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06章 必须有态度

红楼:我是贾琏 第606章 必须有态度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606章 必须有态度

南洋专设税务局后,经三年而卓有成效,至今达到了年入二千万的水平,可以说非常的惊人了。

李元的意思,南洋衙门可以每年上交一千万元税收,表示这是做臣子的本分,而不是什么为国分忧。

对于李元的坦诚,贾琏面子上肯定是有表示的,但不多。只是平淡的提醒一句,如今南洋税务局的账目,还是要派可信之人查一下的。

贾琏发现李元有个毛病,那就是太容易相信下属,因此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

当初成立南洋税务局时,原则上是归户部管,实际上户部根本不管,班子人马都是李元派人拉起来的。这帮人在南洋干活确实挺卖力气,捞点好处可以理解,但是捞太多,那就看李元的接受程度了。

李元现在的核心目标还是在京城争夺储位,所以如何取舍,不难猜测。

这些年李元总算看明白了一点,皇帝需要的臣子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忠诚,其次是办事能力。

至于臣子的个人私德,皇帝倒是不在意的。臣子太干净了,将来想拿下反而不好弄。

从李元的角度看贾琏,他清廉么?当然不算清廉,只不过他搞钱的路子多,没有去压榨底层的庶民。

监国期间的李元又看清楚了很多,为何庶民容易被压榨呢?当然是因为庶民好压榨,所以基层的官员和地主豪绅们自然要压榨他们。

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承担了这个国家的一切,还要受欺负被压榨。现在李元可以说,看懂道德经了。

同时李元也有一点看懂贾琏了,同样是搞钱,贾琏选择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底层的庶民。说的直白一点,拿庶民当人看,而不是当做牛马。

李元内心对贾琏还是愿意主动亲近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储位,而是他从贾琏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民意,底层的庶民是没有发声渠道的,所以他们作为最多数的一群人,他们的呼声是无法传到上层的。

作为立志要做明君的李元,明白了想要获取真正的民意,就不能指望身边官员。

无论任何时候,皇帝都要防备官员们,对他们要用,也不要全信。否则,迟早给他们带坑里。

以前围绕在李元身边的人,总是通过话语来影响李元,从他这里捞取好处。接触贾琏期间,李元有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贾琏以事情来影响他。就是把一件事情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观察,去找结论。在南洋几年,李元有了一定的治理经验后,结合此前接受的教育,这才逐渐成熟。

对臣子,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不要听他当面说什么,要听他背后说什么。

李元也曾派人调查过贾琏,意外的发现他是京城中最不喜欢搞圈子社交的高官,这个太意外了。

官员之间互相来往,互相帮助,这属于常态了。贾琏完全属于另类,即便如此,贾琏在官员中声望却不低,原因很简单,太能干了。

真就是通过政绩,一点一点的积累,最终身居高位。

当然李元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贾琏的负面评价,深刻的理解了要做事就一定会得罪人,就一定会因事受谤。

朝廷的事情不能没人做,所以官场才流行一句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这个国家,真正有影响力的一批人,说话能传的远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呢?

答案是不是立刻就有了?

两份奏本送往热河,按流程经通政司送内阁,因为所奏之事涉及财政,所以通政司直接送到了李清这里。

李清先看的李元的奏本,看完了心情很复杂,南洋成立了专门的税务局,而不是通过基层衙门去收税,效率大大的提高了。这说明税务局的工作卓有成效,下一步会不会立刻在内地推广呢?对此,李清犹豫再三,用小纸条附件上批阅:专设税务局之事,可选内地一省试行三年。看成效再定!

奏本是李元写的,根本就拦不住,还不能不给一个意见,否则你凭啥坐在内阁的位子上?要你是干啥的?但这事情吧,影响力太大了。李元也不敢说,立刻在内地全面推广,只好先拖几年。至于李元说上缴税收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重点,反倒是税务局的事情,无法回避。

处理完李元的奏本,有点头疼的李清继续看贾琏的奏本。

说实话,每次看见贾琏的奏本,李清都有点如临大敌的意思。

这次也不例外,谁让贾琏的奏本,每次都是说事情呢。而且说出来的事情,就没有小事的。

很多大臣批评贾琏的奏本文采不足,配不上他状元的出身。但是李清心里很清楚,这是公文,是处理政务的公文。

既然是公文,要的就是简单直白,把事情说清楚,把建议说清楚,不要有歧义。公文写的含糊其辞,你为难谁呢。

承辉帝秉政期间,公文上的所谓文采,遭到过多次打击。下面的臣子略有收敛,这两年又有点死灰复燃的意思了。

打开贾琏的奏本,李清看完后脸都绿了,问题是老问题,只是一直没有解决。内阁的政令下达后,基层官员不配合执行,如之奈何?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李清是有基层经验的,可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绝大多数基层官员做事情的套路是没有变过的。

一个县令想要完成政务,想要出政绩,最要紧的工作一直都是收税,然后才是其他。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县令想要把税收上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掌握更基层权利的士绅和小吏。县令说是亲民官,实际上还隔着士绅和小吏这一层,县令的指示需要通过他们去落实。如果不能让士绅和小吏满意呢,县令想做事就变得寸步难行。

从权利结构上看,县令的想要执行自身的权利,不是没有绕过士绅的办法,只是那样会很难很累,而且在整个官员的圈子内,会显得很另类。

一个另类,在官场内想升迁就很难了。单单这一点,就难倒了天下大多数官员。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