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暖青寒 > 第二十一章 太夫人的心思

暖青寒 第二十一章 太夫人的心思

作者:夏不疑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09 19:35:20

这场雪来如窃玉,去如埋香,亥时时分,终于停了。

“太夫人,”常嬷嬷提了盏花灯,“您瞧,这是公子给您买的松鹤延年灯,我给您挂檐下。”

“公子还说,夜深就不打扰祖母休息,就在院子门阶下磕了个头,说是祝您‘心似苍松常青,神若白鹤逍遥’。”

“他有心了。”府里不缺花灯,但松儿每次看灯,还是会给她买一盏。说是孙儿不能常常侍奉左右,就当是给祖母留个念想。

“公子温软和柔,到底是您带大的孩子,像您。”常嬷嬷给太夫人轻轻捶着肩膀,“因为公子说下雪了,怕长姐冻着了就先回来了,没来得及给夫人选灯。侯夫人就使了通性子,还责罚了院子里的婢女。”

“她那个性子就这样,不去管她,左不过由她闹个两三天,松儿没几日也要回国子监了,她也找不到人闹了。”孙儿是懂事的,奈何做母亲的,让人无奈。

常嬷嬷想到一晚上看戏,侯夫人都是吊着个脸。戏台子是很热闹,独她看什么都一副面沉似水的样子,好像那些戏子欠了她八百两银子。“侯夫人也是,一晚上都甩个脸子给太夫人看。”就是皇后娘娘,也不会在这种场面摆脸色给太夫人看,这不是明晃晃地给太夫人没脸吗。

说出去还是伯府的姑娘,就这样目无尊长。

连给戏班子的赏银,侯夫人只象征性的打赏了二十两碎银。堂堂侯府,出手未免太过丢份。太夫人让她拿了三十锭金子塞给班头,免得这帮人出去,不知在背后要怎么嚼侯府的舌根。

“她是舒坦久了,早就忘了提着神过日子是什么滋味。算起来,也是侯爷对不住人家。”宅里的女人多要闹事,女人少也不让人省心。

小乔氏一贯如此,只要有一星半点儿的不如她意,她就让人不痛快。谁不给她足够的脸面,她就要撕破所有人的脸皮。

对小乔氏,她确有亏欠之心。这些年的胭脂粉,都像是碾碎了给侯府敷了一层体面的画皮。

后宅生活不易,何苦相互为难呢。

“听扶桑说,公子因为大姑娘把给他买的灯送人了,有些不高兴呢。大姑娘哄着公子,说是来年定会给他补一盏,公子就又高兴了。”

老夫人忍不住笑了,姐弟情深,松儿从小就对长姐有依赖,青儿性子是冷淡,但对这个唯一的弟弟,从来都是关怀备至。

感情就是缝缝补补,越缝越细密,越补越贴心。

常嬷嬷想想略有些迟疑,“侯爷他......”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夫人摆手,散泥上不了墙,“不去管他了,东西送过去了吗?那边传了什么话过来?”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她早就对这个儿子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失望了太多次,她已经习惯了,除了心里又多了一条鞭痕,并无多少改变。

好在松儿,不像他父亲,算是她最大的福报了吧。

陆松的名字,是她定的,她划掉了老太爷留下的钰字,换了松字。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她希望松儿巍然挺正,堂堂正正,莫要随了他父亲长歪了。

老夫人看着双手,曾经也是嫰滑如脂的一双玉手,现在就像虫蛀过的锦缎,看似光滑,实则内里早已沟壑遍布。

“送了,按照您的吩咐,我让小厨房做了一碗五色元宵给大姑娘送去。”

五色元宵是江南的特色,五色就有五味,甜咸酸苦辛,芝麻豆沙甜蜜打底,鲜肉咸香可口踏实稳健,枣泥入口回甘,荠菜清热败火,再有个姜汁驱寒扶正。

五色也是五福。寒丫头一别数日,已是大不相同。从前像个易碎的琉璃,现下却有了抵御逆境的韧性。

甜日子泡久了,容易让人辨不出滋味。

许是磨难让人成长,要历经苦辛,才能辨识真味。

她还是希望,这丫头遍尝世味后,还能温润如蜜的日子,算是她做祖母的一点心意。

“陈妈妈说,夫人那边的容嬷嬷找过她,她心中有数,知道该怎么做。”常嬷嬷抚着老夫人的背,“您别太操心了,自个身子骨也不好,大姑娘是个有福之人,定能逢凶化吉。现下您也回府了,能看护好她。”

前些日子她遣散仆妇,难听话收了一箩筐,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道侯夫人是怎么当的家,后宅的婆子们,想怎么说主子就怎么说,想编排什么就编排什么。这传出去,大姑娘的名声不就毁了。

她都没敢在老夫人跟前说,怕把她气个好歹。侯爷在前院装聋作哑,夫人在后院作天作地。

老夫人半阖着眼,和田玉美人锤轻缓有力地敲在微曲的膝腿间。她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总得看着两个孩子长大。

“另外,娘娘身边的花女官来传话了,说是皇后娘娘请您得空了去坐一坐,许久不见自家妹妹了,想见见您说点体己话,”常嬷嬷扶着老夫人躺下,“还说太子想念姨母了。”

她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太子那一年到头,除了有事,平日里是一点响动也听不到。

太子,呵呵。

她知道这母子俩想干嘛,见面也不过是赏些东西,再让侯府出面,与成国公一起给圣上施压,无非就是要解了太子的禁足,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照样父慈子孝,照样胡作非为。

“国公爷那呢?”兄长是什么脾性,她很清楚。对这个姐姐向来是有求必应,尤其是立了太子后,更加肆无忌惮。

原本就是两朝元老,救过先帝也扶持过当今圣上,地位卓然,每每上朝,都是赐座于文华殿东楹,是大贞除了梁王爷以外,能坐着上朝的。

女儿做了皇后,母仪天下,外孙做了太子,一国储君。只要不乱来惹事,专心读书,学习治国方略,日子就能顺当。

做太子当仁爱有德,海纳百川,重贤用能,将来才能开创大贞的海晏河清。

可太子偏偏要反其道行之,妒贤嫉能,信小人远忠仆,已经贵为储君,还要打压残害忠良,视人命如草芥,疯狂敛财,身边尽是些谄媚之徒。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储君,大贞要是落到他手上就完了。

对太子的恶行,皇后与国公爷放任不理,只说孩子大了就好,不过是任性顽皮了些。

在他们眼中,欺君罔上,贪墨国帑,残害忠良,败坏朝纲,荒废典学......这些统统都是孩童般的任性顽皮。

他是当朝太子,一国储君,他也是一位父亲,也是大贞的未来。

“国公爷也让人传话,说让您与皇后娘娘多亲近。”常嬷嬷更正了下原话,反正她只能理解到这个意思。

国公爷的原话是:“要共同扶持太子,咱们是一家人,有福一起享,有什么难关,自然是要一起扶着过,哪能置之不理。太子有难,皇后娘娘都急病了,这事关王家满门的荣辱,太夫人得上上心。”

这话说的,好像是她们太夫人气病了皇后,为难了太子,还辱没了门风。

老夫人轻轻揉着眉头,“传话出去,就说我头晕目眩,起不来床了,再把府里的百年老参给娘娘送过去,请她保重身子。”谁爱掺和谁掺和去,武安侯府还鸡毛乱似麻,自己儿子她都无能为力教好,谈何去管教人家的儿子。

这次闹这么大,定有她不知道的内情。往常太子也没少惹事,但这次出动了梁王,想必是陛下不想继续忍了。贪墨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身为太子如此不检点,这个位子,她看还是换人做吧。

虽说她对武安侯这个爵位没什么感情,但总得为孩子们想想。她可不想百年以后,留给松儿的,是个空架子。

至于太子,也该受点教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