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10章 都在树典型

红楼:我是贾琏 第210章 都在树典型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4 12:23:17

第210章都在树典型

军事上的围堵,结合地方治理上出台的新官田租赁政策,文武并进,效果显著。

首先是积累不多的小股乱民,本来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上的山。

一开始是因为害怕而不敢下山,毕竟官军真的砍死你。后来一处携带妇孺的乱民撑不下去了,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首领独自下山,主动找到官军。

“在下王二麻子,此番下山是为贾大人承诺之事。在下自知有罪,不惧一死。但求大人放过山上那些妇孺。”被带到贾琏跟前的汉子是个瘦高个,长期营养不良,一脸的菜色。说话时,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希望,他真是来送死的。他明明可以自己吃的好一点,红光满面的。

贾琏看着正值壮年,名字都没一个正经的首领,忍不住掩面叹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非要说尔等有罪,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

王二麻子不过是个诨号,得知他并无大名时,贾琏道:“本官赠你一個名字如何?”

五尺高的汉子推金山倒玉柱,叩首道:“曾闻贾大人在南阳救了不少百姓,能得大人赐名,小人感激不尽。”

只能说王二麻子的运气不错,贾琏需要一个典型。

“你诨号王二麻子,二为仲,今得重生,实陛下之恩也,理应牢记。故而,取谐音,赐你忠恩二字为名。”贾琏真不是惺惺作态,主要是一番南下看遍了地方上的事情后,觉得这年代的官僚士绅,真就是一座压在普通百姓头上的大山。

米糠番薯叶番薯的组合,上辈子贾琏小时候,家里用来喂猪的。

其实贾琏觉得,王二麻子应该叫王义才好,可惜,不符合朝廷的需要。

破败的屋子简单修缮,加一个茅草屋顶后,先安顿粮食和物资,百姓则靠着残垣断壁,对着篝火瑟瑟发抖的熬一夜。就这,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光。因为啊,看到希望了。

“二百零三口,无论妇孺老幼都是二百斤粮食,供尔等度过这个冬天。另外有农具一批,种子一车,旧衣物一车,盐一千斤。斧子、锯子等工具一车,所有东西都在这了,你检查一下,确认无误,按个手印,我好回去向贾大人交差。”

看见这些物资的百姓根本就扛不住激动的情绪,纷纷朝着府城的方向跪下磕头。

人是不能没有希望的,一旦绝望了,要么爆发,要么躺平。

贾琏不是不想多给点,实在是没法给的太多了,因为今后会不断的有百姓下山求活。

付出了要求回报,是每个人最朴素的要求,也是这个社会公平的底线。一旦这个底线被践踏了,那就别怪别年轻人不给你面子。

数月来吃了一顿饱饭的王忠恩,赶着牛车回了山上,嗷嗷待铺的妇孺们见了粮食,顿时一片欢呼。蝼蚁尚且偷生,人求活天经地义。舍生取义是民族绵延几千年锻造的责任感。

可见地方上的官绅剥削之狠毒!

有了大名的王忠恩连连磕头,当着众人的面,贾琏上前扶起他道:“山下有一处荒废的村子,今后改名为王村,尔等下山后安顿在王村。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干粮,让大家吃饱了好有力气下山。”

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能被老百姓逼反的官府,里头的官员真是个个该死。

王忠恩以首领之名,发布了新村子的第一条集体公约。

除了赐名与赠干粮之外,多余的事情贾琏也没做太多,免得吓到百姓。

所以啊,付出没有回报,还要被人抱怨不肯996和007,当下的年轻人不炸窝都是怪事。

“谢贾大人活命之恩,即日起,王村设贾二公牌位,日日祭拜。”

数日后,下山的王忠恩等百姓二百余人,来到了王村。因为官府乱民下山,官府围剿,本地住户活不下去,纷纷跑路。看见官兵的时候,下山的百姓们还有点害怕,好在这些官兵和颜悦色的,为首者与王忠恩交接。

粮食方面主要为晒干的番薯丝,大米只有两千斤。

次日天色微明,王村的百姓都起来了,寒风中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番薯丝米粥,妇孺们收拾家园,清洗旧衣物,小孩们成群结队的去打柴,成年男丁下地。荒废一年的土地,需要翻一下,清理杂草,晒干烧灰,来年才能耕作。

农耕社会的底层百姓,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不过方圆五十里。是他们不想走的远一点么?非也,是朝廷用法律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农耕国家没人种地,是要出大问题的。

郧阳这边山多,百姓在不多的水田里种的大米,他们可一口都吃不到,最多吃一口米糠和野菜的混合物。明末引进,大周朝太祖大力推广的番薯,才是这里百姓最常吃的粮食。

就这么几样东西,百姓果腹之物,在郧阳这个地界上都不能保证吃饱。

一直高度关注王村的贾琏,获悉回报后,忍不住叹息:“勤劳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的生命力如同野草,给点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一丁点的希望都看不到,才会铤而走险。”

一个典型诞生后,无数的人跟着效仿。不断有小股乱民下山,一开始还能有点好条件,比如给头耕牛之类的。后来的就别想了,能有粮食种子农具,就已经是竭力支应的结果。

庆幸的是这一政策得到了承辉帝的大力支持,严令周边各府,不得借机涨价。

这时候的官府对商人是不讲道理的,一把菜刀,平时卖五十文,现在你敢卖八十文,都能给你抓起来。让伱知道什么叫官府的铁拳。

王村是一个特例,多数百姓无非是回到了原来的村子,即便如此,产生的效应也是惊人的。山上的乱民,如同一个渐渐被抽干水的池鱼,日子一天一天的难过。

眼瞅着年关将至,郧阳山里没有下山的乱民团伙不多了。稀稀拉拉的还有六七股,其中为首的徐、丁二人,最近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别人敢下山,这哥俩是真不敢。身上拉了太多来自官府的仇恨,还有就是沾的人命太多。真的害怕,不敢冒险。因为这几乎是绝对要送命的事情。

一早起来,徐良将麾下的头目都叫一起开会:“我决定先下山看看,去会一会那个南阳百姓口中的贾恩公。”

手下纷纷反对,理由也很充分。知府是大哥带人砍的,当初涉事的士绅,那也是大哥带人灭的门。眼下日子不好过,熬一熬,一个冬天过去了,日子也就能好转。

“主要的麻烦是缺盐了,我挑担柴火进城,看看能不能换到点盐回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