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 > 第139章 日常轶事1最伟大的时代

关于书友 内酷男孩 要求的136章 活圣人特蕾莎降临圣地亚哥大火场景图 在这里 (评论区)

=====现实宇宙 太阳系 地球

东西两个太空空港,如今已是繁忙的星际枢纽。它们如同两颗闪耀的星辰,悬挂在地球上空,日夜不息地吞吐着归来的星际采矿飞船。

它们庞大的金属结构在地球上空清晰可见,早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象。即使在夜幕降临之际,空港自身散发的光芒也能映照大地,为部分区域提供额外的光源。

在晴朗的天气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采矿飞船如同繁忙的鱼群般穿梭于空港港口,井然有序地进进出出。这些飞船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都朝着共同的目标——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汲取宇宙资源。

而如果时机恰当,人们甚至有机会目睹恸哭者的泪之母号战斗驳船停靠的壮观景象。庞大的舰身遮天蔽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这种令人震撼的场景,只有在东太空空港才能一览无余。

而战斗驳船停靠的原因很简单,船上的凡人船员可以前往地球轮休休假,去看看在地球上学的孩子。

而对于恸哭者战士来说,他们偶尔会选择离开战斗驳船,前往地球的其他城市进行短暂的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当然,由于恸哭者战士的特殊身份和传奇经历,他们的出现总会引起地球居民的关注和热情追捧。

人们会簇拥着他们,争相拍照留念,这对于恸哭者战士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他们或许从未想过,一个简单的微笑也会让自己有些不适应。不过,恸哭者战士并不反感地球居民的热情,他们很享受与这些了解他们过去的人们相处。

最令恸哭者战士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美食。慷慨的地球居民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这对于恸哭者战士来说,无疑是一场味蕾的盛宴。

=====东太空空港

陈思涵站在东太空空港宽敞明亮的旅客出站点,观景窗展现着令人窒息的宇宙景象。

窗外,那颗熟悉的蔚蓝色星球悬浮在漆黑的宇宙幕布上,云层盘旋,海洋闪烁,大陆轮廓分明,如此美丽。

这是她第一次从太空俯瞰地球,第一次以宇宙旅客的视角凝视这颗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星球,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动充盈着她的内心。

空港的存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真正有机会踏足太空,亲身感受宇宙浩瀚的人却寥寥无几。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时间和精力。

她轻轻地抚摸着观景窗,仿佛想要触碰那颗遥远的星球。地球,人类的母星,此刻在她的眼中是如此的壮观,如此的不可思议。这颗星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历史,而如今,她正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颗星球,感受着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

这次太空之旅是她和丈夫杜明哲的新婚蜜月。他们计划前往火星,体验红色星球的独特魅力,而东太空空港正是他们星际旅程的第一站。此刻,他们正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对未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地球真美,杜明哲,你安排的这个新婚旅行真浪漫。”

杜明哲温柔地搂住陈思涵的肩膀,目光也投向了窗外那颗美丽的星球,深邃的宇宙背景更衬托出地球的独特与珍贵

“亲爱的,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即使是在星际间的深邃太空,我也觉得有家的温暖。”

“和你一起探索宇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

听着老公的甜言蜜语,陈思涵把头埋进杜明哲的肩膀::“不论天涯海角,只要有你相伴,我就永远幸福快乐。”

杜明哲轻轻地抚摸着陈思涵的秀发,柔声说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陈思涵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嗯,我们一起去看看火星的日落,一起去探索木星的卫星,一起去……”

杜明哲笑着打断了她,“好啦好啦,我们先去找个休息舱休息一晚,养足精神,明天就要出发前往火星了。”

“好,”陈思涵点点头,依偎在杜明哲的怀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

杜明哲挽着陈思涵的胳膊,漫步走向空港内部。此时,迎面走来了一群人,他们的身材格外高大,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中几位,拥有着典型的华国人面孔,眉眼之间透着一股亲切感。而另外两位,额头上闪烁着独特的银钉表明了他们的身份。陈思涵轻轻戳了戳杜明哲,兴奋地低声说道:“快看!是恸哭者和长子哎!”

而杜明哲早已眼疾手快地掏出手机,将这难得一遇的场景记录下来。他快速地调整角度,将自己、陈思涵以及迎面走来的恸哭者和长子们都框进了取景框内,按下快门。

待他们拍完,心满意足地查看照片效果时,却意外地发现照片里的长子们早已摆出了各种搞怪的姿势和表情,令人忍俊不禁。而身旁的恸哭者战士,则努力地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微笑,同时公式化地竖起两根手指,似乎在模仿某种古旧的拍照姿势。

两批人相遇后,彼此微笑着点头示意,随后擦肩而过,消失在人流中。

=====现实宇宙 太阳系 火星“祝融”城市基地

星舰在一阵嘈杂中对接了“祝融”城市基地的太空港。舰体在穿过大气时发出的嘶嘶声和摩擦热奋战的隆隆作响,引擎全力减速的嗡嗡低鸣;登陆舱中男人女人在高谈阔论,起重机由船轴搬运行李,邮件及货物以便稍后卸载到月台的辗轧声。

w先生曾经建议利用已探索的新生亚空间进行航行,那样可以大大缩短航行时间,但现实宇宙委婉却坚定地拒绝了这种设想。尽管目前人类对新生亚空间的探索范围已经扩大不少,绘制了很大一部分的星图,但这些成果目前仅仅用于科学研究,再加上战锤宇宙的前车之鉴,现实宇宙再怎么样还是会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这样的结果就是,星舰在太空中航行了两个星期。不过,这比起以前动辄9个月的飞行速度,这已经是质的飞跃。

再加上地球上的民用型基因强化药剂也早已完全普及化,让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步接近自然理论值的150岁。这种革命性的改变不仅提升了人们生命的质量,还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梦想、探索未知的广阔宇宙。

生活的长度得以延展,也给了人们更从容的节奏去掌控自己的未来,去体验那原本可能遥不可及的奇妙旅程。

(第二卷31章有出现过关于地球到火星的实际飞行时间,根据目前的航天技术,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飞行器的速度以及选择的航行轨道等。目前最快的飞行器从地球到火星的记录是不到6个月。这是在地球和火星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实现的。一般而言,飞行器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6到9个月。如果按照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最大距离计算,飞行时间可能需要289天)

陈思涵和杜明哲察觉到身体似乎经历了一种轻微但真实的震荡,让他们短暂地感到有些恍惚。

星舰此刻不再是自由漂浮于太空中的独立体,而是已经被航港设施牢牢固定,随之而来的,是星舰内部的重力系统正缓慢转变,将舰内环境调节为接近火星基地的重力的状态。这种变化并非骤然发生,而是一点一点调整,以确保乘客的身体能够逐步适应。

数以千计的旅客挤在宽敞的登陆舱内,偶尔有些人微微晃动肩膀或膝盖,似是下意识地尝试着与渐渐变化中的重力场对齐自己的身体。一些孩子则忍不住蹦跳两下,发出丝丝稚嫩的笑声,仿佛在享受这新奇的体验。

他们随着旅客人流缓缓步下那条蜿蜒倾斜的宽阔坡道,坡道两侧排列着整齐的扶栏,指示灯阑珊起伏,引导着旅客走出大型气闸。

一股略显混浊的冷空气迎面扑来,与星舰内部的恒温系统完全不同,夹杂着更多质朴的气息。

两人身上只背着简单的行李包,走到检查台前时,排队的人群并不算太多。一名表情严谨的执法员操作着,利索地检查着他们的签证和其他旅行证件,几秒便盖上了通关的电子印。陈思涵低头扫了一眼发光的印记后,收好证件,才稍稍露出一丝轻松的表情。

这里就是火星“祝融”基地。

基地里的空气比起地球老家来比较浑浊,没那么清新。估计是因为没有绿植的缘故。不过火星基地现在已经在新的科技树下展开了“试验田”计划,相信很快就会有改善。

重力也稍微小了点,(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不过城市基地内部有持续运行的人工重力地基运行着,出了基地的话,就要靠太空服的自带磁力了。

太空港高的惊人,它是基地穹顶的主要支点之一。太空港的上半部分穿出了穹顶,高耸入云,从月台往外看,只看到红蒙蒙的一片以及远处隐约直立的另外几个支点,不过它们没有太空港高。

远处的工业区一刻不停地运作吞吐着矿产,将一车车矿石送入加工厂,冒出一股股浓厚的白烟,在红色的火星天空中格外醒目。这些白烟在空中弥漫开来,仿佛给这片红色的土地披上了一层薄纱。(设定稿 评论区)

柜台里面的人抬起头来,露出一个标准的职业微笑:“欢迎两位来到火星旅游,请沿着光标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后,在右手边的第三个出口搭乘电梯,就可以进入基地内部大厅了。”

“电梯出口处有出租车停靠点,可以乘坐计程车前往基地内的各个区域。”

陈思涵微微一愣,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出租车?”

她想象中火星基地的交通工具应该是某种更具未来感的悬浮车或者轨道列车之类的,没想到居然会是如此熟悉的“计程车”。

工作人员笑了笑,没有回答。

陈思涵也没在意,对柜台里面的人说道:“好的,谢谢你的指引。”

“不客气,祝您二位旅途愉快!”

沿着地面上闪烁的光标线,二人步入了大厅,四周的设计风格充满了未来气息,但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实际生活的烟火气。

当他们的目光扫向那自称为“出租车”的交通工具时,不禁怔了一下,脚步也随之停住了。

那辆“出租车”并没有任何类似轮子的设计,外形简洁得让人有些出神,只是一个四边都透明的长方体,静静地停靠在那儿,黄色的外壳表面用显眼的大字标注着:“出租车”。(图 评论区。)

两人愣了几秒后,不由自主地对视一眼,这才忍俊不禁,发出了带着些许意外与释然的大笑。

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那辆透明车厢的“出租车”。当他们靠近时,车门轻轻滑开,露出宽敞而整洁的内部空间。

座椅采用了柔软的高科技材料,温润而舒适。两人坐定后,周围的透明材质似乎微微泛着光泽,将行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呈现出来。

几乎就在他们刚坐稳的瞬间,一个温和、略带机器质感却丝毫不觉冰冷的电子音从车内响起:

“欢迎乘坐火星基地出租服务,deepSeek-2904为您服务, 请输入您的目的地。”

陈思涵微微侧头望了望杜明哲,他则朝她点了点头。“香格里拉酒店。”她清晰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点点期待。

“请选择是直达模式还是观光模式?”

电子音回应得极为平滑,语速恰到好处,没有让人感到任何迟疑或者繁琐。

“观光模式。”

“已经检索完毕,目的地为香格里拉酒店,行程费用共计60信用点,观光模式,请问是否确认?”(和华国币等比1:1)

杜明哲不由得笑了一下:“60信用点,这和地球打的价格也差不多嘛,该不会直接就以我们的‘本土习惯’定价吧?”

陈思涵抿嘴一笑:“是,确认。”

车正面的玻璃屏上浮现的大大的“确认完成”字样,显示屏边缘还闪过一圈薄荷绿色的光。

“确认成功,距离目的地10公里,观光模式,预计耗时38分钟。现在开始行程。”

随着话音结束,车厢底部发出一道轻轻的嗡鸣声,随后骤然变得无声无息。四周的透明边缘淡淡亮起几圈流光,车体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托起,缓缓滑出了停车位置,沉稳地悬浮起来。

“出租车”启动了,平稳而迅速地向前滑行,没有一丝颠簸感。陈思涵和同伴透过透明的车壁,饶有兴致地欣赏着火星基地独特的城市风光,开始了他们的新婚之旅。

=====

陈思涵和杜明哲的星际新婚之旅只是这浩瀚星际冒险浪潮中的一个瞬间剪影。

实际上,现在的现实宇宙的时间段,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因异域客人到来从而导致科学突破而焕发新生的时代,这里的“黄金”指思想、科技与信念的高峰相交织。

人类的生命已经被历史性的技术进步所延展,寿命的更迭和意义的重塑,让人与宇宙的联系变得更加深刻。

星际大航海的启程像一个响彻宇宙的号角,召唤着每一颗炽热的心去探索未知,每一份无畏的意志去书写新的未来。

“哪里是新的处女地?”热血沸腾的浪漫主义者叫嚷着,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无尽向往。

这群人类的先驱满怀着对宇宙未来的憧憬,义无反顾地踏上浩瀚星空。他们以崇高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为人类的疆域开辟新天地,将生命的足迹甩在太阳系的空旷与寂静之中。

太空的喧闹早已成为常态,太阳系中三颗行星和两个卫星上已经建立起了工业城市基地,正在往殖民基地发展,每一片陌生的星地都刻下了无数开拓者的辛苦和荣耀。太阳系的繁忙景象宛如一个崭新的星际社会,舰队编队此起彼伏,科研基地生机勃勃,贸易航道穿梭不息。

而这一切的动力来自于人类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他们迫不及待地学习,一边握着昨天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一边大步向前追逐更先进的科学技术。

这个时代正在为探索更远的星辰做准备。

这个时代,既是一个无畏的启程,又是一个充满突破与成长的奇迹时代。

这是一个人类文明急速扩张的时代。

这是一个狂热的时代,那种狂热中蕴含着超越引力束缚的野心。

这是一个迷人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天生的憧憬变为繁茂现实的光辉时刻。

=====以下不算字数

火星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37分22.6秒,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非常接近,所以不需要模拟地球的日出日落。多出来的40分钟算到了晚上,可以让人多休息一个小时。

火星上的太阳光照强度相比地球要弱。具体来说,火星的轨道半径平均为2.28亿千米,而地球的轨道半径是1.5亿千米,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5倍。根据平方反比率,火星上的太阳光照强度大约是地球的0.4328倍,即大约是地球的一半。

此外,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约为591~594瓦每平方米,约为地球轨道上的43.3%。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密度只有地球的1%左右,因此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但由于距离太阳较远,总体光照强度仍然较低。

总的来说,虽然火星上的太阳光照强度不如地球,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光照条件,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发电等应用。不过,火星上的光照强度也受到季节、纬度以及火星尘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补充这段是为给“试验田”项目做背书,火星的试验田项目会比其他几个地外基地进展快,毕竟它的条件是最完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