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05章 态度

红楼:我是贾琏 第505章 态度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505章 态度

“无论贵族还是贫民,在疟疾面前,人人平等。大航海时代初期,没有发现奎宁之前,死亡率很高。一百个人出去,回来一半就很多了。”旗舰靖海号的甲板上,贾琏扶着栏杆与吉姆交谈。

事实上吉姆说的数据还是保守的,真实数据不得而知,但一半以上是肯定,百分之八十的说法,有点夸张。

不管怎么说,西方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尽管初衷是为了找到中国和印度。

现代欧美的社会都应该感谢他们的老祖宗的冒险精神,大航海掠夺回来的财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并且先一步进入了工业时代。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大航海的先行者,居然落后了,这就很无奈了。

广东第一镇的士兵,沿着小臂粗的缆绳网格往下出溜,上了小船后,奋力的往海岸边划船。

现在是没登陆艇的,都是这种办法,用小船一点点的往上运,所以,每一艘船上都会带着六七艘小船。

“这么多士兵,需要更多专业的运输船。”吉姆没有停下他的汇报,也不管贾琏有没有在听,他必须说清楚。

疟疾啊,这玩意真是个顽疾。奎宁是特效药不假,但副作用明显,而且本土也不出产。

人类是啥时候发现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好像还是一种特殊的蚊子。

无论如何,贾琏都在做相关的准备,一个是通过西洋商人,储备奎宁,一个是让本土医生,通过古方寻找解决之道。还有就是给京城的拉瓦锡写信,让他尝试用冷萃取的方法,提取青蒿素。能不能成功,多准备不是坏事。

古方记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黄蒿榨汁,然后喝下去。而黄蒿与青蒿,很容易搞混。

还有一件事情,贾琏也在进行中,那就是利用手里的权利,搞一个医学院。

医生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高,最初是与巫蛊坐一桌的。

在贾琏看来,中医最麻烦的还是教育方式,有点类似古代的工匠带徒弟的模式。一个医生,一辈子才能带几个徒弟啊?

贾琏也不管中医中那些玄学成分,打算利用职权开办医学院,并且给京城上奏,建议在各地都开办医学院,并且给上课的医生一定的社会待遇,就是给个官做。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相结合的模式,贾琏也打算照搬过来,现在就等朝廷的回复。这事情着急没用,只能耐心的等。

巡抚衙门已经派人与本地的诸多名医接触过,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出来当这个老师,目前响应者寥寥,毕竟这是人家吃饭的本事。

到时候,利诱不成,只能加大力度,搞强制是不行的,毕竟人主观上抗拒将医术传授给外人。

登陆士兵陆续的跳下小船,双手高举手里的步枪,在近一米深的浅谈往岸边移动,小船快速掉头,继续运下一批。

“这次的演戏目标,每一批次将一队士兵运上岸,明天演练项目,一次将一个营的士兵运上岸。火炮的运输会很麻烦,所以,大人的南洋战略,在登陆时必须精心选择好登陆点。根据卑职对带英和法兰西政客的了解,他们的道德底线是毫无底线,所以,西班牙与荷兰两国,应该已经知道三国之间签订的和平计划,原则上西班牙与荷兰会采取外交手段避免战争,同时开始加紧备战。”

吉姆说以上这些话,不是在强调困难,而是在阐述事实。海战就算打赢了,登陆的时候不选对地方,那也是能坑死自己的。当地的海况如何,潮汐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搞清楚的情报,登陆作战从来都不是儿戏。接触贾琏这段时间,吉姆知道他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对士兵的关心,那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关心,希望每个士兵都好好的。

而且吉姆也很清楚,贾琏是真的懂军事,不是那种外行,不会瞎指挥的。

“情报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从招募的人中间,发展一些人去南洋各地收集情报。登陆点的选择,毫无疑问要选在敌军防御薄弱,甚至没有防御的地区。西班牙人与荷兰人,在爪哇和菲律宾也没多少驻军。不可能守住漫长的海岸线,只要他们离开了坚固的堡垒,野战必败。”

贾琏认可了吉姆的建议,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实际上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海滩也就那些,只不过这俩个国家实力不行,海战一旦打输了,失去了制海权,那可不就任凭进攻方登陆么。

至于外交层面,来自两国使者,根据英国人提供的信息,最迟一个月,就能抵达。

朝廷已经把接待权利下放给贾琏,外交谈判的重要也不重要,关键看自身的实力。没实力,想靠嘴炮解决问题,那是yy。

没见欧洲人都没资格上桌么?没听到那句惊掉一地下巴的台词么:你手里没牌了!

社会达尔文主义诞生在西方是有原因的,他强的时候,做什么都是对的。

“宣传方面也要跟上,我军恢复南洋各地的宣慰司,不是去占领那些地方,不是去剥削当地的,是去将他们从西班牙与荷兰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的。”这句话就不是对吉姆说的,而是对另一边的参谋说的。

手持小本本的参谋,立刻用笔记录下来,并且开始酝酿,如何写一篇文章,拿去时报发表。

“湛江地理位置优越,天然良港,驻军设参将一人,三级战列舰五艘。”贾琏继续交代任务,执行就是下面的事情了。

此番出巡,持续时间一个月,贾琏一直在军舰上待着,选择来湛江,当然是因为知道这里合适。再说了,这里本就有一个湛江卫,只不过以前是防御性质的,驻军不多,武备也不足。现在贾琏亲自过来,一是看看军队的登陆演戏,另一个是看这里的港口情况。

离开广州一个月,再回来时,贾琏肤色降了一个号,不养上半年都恢复不了。

从演戏效果看,来自湘南和粤北的士兵都是极佳的兵源,贾琏的计划,编练两个镇,现在第一镇已经初具规模,可以开启下一步计划了。

真正难的还是财政问题,现在的广东一省财政,支撑贾琏打造心目中的强军,勉强能维持一个镇。第二镇所需经费,贾琏还要另外想法子。

贾琏编练的第一镇,下设三个步兵标,每标三个营,每营三个队,炮兵一个标,骑兵一个营。还有其他部门,满编人数在一万两千人左右。

从未来的南洋战略的角度看问题,兵力不能少于两个镇,一个镇常驻南洋,另外一个镇驻守本土,五年一轮换,这很有必要。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官兵选择留下,不过肯定是少数。这个年代的国人,没几个愿意离开本乡本土的。

只有东南沿海的省份,因为山多地少,才愿意出去闯荡一番。

代理总督的第一年,贾琏的基调是忙碌,主要精力放在军备上,其他的工作倒是不太过问,基本放权了。

布政使那边,贾琏回来的第一天,新布政使就来拜码头了。

新布政使彭林是个面生的,以前并无交集。见面之后交谈才知道,此人本在四川为官,大小金川事发后,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时,逼反百姓,事后官员落马太多,彭林属于比较干净的那一挂,升从三品按察使。随着大小金川战事结束,表现优异的彭林,在吏部那边挂了号,这次直接调来出任布政使,又升了一级,现在是正三品了。

也就是说,年龄四十五的彭林,这几年升官的速度,堪称顺风顺水,运气极佳。

短暂的寒暄后,贾琏开诚布公的表达了未来南洋战略的规划,彭林听的很仔细,看着是个极为稳重的人。

“本抚虽代总督,不过是过渡一下,未来公务的重心在整顿军备,省内政务,彭大人多多费心。”贾琏最后这句收尾的话,意思很明确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