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125章 (自罚加更)她给的实在太多了!

第125章 (自罚加更)她给的实在太多了!

(今天本来正常3更 盟主1加更,想到昨晚迟了那么多,自感惭愧,特加一更。另外再求一下月票)

六月中旬的笔试对于莱昂纳尔而言,更像是一场按部就班的仪式。

他端坐在索邦古老而肃穆的祈祷大厅里,鹅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就像春蚕食叶——就是不知道法国人听没听过这种声音。

笔试题目涵盖了拉丁文法、法国文学史、哲学命题和一篇议论文写作。

得益于原身打下的良好基础和他自身对19世纪文学思潮的深刻理解——几乎是某种“作弊”——他下笔从容,条理清晰。

当最后一个句点落下时,莱昂纳尔心中已有了底。

数日后放榜,自己的名字赫然列于通过者名单前列。

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六月底的口试。

紧张地准备一周之后,口试的日子到了。

索邦文学院那间用于高阶学位考核的梯形教室,气氛异乎寻常地凝重。

正前方,一张铺着深绿色呢绒的长桌后,端坐着三位决定莱昂纳尔命运的考官:

居斯塔夫·杜朗教授,文学史泰斗,是主考官;亨利·莫罗教授,古典语言专家,负责拉丁文部分;菲利普·勒克莱尔教授,哲学与修辞学权威。

然而,真正让这场口试变得如同市集般热闹的,是教室后方和两侧过道挤得满满当当的旁听者。

除了按规定必须出席的学监和少量低年级学生代表,更多的是闻讯赶来的高年级学生、其他系的年轻讲师,甚至还有几位在巴黎颇有名气的记者和文学评论家!

他们像等待一出好戏开场般窃窃私语,目光灼灼地聚焦在教室中央孤零零摆放的那张硬木椅上。

显然,“索邦的良心”的大考口试,其吸引力不亚于一场新戏剧的首演。

莱昂纳尔神态沉稳地向教授们行了一个鞠躬礼,然后在硬木椅上坐下。

他能感受到背后那上百道目光的重量,但他强迫自己沉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考官身上。

口试正式开始。

第一轮是拉丁文口译与评述。

莫罗教授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张泛黄的纸页,上面是一段西塞罗的演说辞节选:“朗读,翻译,分析其修辞结构,并阐述其在演说中的目的。”

莱昂纳尔接过纸张,略作沉吟。他调整呼吸,用清晰而富有韵律的拉丁文开始朗读。

他的发音基本准确,重音也很分明,只是缺乏抑扬顿挫,无法传递出西塞罗雄辩的气势。

朗读完毕,他几乎没有停顿——得益于死记硬背的功底扎实——迅速地将拉丁文译成通顺的法语,关键术语的翻译也基本到位。

接着,他指着原文中的几处:“这里,西塞罗使用了强烈的排比、重复……他目的是为了累积愤怒情绪,直指卡提林;

……

此处,他运用了尖锐的反问,并非寻求答案,而是强化对卡提林的指控;

……

还有这一连串的隐喻,将卡提林的阴谋比作‘潜伏的瘟疫’、‘燃烧的火焰’,生动形象地描绘其危害性,旨在激发元老院的恐惧与警惕。

……

整段的核心修辞目的,在于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和意象,将卡提林塑造为罗马共和的公敌,为后续的严厉制裁奠定道义基础。”

莱昂纳尔越说越顺畅,简直有点回到中国高考语文考试现场的感觉,抛开语言壁垒,19世纪的难题在21世纪显得太简单了些。

莫罗教授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却不住微微地点头——莱昂纳尔知道自己这次十拿九稳了。

第二轮的考试内容是文学比较与思想史。

勒克莱尔教授声音带着锋芒:“索雷尔先生,现在请将目光转向启蒙时代——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观,伏尔泰则在《哲学通信》中推崇理性与文明进步。

两者在根本立场上有何分歧?这种分歧又如何体现在他们的风格上?”

后方旁听席传来一阵轻微的吸气声,显然被这道题的难度吓住了。

莱昂纳尔申请思考片刻,得到了教授的同意。

他闭目凝神了近3分钟才睁开眼,目光清亮:“教授,卢梭与伏尔泰的分歧,本质在于对‘文明’价值的根本判断。卢梭视社会为枷锁,是私有制、不平等和道德堕落的根源。

……

他笔下的‘自然人’,如爱弥儿,需远离社会污染,在自然怀抱中方能保存其与生俱来的善良与自由。因此,卢梭的文风充满澎湃的情感……”

莱昂纳尔稍作停顿,才继续说下去,语速依旧平稳:“而伏尔泰坚信文明、科学、理性是照亮蒙昧、推动人类进步的唯一火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