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暖青寒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宁贵妃的茶局

暖青寒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宁贵妃的茶局

作者:夏不疑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09 19:35:20

于一众遍身罗绮的贵女中,唯温瑜一袭月白留仙裙,清雅出尘。周身不见半点金器,只有莹润的羊脂白玉与珠光隐约的南浦珠,遥遥望去,颇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姿。

“她倒是费了不少心思。”沈寒远远望了一眼,“那身料子是江南新出的浮光锦,虽不撒金屑,却通身以极细的银线绣了缠枝玉兰的暗纹,日头下便如披着月光行走。身上的白玉温润凝光,都是上品。看来对赵王妃之位,她是势在必得。”

京师真正有根基的闺秀,向来瞧不上将金银穿挂满身的俗气。

衣料是否出自江南织造局的老师傅私工,针线是否用了缂丝、蹙金、妆花等禁内密艺,玉饰可是前朝古物或陆大师亲手雕琢...这才是她们之间心照不宣、寸寸计较的战场。

唯有这般不显山不露水的体面,才是百年世族沉淀下来的底蕴与傲慢。

陆青顺着花丛间隙望去,只见小乔氏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温瑜——看她入园,看她落座,脚步迈出半步又迟疑收回,一副欲上前搭话又踌躇不决的模样。

若是二人素不相识,以小乔氏侯府主母之尊,贸然降尊纡贵去结交一个晚辈,难免落人话柄。

“温瑜似乎并不认得侯夫人。”陆青看了几眼,温瑜的视线,只牢牢锁定在水阁里唯一的宝座上——那是宁贵妃的专属之位。

傅鸣低语,“温恕与武安侯府素无往来,他的女儿也鲜少出席宫宴,至多与侯夫人有过几面之缘,谈不上相识。若真如你们猜测那般,以温恕谨慎多疑的性子,反而会严禁她们有任何往来。”

小乔氏只是表面高贵,内里却狂妄浅薄,平日里还能用尊荣勉强压制。若让她时时见到温瑜,难保哪日不会真情流露,再惹出什么乱子。

正说话间,人群倏然一阵低语骚动。

循着视线望去,一众内侍宫婢屏息簇拥,一人迤逦而行——正是如今后宫风头最盛、权柄煊赫的宁贵妃。

她身着一袭浅藕荷色缂丝云龙纹常服,云锦轻薄如烟,发间一套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的头面,正中那枚帝王青金石镶东珠挑心最为夺目,宝光灼灼,艳压全场。

通身的贵气,宁贵妃就差把“圣眷优隆,恩宠无双”八个字绣身上了。

温瑜眼眸一亮,率先俯身下拜,一声“贵妃娘娘万福”叫得既激动又恭敬。

果然天家气派非同凡响。

纵使她自幼锦衣玉食,见过不知多少珍奇,可这些终究只是富,而眼前这般万人仰望的尊贵,睥睨众生的气度,才是真正的贵。

这,才是她真正渴望的。

大贞祖制极严,太祖皇帝曾立下“文臣不得封公侯”、“非军功不封爵”的铁律。除了少数外戚恩泽或开国时立下特殊功绩者能勉强获封伯爵,文官之极,也不过如祖父与父亲这般官至首辅——虽为文官之首,却无世袭爵位可依,莫说丹书铁券,就连安稳终老已属不易。

可若成为皇室一员,一切便不同了。

一旦她成为赵王妃,她和她的子嗣便是皇家人,那将是绵延数代的荣华与权柄——而不像父祖,纵是位极人臣,身后所能遗留的,最多不过一个“文忠”的谥号。帝王无情,一朝失势,文臣世家顷刻便可沦为祭品。

终究不是天家血脉,随手弃了也无人在意。

温瑜心头一阵滚热。

她即将踏入天家之门,再不必担忧父亲百年之后,家门仅靠不成器的兄长支撑,未来只会日渐倾颓。

宁贵妃眼波微流转,纤手轻抬,声音温婉却自带威仪:“都起来吧。本宫见今岁牡丹开得极好,便想着叫你们都来瞧瞧——也顺道本宫瞧瞧,这一个个比花还娇的人儿。”

她目光不经意地一扫,将温瑜从头到脚细细审视一番,心下不屑哂笑,樘哥儿还说温恕是块硬骨头,从不轻易与人结盟呢。

论朝堂权谋,她或许不及那些老狐狸,可若论洞悉闺阁女儿的心思,她自信一眼便能看到心底。

瞧温瑜那副眼巴巴望着,恨不得即刻扑上前来的模样,若非隔着水榭栏杆,只怕早就跪在她阶前了。

她以纨扇轻掩下颌,将唇边那抹讥诮藏得纹丝不露。樘哥儿是皇子,天家贵胄,世间哪有女子会不动心?莫说是正妃之位,即便是侧妃,温家也定会求之不得。

人啊,再是书香门第、高门出身,骨子里总脱不去那点攀附权贵的土腥气。

唯有真正踏入天家,将一身血脉洗上个三五代,那土气才会渐渐淡去。

温瑜抢先一步,柔声恭维,“全赖贵妃娘娘厚爱,我等才有幸得见这般珍品牡丹。谢娘娘带我们广开眼界。”声如银铃,笑若春风,恭敬却不失娇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宁贵妃心下颇为受用。

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会说话、会奉承,将来方能乖乖顺从,易于拿捏。

能做王妃已经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即便日后要舍了她作弃子,能以王妃之礼风光大葬,对温家一门,也是恩同再造了。

宁贵妃微扬下颌,收回挑剔的目光,“本宫今日备了一场'品茗鉴心'的茶宴。这几款香茗,你们都品一品,看能尝出几盏的来历。”

她广袖轻拂,示意众人落座。贵女们被引至中心水阁的琉璃盏席,而各家主母则退于外侧的青瓷盏席。

听说要品茶,几位带了琴具来的贵女面露失望,宁贵妃心底冷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她的琴艺莫说冠绝后宫,便是放眼整个大贞,能与之比肩者亦寥寥无几。这些黄毛丫头竟妄想在她面前班门弄斧,何其可笑。

难不成,她还会给自己挑个才艺压过自己的儿媳,日日衬得自己黯然失色么?!

她只要一个听话的,能用整个母族势力为他儿子铺路垫脚就行了。

所谓“品茗鉴心”,赏的是茶,考的却是诸位贵女的品性、底蕴与家门教养。

大贞品茶之风盛行,自太祖皇帝废团茶、改散茶后,冲泡散茶之法遂成主流,开创“千古茗饮之宗”。饮法虽趋简约,无需击拂点搅的巧技,却对品茶者的修养、学识与心性,考验愈发严苛。

能否品出茶中三昧,辨其高下,乃是一名合格闺秀的基本涵养。

这背后,关乎的是一家一姓的门风传承、自幼的教养深浅、腹中学识的厚薄,乃至其人的眼界高低、品味优劣。

未来的王府主母,总不能是个连盏中是什么茶都辨不明的庸俗之人。

侍女们悄步穿梭,于每位贵女面前的茶盘上,依序奉上三盏清茶。

第一盏汤色嫩绿清澈,茶叶黄绿润泽,香气清逸非凡,不似寻常草木之气,饮之鲜爽甘醇,余韵绵长。

第二盏杏黄明净,白毫披覆,芽身金黄熠熠,仅闻其毫香便知绝非凡品。

最后一盏,茶汤已显出澄澈的琥珀色,陈香沉稳醇和,一眼可辨是珍藏有年的上好普洱。

多数贵女都能识得第三盏普洱,也有少数人认出第二盏是素有“金镶玉”之称的君山银针。

唯独第一盏,却迟迟无人敢开口断定。

陆青与沈寒对视一眼,心下了然,想必谜底,早已有人透给了温瑜。

果然,温瑜翩然起身,敛衽一礼,声如春莺出谷:

“贵妃娘娘雅量高致,所用皆非凡品。若臣女所辨不差,此茶历史悠久,蕴有仙韵,莫非正是...素有‘仙茶’之誉的贡品——蒙顶石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