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6章 真拿勋贵不当干粮?

红楼:我是贾琏 第46章 真拿勋贵不当干粮?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46章 真拿勋贵不当干粮?

封建君主**阶段的很多边界地区,一个地名带着“宣慰司”后缀的,往往不是直接中央政府直接统治,而是所谓的羁縻制度。当地名义上归中央,实际权利掌握在土司的手里。

这一阶段的南亚,真正的“小霸王”不是印度,而是缅甸。(ps:为避免影响阅读,直接用现名。)印度这个词出现的时候,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是西方人的一个地理概念。

大周朝面临的问题就来自缅甸的不断武装袭扰,导致几个宣慰司态度摇摆,有的甚至干脆就私下里劫掠边境百姓。安全出了问题,滇铜的生产直接停滞,导致内地几个宝泉局停工。明朝使用白银为货币,实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根据地方奏报,缅甸从欧罗巴商人手里大量采购了火枪,加之熟悉地形,地方驻军防守有余,进剿有心无力。滇省巡抚推测,应该是有欧罗巴人在后面支持缅甸。具体原因不清楚,从历史渊源看,前明时期弗朗机人被明朝水师打败,就此不敢再犯沿海。

承辉帝已经责成两广总督探明此事原有,目前还没有回复。

即便探明了,其实也没有太多办法,大周朝现在最大的边患还是西域叛乱。西域叛乱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无常,打一次,归顺一次,过一段时间又反叛。具体的说,这些地方甚至都不愿意接受名义上的头上有个君主。每次叛乱,都会大规模的侵扰劫掠陕甘、辽东等地。

这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一旦遭遇白灾,来年必定要南下劫掠。

承辉帝运气不好,登基后遭遇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叛乱和越境劫掠,叛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边境线又极为漫长,五万边军打正面不怕,这种情况则左支右绌,难以应对。

要解决问题,就直奔问题的根源,直接打到叛军的老巢去。这也是承辉帝哪怕朝廷没钱,咬牙也要抽出银子,排除京营精锐进剿的原因之一。当然在承辉帝看来,此番进剿,一旦获胜,可谓一举三得。一是试试京营的成色,看看战斗力如何,二是平叛,三是平叛之后,京营大部分将领都将被留在西北,名义上是轮戍。

这是阳谋,京营的兵可以回来,将来则大部分都得留下。以边军将领代替京营将领,最大限度的削弱军事权贵集团对京营的影响。承辉帝不是要灭了权贵集团,这不可能。他的目的是压制,分化,削弱。中心思想是集权。

张廷恩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在怀疑,承辉帝让自己去清欠的目的,可能仅仅是试探。

是不是试探其实也不要紧,无非就是君王有命,臣子服从罢了。

正廷恩沉寂多年,他需要一个机会重新站起来。这个时代的文臣,想要有所作为,都过不了君王这一关。君王能用你,你的才华才能展露,不用你,用别人,这国家依旧在运转。

对于承辉帝而言,大周帝国所有问题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但是没用啊,解决不了。究其根源,内外合力。外是外患,内则是文武臣子们为了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在撕扯内耗。

大周帝国这块蛋糕,经历了一百年之后,该分的已经分完了。

这就是大周帝国的现状,接下来还有人想进来分蛋糕呢,就必须有人被取代。

科举作为唯一的上升通道,其内卷程度超过了其他任何领域。

历代帝王也很清楚,别的问题可以姑息,科举作弊的问题绝对不能姑息。

留下“难啊”两个字,承辉帝也走了,虽然没说啥,但张廷恩已经很清楚,清欠的事情必须暂停了。君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于内部环境的要求基本一致,那就是稳定。

不稳定的东西,统治阶级最讨厌。皇帝和官僚们都是人,是人就会躲懒图省事。只要不是立刻危及到政权稳固的这一类事情,统治阶级的态度基本都是无视。

承辉帝看到了很多问题,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非常的难受。原因也很简单,钱不够用。清欠的举动,说是试探不假,万一成功了呢?

现实给了承辉帝一个教训,尤其是贾琏说的那句特别让人破防的话。

“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何要还?”

荒谬不?荒谬,非常荒谬!但现实就是这样的荒谬,哪怕这钱是借来的,当我有不还钱的能力和可能时,我也不愿意还。

这就是人性!

因为院试的缘故,青云书院参考的学生可以请假,不考试的学生还得正产上学。

事实是没有人不参与考试,科举三年一次,错过一次机会都是对自己的犯罪。

院试结束后的第三天,书院恢复上课,一直要上到腊月二十。

贾琏很自然的是要上课的,不过嘛,一场院试下来,还能安心在丙级班上课的学生,都是院试中的失败者。贾琏这种情况,明年春天就要进入乙级班上课了。

乙级班有什么区别呢?贾琏有所耳闻,最开始听到相关消息时,还以为进了毛坦厂。

乙级班只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就是做题,十天一次小考,一月一次中考,年底大考。

总而言之,题海战术!

还有就是甲级班了,这个甲级班又不一样了,这是所谓的尖子班,学习上完全考自学,老师基本不上课。不定期的会从翰林院请一些翰林来讲课!讲科举心得和敲门。

能进这个班的学生,在县学里随便都能考个廪生。实际上这个班里头,一个廪生都没有。这个班的情况最为复杂,绝大多数人家里条件优越,不用为廪生那点米的事情操心。家里情况不好的,还能进这个班,往往是天才,这一类人现在只有两个,费用全面,书院每月发钱。

站在书院的门口,贾琏看着牌匾很是感慨,自打进了青云书院,贾琏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体现为,没人管他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