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140章 出击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第140章 出击

作者:牛肉吃不腻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0 15:14:41

警笛声还在店外回响,红蓝灯光透过破碎的橱窗在满地狼藉上流转。

沈秀兰正蹲在地上收拾散落的账本页,油污浸透的纸张黏在指尖。

玻璃门被推开带起一阵冷风,叶昭大步跨进来。

他脚步顿在门口,目光扫过倒地的衣架、碎裂的灯罩,最后停在沈秀兰沾着油渍的围裙上。

裴晓蝶小声抽噎着用纱布按手上的伤口,周卫国正给那个额头流血的年轻士兵包扎。

叶昭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下颌微微收紧。

“老周,带两个人封锁后门通道。”他的声音不高,每个字都沉甸甸落在满地碎玻璃上,“晓蝶,先别动现场,等取证。”

三个刑警立即行动起来,鞋套踩过红油汤渍时发出轻微的黏腻声响。

叶昭走到沈秀兰面前蹲下,警服裤腿擦过地上的辣椒碎。

他伸手虚扶住她的肘弯,指尖在将触未触时停住。

“伤着没有?”

沈秀兰摇摇头,把一沓污损的账本纸拢进怀里。

她抬头时眼角有些发红,但声音很稳:“他们往棉花胡同跑了,五个人,领头的光头右耳缺了块肉。”

叶昭从胸袋掏出笔记本记了两笔,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他起身时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老周,你媳妇刚往所里打了电话,说闺女发烧了,这儿交给我,你先回。”

周卫国愣了一下,手上包扎的动作没停:“队长,我……”

“这是命令。”叶昭从证物袋里取出只铜勺,勺柄上沾着半个油乎乎的指纹,“小张,开车送周哥回去。”

年轻警员应声跑来,周卫国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点头。

叶昭已经转向收银台,戴白手套的手指轻轻抬起倒下的电话机,听筒线上缠着几根粗硬的头发。

“赵大勇。”叶昭突然开口,“后门水缸沿上的脚印是你留的?”

赵大勇猛地站直,擀面杖还攥在手里:“我泼水拦他们时踩的……”

“下次保护现场。”叶昭用镊子夹起缸沿一片碎布,“这是他们裤子上勾下来的。”

取证灯亮起时,整个店面笼罩在冷白光线里。

叶昭半跪在地,用尺子测量脚印的间距。有个刑警递来石膏粉,他摆手制止:“等技侦来采样。先做外围摸排,问问街坊有没有看见他们换装逃跑。”

沈秀兰端来姜茶时,叶昭正站在破碎的橱窗前。

玻璃裂纹像蛛网般散开,映出他紧绷的侧脸。

他接过搪瓷杯时碰到她的手指,两人同时顿了顿。

“李文博的车。”叶昭突然开口,指尖点在玻璃某道裂痕尽头,“刚才停在对过儿电线杆旁边,黑色上海牌。”

沈秀兰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看见路灯下空荡荡的街面。

叶昭已经转身招呼队员:“小刘带一队去棉花胡同七号院,那儿有个废弃锅炉房,老郑联系交通队调西单路口录像,重点查尾号37的黑色轿车。”

警用对讲机响起电流杂音时,叶昭正低头看表。

表盘玻璃有道新鲜划痕,他拇指无意识摩挲过那道白痕。

裴晓蝶突然指着墙角:“叶队!那件连衣裙不见了!”

众人望向衣架角落,那件被红油浸污的丝绒连衣裙果然没了踪影。

叶昭眉头微蹙,取证灯扫过地面时照出几颗滚落的珍珠扣子。

他蹲下身,镊子夹起扣子旁半枚模糊的鞋印。

他抬头看向沈秀兰,“刚才谁靠近过这个位置?”

刘铁柱突然想起什么:“光头扯裙子时,有个瘦高个往这边退了两步,靴子踩了玻璃碴。”

对讲机突然爆出响动:“叶队!锅炉房抓到两个!正往西直门桥方向逃了三个!”

叶昭抓起对讲机迈步往外走,警服下摆在门口卷起一阵风。

他突然回头,目光落在沈秀兰脸上:“锁好门,等我回来。”

警车引擎声远去后,店里突然静得能听见冰箱的嗡鸣。

裴晓蝶小心地拾起珍珠扣子,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沈秀兰走到收银台前,抽出被压皱的订单本。

油污晕开了蓝墨水的字迹,她拿出钢笔一笔一画重新誊写。

窗外飘起细雪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沈秀兰接起来,听见叶昭那边呼啸的风声里裹着杂乱的脚步声。

“人抓住了。”他的呼吸带着白气,“连衣裙在光头怀里揣着,扣子掉了一半。”

沈秀兰握紧话筒,指节有些发白:“你……”

“没事。”叶昭的声音忽然近了些,像是侧头夹住了话筒,“我让食堂送热汤面过去,你们吃了锁门休息。”

电话挂断后的忙音里,裴晓蝶红着眼睛笑起来:“叶队真是……抓人还不忘给咱们叫饭。”

警局审讯室的灯光烤得人额头冒汗。光头男人歪在椅子上,右耳残缺处结着新鲜血痂。

叶昭把证物袋放在桌上,丝绒连衣裙滑出来摊开,污渍在强光下越发刺目。

“李文博让你来的?”叶昭问。

光头咧嘴笑,露出镶金的门牙:“爷们儿看不惯娘们开店,咋了?”

叶昭从档案袋抽出一张照片推过去,照片上是光头扶着个老太太过马路,背景是西四粮油店。

光头表情僵住,镶金门牙磕在下唇上。

“王金宝,四十一岁,家里有个瘫了十年的老娘。”

叶昭又推过第二张照片,拍的是被砸烂的火锅店,“你娘知道你这么孝顺便好了?”

光头猛地挣动手铐,铁链哗啦砸在桌面上。叶昭不为所动,将第三个证物袋放在灯下。

“李文博的马仔张彪,”叶羽声音平缓,“每周末给你娘送推拿药酒,对不对?”

光头突然佝偻下去,残缺的耳朵涨得通红,他盯着烟盒上的字样,喉结剧烈滚动。

审讯室的铁门打开,小警员端来两碗冒热气的馄饨。

叶昭把一碗推过去,一次性筷子掰开时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娘今天换了新棉袄,玫红色的。”叶昭突然说,“街道主任去送温暖时拍的照。”

照片从桌面上滑过去,老太太笑着摸新棉袄的盘扣。

光头的眼泪砸在手铐上,他张嘴喘了两声,像离水的鱼。

“张彪……张彪让砸的店……”他喉咙里滚出呜咽,“说留件衣裳当凭证,回头给三千……”

审讯室外的单向玻璃映出叶昭起身的身影。他收拾碗筷时轻声道:“给你娘打个电话吧,就说你加班做保卫。”

电话接通那一刻,光头哭得说不出话。叶昭站在走廊灯下,钢笔尖在值班记录本上顿了顿,最终只写下“出警归来”四个字。

雪下大了,警车碾过积雪开回西单火锅店时,卷闸门已经拉下大半。

叶昭弯腰钻进去,看见沈秀兰还在清点货架。

她踮脚够顶层的调料罐时,叶昭伸手替她取下来。

“五个人都拘了。”他摘警帽时带落几粒雪,“主犯撂了张彪,已经派人去抓。”

沈秀兰转身拿来热毛巾,毛巾边角绣着朵小小的兰花。

叶昭擦脸时闻到生姜和皂角的气味,毛巾滚烫的温度渗进眼眶的酸涩里。

“张彪是李文博最得力的下手。”沈秀兰点着煤炉烧水,“管着三个煤井的账。”

叶昭挂好警服,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绿绒衣。

他蹲下来整理证物袋,丝绒连衣裙从袋口滑出一角。

沈秀兰突然伸手抚过裙角的污渍,油渍已经发硬结块。

“可惜了这料子。”

叶昭抬头看她。煤炉的火光映在她侧脸上,睫毛投下细密的影子。

他从裤袋掏出个东西放在桌上,那颗丢失的珍珠扣子,已经被擦得干干净净。

“扣子我找齐了。”他说,“让裁缝换个衬里还能穿。”

沈秀兰捏起珍珠扣子,圆润的微光在她指间流转。

卷闸门外传来脚步声,小警员喊着“叶队”跑进来,警靴沾满化了的雪水。

“张彪逮住了!在他相好家床底下刨出个铁盒,里头全是李文博签的条子!”

叶昭猛地站起身,警裤裤线绷得笔直。他抓过外套时看了眼沈秀兰,她点点头,手指收拢握住那枚扣子。

卷闸门再度拉起时,风雪裹着警笛声远去。裴晓蝶从后院探出头,手里还抓着扫玻璃碴的笤帚。

“叶队又走了?”

沈秀兰走到橱窗前,玻璃裂纹映出无数个细碎的自己。

她伸手轻触那道最长的裂痕,冰凉的震颤顺着指尖蔓延。

煤炉上的水壶突然啸叫起来。

沈秀兰拎起壶柄,滚烫的水柱冲进搪瓷缸里,茶叶上下翻腾。

她盯着那些舒展的叶片,忽然想起前世被泼脏水时自己的无措。

现在不同了,她吹开杯口的热气,眼底映着煤炉跳动的火光。

清晨的火锅店比往常冷清。裴晓蝶擦了三遍桌子,忍不住朝门口张望:“奇怪,往常这时候该有学生来买豆浆油条了。”

赵大勇搬着菜筐从后院进来,围裙带子系得紧绷绷的:“西口老刘家的媳妇刚才探头看了一眼,扭头就走了。”

临近中午,只有熟客王婶来了。她拉着沈秀兰到角落,压低声音:“街上都在传,说你家火锅吃坏了人,卫生所还备案了。”

沈秀兰手指捏住围裙边,布料皱成一团。她转身从柜台取出记账本,翻到最新一页,连续三天营业额下滑,今日更是只剩两桌客人。

下午飘起细雪时,叶昭带着寒气推门进来。他摘下警帽抖落雪花,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大堂。

“李文博的手笔。”他把一叠传单放在桌上。

沈秀兰用抹布擦干净柜台,抹布划过木质台面发出沙沙响。

她突然停手:“晓蝶,去请西城区卫生所的陈主任。”

裴晓蝶愣住:“现在?”

“现在。”沈秀兰解开围裙,“就说我沈秀兰请他们来突击检查。”

卫生所的人半小时后就到了,陈主任是个严肃的中年人,银边眼镜架在鼻梁上。

沈秀兰推开所有后厨的门:“您随便查,每个角落都可以查。”

检测员打开冰柜时,白雾腾空而起。陈主任蹲下查看排水沟,手套抹过不锈钢槽面。

他忽然抬头:“砧板为什么分三种颜色?”

“红色切肉,绿色切菜,白色切熟食。”沈秀兰拉开消毒柜,“每两小时更换一次。”

检查持续到日头偏西。陈主任在报告单上签完字,推了推眼镜:“这是我查过最干净的餐饮店。”

第二天清晨,卫生所出具的检查报告被放大贴在玻璃门上。

沈秀兰站在凳子上贴“开放厨房日”的海报,墨汁未干的行书墨迹被晨光照得发亮。

第一个探头的是买菜回来的刘大姐。她犹豫着跨进门,沈秀兰直接递给她一件白大褂:“后厨刚熬骨汤,要不要看看?”

熬汤的大桶咕嘟冒泡,赵大勇正撇去浮沫。刘大姐凑近闻了闻:“真是筒子骨熬的?”

“每天现砸的牛骨。”沈秀兰掀开旁边的竹篓,“药材都在这里,您对着海报上的配方瞧。”

陆续有人穿着白大褂进出后厨。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总想摸冰箱密封条,被周卫国拦下。

男人讪讪道:“看看还不行?”

“随便看。”沈秀兰突然出现,递过一支手电筒,“照清楚些,密封条每周拆下来煮两次。”

第三天来了个烫卷发的女人,指甲鲜红。她指着垃圾桶:“厨余怎么不分类?”

裴晓蝶正要反驳,沈秀兰已经拉开分类桶:“湿垃圾沥干才入桶,干垃圾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她忽然微笑,“您要是感兴趣,现在正好要处理菜叶,我演示给您看?”

女人脸色微变,匆匆离开。

傍晚收拾时,裴晓蝶清点着白大褂:“今天来了三十七个参观的,耗了八锅试吃汤底。”

雪停那日,电视台的人来了。摄像机跟着陈主任检查冷藏柜,镜头特写温度计稳定的水银柱。

记者把话筒递到一位老太太面前:“您天天都来?”

“我孙子就爱这口鲜切羊肉。”老太太指着透明操作间,“孩子看得见厨师片肉,吃得放心。”

节目播出的当晚,电话铃响个不停。裴晓蝶接起又放下,嘴角笑出浅浅梨涡:“都是订座的,说看了电视馋火锅了。”

沈秀兰正擦拭玻璃门上的海报边角,暖黄灯光落在她侧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