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39章 雄才大略承辉帝

红楼:我是贾琏 第439章 雄才大略承辉帝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439章?雄才大略承辉帝

承辉帝的想法是和平解决辽东割据的问题,以此为模版,可以解决西域的问题。

为此,不惜赦免逆贼。

当然现在也仅仅是一个想法,只不过他拿这个问题来问贾琏,并不好回答。

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都不能让出去。

这个道理,换谁来都得这么说,否则即便眼下没事,今后也会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

正如某空一格,一边实实在在的卖国,一边又大声叫嚷秋叶海棠。

真是只要我地图上坚持,就不算卖国。

承辉帝也知道贾琏不好回答,所以自言自语:“朕拟设漠北都护府,只要李逆承认国体,朕可赦免之,准其死后藏于皇陵。”

贾琏听懂了,这决定一但下了,承辉帝承受的压力将非常巨大,谋逆都可以赦免,太过惊人了。小忠义亲王的情况还好点,是叔侄关系,血脉之争。东平、西宁二王,则为异姓王,这个就很难整了。万一王子腾拿下安南,也要求要称王呢?

不能不说,作为一个古代人,承辉帝的想法很大胆。毕竟分封制都过去快两千了,现在重新捡起来么?

“今后但有能臣,开疆拓土,朕以王公爵位待之。”

听到这句,贾琏真的惊呆了,这皇帝的想法,不能说太超前,毕竟长期以来,国家主体讲大一统,周边国家都是朝贡制度,名义上分封。

承辉帝的想法,不过是把名义上的分封,变成实际的分封。

“如有皇子愿意西出或南下开海,朝廷支持他,并遵循此例。”

贾琏大概明白承辉帝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了,完全就是因为两代太子没有好结局,眼前的老二老三,又有了争斗的苗头。

既然如此,不如让争位失败者出去,或者先立太子,告诉其他的皇子,想有所作为,自己出去闯。

内心深处,贾琏是赞成这个想法的,毕竟现在是满世界争夺殖民地的时代,就西方人玩的那套抢劫掠夺,跟这个没法比。

可惜,作为臣子的贾琏,只能一言不发,因为说啥都可能留下隐患。

好在承辉帝也不需要贾琏回答,他无非是在下决心之前,找一个人倾诉一下内心的压力。

承辉帝开始往回走,口中还在继续:“王子腾如能平定安南,并愿意留在那,朕也可以封其国公,待日后再晋王爵。”

贾琏终于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皇帝,具体微操可能次一点,上升到国策层面,可谓雄才大略,胸襟惊人。

内阁会议倒是没继续吵架了,但大家都不说话,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不顺眼,首辅张庭恩倒是很淡定,默默的看着俩人的对立。

承辉帝出现后,众人起身行礼,贾琏赶紧退出门,等礼毕了再进来,给诸位阁老一一见礼。

“吵完了?”承辉帝笑呵呵的问一句,众人起身,张庭恩领衔:“臣等不能为君分忧,臣等之罪也。”

承辉帝笑了笑道:“张卿不必自责,张氏一族,五百余口,田不过万亩,平摊下来,人均小康。算了,不提此事,陕甘赈济,发内帑吧。”

承辉帝的内库其实有钱,大家也知道有钱,张庭恩迟迟不出面平息争论,也是希望出内帑。毕竟赈济的事情,迟不得。

“陛下圣明!”张庭恩带头抱手说话,众人整齐的跟上。

“具体到赈济,如何采购粮食,如何运输,都需要诸卿辛苦!”承辉帝的语气变得严肃了起来,拨内帑容易,如何把钱换成粮食,如何运输,如何下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否则,可以买十成的粮食,过一手,变成七成,再过一手,变成了四成,三五手下来,灾民吃进嘴里的就是糟糠。

林如海起身道:“陛下既出内帑,可令龙禁尉监督,但有坏陛下圣名者,斩之!”

张庭恩颇有担当的起身:“臣也是这个意思!”

别的事情上动手脚,还有机会活命,但是在灾民的救命粮上动手脚,张庭恩也觉得罪不可赦。

“贾琏,有何建言?”承辉帝没立刻说话,而是把角落里瑟瑟发抖的贾琏揪出来。

一直想隐身的贾琏,就知道难逃被点名,无奈的起身:“陛下,可以招商,让商人把粮食运到地方,给以一定的利润空间。考虑到路上不太平,可以严令各地官员,确保赈济粮食安全抵达,若真出了问题,连带责任,沿途各府县的官员,八品以上,一律严惩。”

一个地方受灾了,自然有好汉聚啸山林,土匪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没断绝过。

贾琏不提议让官府来负责运输粮食,原因自然是不信任这些官员。

这个建议,不单单是皇帝听着脸上难看,内阁诸位也难下台阶。你这是有多看不起官员群体?

“户部组织官员采购运输粮食,督察院、龙禁尉负责监督,宁卿亲自负责此事,出了问题,自请告老。林卿负责监督,御史知情不报,林卿自请乞骸骨。但有赈济,素来是一笔烂账,朕欲刷新朝政,当自此事起。”

承辉帝还是给官员留了面子,但是话也说的很重。宁克,林如海,会不会因此被牵连而获罪,那都是皇帝说了算的事情。尤其是宁克,他要是再办砸了此事,承辉帝多半是饶不了他的。

灾情如火,解决了钱的问题,国家机器开动。

粮食采购,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湖广,一个是河南,两个都是产粮大省,在当地采购之后,转运关中,远远要比在京城买粮食便捷。

没有铁路的时代,运输陆路运输很麻烦,花费也大。还有一条路是走黄河水运,潼关上岸,这不是上游干旱,水路不通么?这条路等于没有。

唐朝的时候,因为长安人口压力太大了,尽管关内反对激烈,李治和武则天,也坚持跑洛阳就食。这里面涉及复杂的政治斗争。那个另说。

赈济的陕甘的事情,贾琏绝不沾手,这种事情,搞不好就要死人。

莫名其妙被叫来,听皇帝一通说话,打了一趟酱油,贾琏却一点都不轻松。

承辉帝的想法很好,但是要想实现,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