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 第140章 黎民百姓

连邵是翟丹青一手栽培起来的人,向来唯翟丹青马首是瞻。

但这次面对翟丹青的吩咐,他却迟疑了。

“殿下,您想好了?咱们楚地真的要卷进京城吗?”连邵抬起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担忧,“陛下和太子的争斗是龙虎之争,咱们本来远在楚地,挨过这次饥荒,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重返辉煌根本不是难事!但若趟了这趟浑水……到时候陛下不敢动太子,还不敢动我们楚地这蛮荒之地吗?”

连邵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辅佐京城太子,赌上楚地的命运,当真值得吗?

翟丹青没有急着回答。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夜风从缝隙中涌入。

“连邵,”翟丹青的声音仿佛比夜色更深沉,更能穿透人心,“你真的觉得,就算我们一直偏安一隅,丰顺帝就会放过我们吗?”

连邵被问得一怔。

他不答,不是不知答案,而是这答案太昭然若揭,他说不出口。

翟丹青面对着一望无垠的夜色,继续开口:“是,表面上看的确很好——朝廷年前刚打了胜仗,击退了蛮族。可你到下面的州县、去那些刚遭了旱灾的村子里看看是什么惨状!朝廷的赈灾款杯水车薪,贪官污吏层层剥削,可本王若不亲自来京城,他们根本不打算放在心上!”

他的语气带着压抑许久的愤怒而渐渐激动起来:“我们楚地,就是旱季的枯草,看着还立挺着苟延残喘,实际上轻轻一阵风就能被连根拔起!若还指望着朝廷,指望着陛下心生怜悯……连邵,你跟着我在楚王府这么多年,难道还看不出,陛下防本王,比防着蛮族更甚!”

他转身,此刻眼中杀心已起:“本王不是为了太子,为了那把龙椅,是为了给楚地争一条活路罢了!”

燕寒若连亲儿子燕彻执都能狠心扳倒,那下一个是谁?

是他这个亲外甥,是翟丹青这个“拥兵自重”又不听话的藩王。

届时,随便找个罪名再颁布一道圣旨,楚王府就是燕寒要清算的对象。

“我们现在帮太子,是因为他不倒,丰顺帝就腾不出手来对付楚王府。”翟丹青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你的担心,本王明白。但我们这次并非硬碰硬,而是借‘祥瑞’说事,向朝廷争取更多的喘息的时间,多要些钱粮,再减免些赋税……唯有如此,方能惠及百姓。”

“殿下,那您呢?成功了一切都好说,若失败了,或燕彻执将来登基后忌惮您功高震主,那……”

翟丹青打断连邵,斩钉截铁道:“此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至于未来……若百姓安然,那本王自愿沦为阶下囚。”

连邵听着,看着眼前这位长不了他几岁的主君,心中涌起钦佩、沉重和了然。

楚王看的,远比他深,远比他远。

这不是一时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虑后为楚地谋求出路挣扎而来的险棋。

“好。”连邵郑重地点了点头,“殿下放心,连邵一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您在京中,也要小心斡旋。”

翟丹青点头,示意连邵跟随自己走到舆图前。

“这几个州县的灾情最重,百姓的心思也容易有变,若要散播舆论,便从这里开始。”翟丹青的手指向几个村落的位置,“王府的人不需造谣,只需发现和引导……”

夜色越来越深沉,京城王府中却无半分困倦,如同不远处的赵家一般。

赵明珠的闺阁里,灯烛燃得亮堂。

书桌上各类的典籍策论堆得像小山一样,几乎要把少女的整颗头都淹没。

赵明珠坐在其中,即使深夜眉宇间已经有了倦色,但眼神却还是清凉认真。

“姐姐,现在太晚了,你该歇息了。”赵玉珠穿着睡衣,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

在此之前,屋里静的只剩下笔锋落纸的沙沙声。

赵玉珠将自己端进来的小米粥放到赵明珠身前。

赵明珠也顺势放下笔,揉了揉自己发酸的眉心。她对赵玉珠露出个安抚的笑容:“这篇策论写完我就睡。”她捧起粥碗,掌心的温度一直蔓延到心间,“谢谢你,玉珠。”

“跟我客气什么?”赵玉珠挨着姐姐坐下,托着腮,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桌上,赵明珠写的文章上,“学着觉得如何?”

“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经书史书需熟读,策论实务要通达。最难的是,要揣摩先人之意,还不能失其本心。”赵明珠叹了口气,“有时明明脑中思绪万千,可千言万语汇到笔端,却总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闻言,赵玉珠那双葡萄似的眼珠转了转。

她伸出手,点了点策论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姐姐,你看这里——‘安民’、‘固本’。你光想着引经据典地堆砌辞藻,增加有信服力,却忘了民生中最要紧的‘人情’。”

“人情?”赵明珠重复了一遍,有些愣住。

“对,人情!”赵明珠索性站起身,绕到赵明珠身边,指着她刚写的一段文章道,“你这段话,大谈特谈《周礼》中的那些先贤的话,道理都对,可是像衙门里那些冷冰冰的告示。”

她抽出一张崭新的宣纸,又提笔蘸墨,亲自开始写写画画。很快,纸上便布满了她娟秀的字体。

“咱们要让道理‘活’起来。说安民,不能直说轻徭薄赋,你要想想若是刚生了孩子的村妇,她最盼着什么?是春耕时种子能否及时下发,是秋收时粮税能否少交一斗,是孩子病了能有大夫瞧病……你要把百姓的期盼写进去,让考官觉得你不是在背书,而是在真真切切地为百姓着想。”

赵明珠看着赵玉珠寥寥几句话便勾勒出的场景,还有眼中泛起的渐渐光亮。

她一直困于典籍章句,却忘了一切的根本是为了服务实际。

反观赵玉珠……

赵明珠忽然想起曾经,还在青州时,听过的那些关于京城才女赵玉珠的传闻。

这边赵玉珠还在侃侃而谈,赵明珠却出声:

“玉珠,你就没有想过要参加选拔,也做女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