢?

从内阁的角度看,这次事情就不该发生,两广的官员又不是御史。这种事情非但不能鼓励,反而要压制才对。

讨厌的是关系到贾琏这个钦差,崔成也确实被抓到了痛脚。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这种事情都不会发生,两广还真是个例外。

说两广例外呢,原因也很简单,内阁基本上默认,两广以及南洋,乃是贾琏势力范围的基本盘。

事情就这么拧巴了,一边是必须处置,一边是必须掌握好度,免得全国的官员看到了榜样,有样学样,团结起来就能顶翻上司,决不可接受。

处理基调的默契,内阁还是有的,所以林如海比较直白。

“那便罚奉半年吧!”李清再次表明了态度,必须要轻轻落下。

“少了,至少一年!”罚奉的调子定下后,方颂也有态度了。

潘季驯和岳齐不说话,林如海点点头:“那便下文训斥,罚奉一年。”

综合处理结果形成文件,上呈御前。李元看完后没有任何意见,直接就同意了。

至于王家被忽略的事情,李元还是很满意的。贾琏可以在奏折里指出王家存在的问题,那是因为他是钦差,不能欺瞒皇帝。但如何处置,那就是皇帝的事情了。内阁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皇帝不提,他们也不提,君臣之间的一点默契。

此事对于崔成而言,确实不算好事,后续的政治前途遭到了不大不小的打击。但这是很无奈的事情,谁给了你轻慢钦差的勇气?

内阁这边走完流程,文件下发有司,贾钦差的所有行为开始走流程合法化。那些被杀的,被流放的人,都是朝廷的意志,不是贾琏个人的意志。

以前有一句话,【身在公门好修行】,大家仔细体会一番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一个人在民间还是在体制内,言行其身有很大的区别。

有的事情,在民间可以做,有的话,在民间可以说,但是身在体制内就不能说,也不能做。

体制内做事天然的有朝廷背书,这叫师出有名。享受了这种便利的同时,身在朝廷的人,言行也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换句话说,踏入公门的那一天起,个人其实就带上了公门的枷锁。

在古代,这个枷锁体现在个人的道德上。至于为何是道德呢,因为古代的官员权力过大,模糊地带很多,能约束官员的多数情况就是道德了。

至于国法嘛,古代的官员天然掌握了国法的解释权。

朝廷的公文下发到广州,贾琏看完后倒是一点都不意外,直接忽略掉王家,这应该是皇帝的意思。

贾琏的目的也达到了,给了崔成一点不大不小的教训,彰显了他个人对两广的影响力。至于王家嘛,都不要等后续,这段时间贾琏的意志得到了执行,安南对外贸易遭到了沉重打击。王家的收入锐减,王家丢到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势力快速的分食。

崔成接到内阁的处置公文后,直接称病不出,维持着最后一点颜面。

尽管如此,从京城到地方都在邸报上看到了处理结果,知道了他与贾琏的关系不和睦,看到崔成今后能入阁的官员锐减。

至于王家与贾琏的关系,明眼人都看出来,贾琏留了手,否则就不是单纯的打击王家的贸易。

时间进入三伏天,贾琏懒得出门了,每日都躲在山脚下的薛家大宅避暑,整个两广的衙门,如同进入了慢镜头的状态,一切都松缓了下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