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43章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

红楼:我是贾琏 第243章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对于贾琏而言太难了,在别人熟悉的赛道里卷不过的。

没法子,只能另辟蹊径了。

提到活不下去的人口时,承辉帝真的动心了。

这要感谢龙禁尉的存在,这个看似最近几十年没啥成绩的部门,实际上也确实没啥成绩。

但是,这部门一直在做一个事情,还是当年太祖留下的职能,就是对人口进行调查。

当然这个调查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就是对比每年的黄册,研究人口与税收的变化。

大一统的皇权时代,有丁口税。西方叫人头税,意思都是一样的。

大周的丁口税规定,男子成丁则税。

根据龙禁尉的报告,大周人口应超过一万万,丁口税却已经三十年没有增加了。多地调查的结果,失地百姓或流亡或被当地士绅隐匿为奴者不下数千万。

这就是个大概的调查,数据什么的都是一個估算,实际应该要更严重。同样是龙禁尉汇报,闽浙粤三省,自前明起,闯南洋者无数,至今南洋各地有数百万之众。

也就是说,没有官方的组织,活不下去的百姓已经自发的前往南洋各地谋生。

没有化肥和农业科技的时代,土地再怎么精耕细作,产量也是有限的。

活不下去又不肯坐以待毙者,山上落草,出海闯荡,都是逼不得已的下下策。

如果是官方出面引导呢?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海军)。

向外转移人口,转移社会矛盾的做法,算是对了承辉帝的胃口。

官方移民也是要花很多钱的,现阶段肯定是不现实的。

“慢慢来吧,朕以为,可以不限制沿海百姓出海谋生。”

承辉帝能说出这个话已经很难得了,农耕时代的官府,千方百计把百姓绑在土地上。

百姓的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来供养老爷们。

这个程度肯定不能让贾琏满意,但怎么说呢,有开头就是好的。

还有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普通百姓离开本乡本土后很难生存。江南那种经济发达地区还好点,可以到城市找工作。

在官府对民间经济活动基本放养的情况下,很自然的形成了一些有活力的社会团体。

这个话题放开说就长了,就此略过。

“无论如何,水师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应尽快的启动。微臣以为,可以雇佣西洋,学习他们的航海经验。表现优异者,可以授武职。”贾琏又提了一个建议,对此承辉帝不置可否,这就是他的风格了,凡事都要想一想,不会立刻做决定。

兴建水师的决定,承辉帝已经做了,至于贾琏说的海军,承辉帝暂时先放一放。

“王子腾治军甚严,朕所忧者,不通海战也。然则,朕无人可用,如之奈何?”

贾琏听到这话,立刻接过去:“陛下,治军先治将,应设水师学堂,培养军官。臣还是那句话,官方办的学堂,成绩优秀者,陛下接见,并授天子门生之荣誉及相应待遇。”

承辉帝对这个建议很有兴趣,正色问:“可有具体章程?”

如何办学贾琏不是内行,但总能说个一二三的。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了,稍稍组织了一下思路之后,开口道:“现有水师明显不适合远航,更别提作战了。首要的问题,是走出去,派人赴西洋学习。人选问题,可以面向社会招生,不限功名,只要读书识字,算学及格即可。当今的科举中,总能找到一些愿意冒险搏一搏的人。待学成归来,一部分可为水师将佐,一部分可为学堂教官。总之一点,朝廷应明示,愿意出海学习者,归来授实缺官。”

听到归来授官的说法,承辉帝眉头紧皱,毕竟现在大周,官员等在实缺的上千人呢。如果真这么干了,下面是人不得闹起来么?

好在贾琏道:“授官也是水师范围内,不会与现在每天等在吏部门口的官员冲突。无论如何,大周都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否则,下一个治乱循环,也就是一百年的事情。”

“此事,你回去拟个章程,朕在内阁会议上先提个头,看看阁臣们的反应。”

承辉帝有心兴水师,但派人出去学习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严肃对待,认真考虑的。

贾琏又接了个临时的差事,这次运气不错,法国使团没走呢。

出了宫的贾琏,回家的路上被王仁拦住了:“妹夫,大伯有请。”

这段时间被关家里的王仁,等于坐牢。闭门读书,他要是能读书,那还等到现在?

唯一的好消息,王仁的媳妇怀上了,添丁有望。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