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116章 暗流涌动,安全警告

夜色深沉,叶昭回来时已经过了晚上十点。

沈秀兰正在院里晾衣服,看见丈夫回来,手里的衣架顿了顿。

“锅里温着小米粥,还有你爱吃的酱黄瓜。”她继续晾着衣服,语气如常。

叶昭走到她身边,接过她手里的湿衣服。他的指尖有些凉,碰到她的手背时带着秋夜的寒气。

“最近店里几点打烊?”他一边挂衣服一边问,目光扫过院墙四周。

“八点左右,天黑了客人就少了。”沈秀兰观察着他的侧脸。

月光下,他的下颌线绷得很紧。

叶昭挂完最后一件衣服,转身面对她,他的眼神很沉。

“从明天开始,六点打烊,你和招娣不要单独出门,买菜让春梅姐陪着。”

沈秀兰手里的洗衣盆轻轻放在石凳上。她想起前几天顾云霁来提醒查税的事,又联想到叶昭最近总在书房待到深夜。

“是煤矿的案子?”她压低声音。

叶昭没有直接回答。他从警服内袋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电话号码。

“这是顾云霁办公室的直线电话,白天打这个。”

他又写下一个地址,“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去这个地方找一位姓陈的大爷,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沈秀兰接过纸条,手指抚过那行地址,墨水还没干透,看得出来是刚写不久的。

“家里和店里都要注意安全。”叶昭的声音压得更低,“晚上检查门窗,特别是后院的侧门。”

她抬头看他,这些日子,第一次见他这样严肃地交代这些事情。

“我明白了。”她把纸条仔细折好,放进贴身口袋,“明天我就去换把结实点的锁。”

叶昭似乎松了口气,肩线微微放松。他伸手帮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

“委屈你了。”他轻声说。

沈秀兰摇摇头:“一家人不说这个。”

第二天清晨,沈秀兰比平时早起了一个钟头。

她在院里转了一圈,仔细检查每扇门窗。

等到孩子们都起床了,她如常准备早饭,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

“妈,今天能晚点打烊吗?”招娣一边喝粥一边问,“老师说想带同学来尝尝咱们家的凉菜。”

沈秀兰给女儿夹了一筷子咸菜:“这几天早点关门,妈要整理账本,老师的同学可以中午来,我给他们留个包间。”

团子撅起嘴:“可是我想多帮妈妈剥会儿花生。”

“放学回来剥一样的。”沈秀兰摸摸儿子的头,“以后每天四点就回家,不能在店里逗留。”

小凯敏锐地抬头:“是出什么事了吗?”

“没事。”沈秀兰神色如常,“天黑的早了,妈不放心你们晚归。”

送走孩子们,沈秀兰先去了五金店。她买了两把牢固的挂锁,一捆铁丝网,还有几个铃铛。

经过派出所时,她特意进去和值班民警聊了会儿天,这才往店里走。

王春梅正在擦桌子,看见她手里的东西有些诧异:“买这些做啥?”

“后院老有野猫,吵得人睡不着。”沈秀兰面不改色,“搭个网防着点。”

中午生意最忙的时候,沈秀兰抽空改造了后门的锁。

她在门轴处加了油,开关不再出声。又把铃铛系在门框上,只要有人推门就会响。

铁丝网暂时放在仓库,她打算晚上再来安装。

下午三点,沈秀兰开始催客人结账。有熟客开玩笑:“老板娘今天这么早赶人?”

“要去接孩子放学呢。”她笑着回应,“明天给您多加点量。”

四点整,最后一位客人离开。沈秀兰拉下卷帘门,招呼招娣和团子回家。

王春梅有些疑惑,但没多问。

回家的路上,沈秀兰特意走了人多的大路。经过胡同口时,她注意到有辆黑色桑塔纳停在不常停车的位置。

她记下车牌号,面色如常地继续往前走。

晚饭后,叶昭在书房看文件,沈秀兰端着茶水进去。

“今天有辆黑色轿车停在胡同口。”她轻声说。

叶昭写字的手顿了顿,随即在纸上记下车牌:“以后每天留意一下,如果连续出现就告诉我。”

他起身从书柜顶层取出一本厚厚的书籍,从里面抽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三个男人的合影,背景是个煤矿井口。

“如果看到这个人,”他指着左边戴眼镜的男人,“千万不要靠近,立即通知我。”

沈秀兰仔细端详照片,男人约莫四十多岁,金丝眼镜,嘴角有颗痣。

她点点头,把特征记在心里。

夜里等全家都睡了,沈秀兰悄悄起床。她拿出白天买的铁丝网,在后院墙头细细地缠了一圈。

又检查了每扇窗户的插销,给厨房的窗户加了道内栓。

做完这些,她站在院里听了会儿动静。秋虫鸣叫,远处偶尔有车声,一切如常。

回到卧室,叶昭还醒着,在床头看文件。见她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材料。

“都弄好了?”他问。

“嗯。”她脱掉外套,“明天我让姐夫来装个院灯。”

叶昭伸手关掉台灯。黑暗中,他的声音很轻:“怕吗?”

沈秀兰在枕头上摇摇头:“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不怕。”

第二天,沈秀兰照常开店,只是打烊时间更早了。

她让王春梅去接孩子们放学,自己留在店里清点物资。

下午阳光正好,沈秀兰坐在柜台后记账。铃铛突然响了,她抬头看见李文博站在门口。

“这么早就打烊?”李文博笑着走进来,手里提着个礼品盒,“路过看见你在,进来打个招呼。”

沈秀兰合上账本:“李老板有事?”

“听说叶警官最近在查东郊煤矿的案子?”他把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都是朋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沈秀兰推回礼品盒:“老叶工作上的事,我从不过问。”

李文博的笑容淡了些:“秀兰,你这就见外了,矿上最近总有些小偷小摸的,还指望叶警官多费心呢。”

“该费心的自然会费心。”沈秀兰开始擦柜台,“不劳李老板操心。”

李文博站了一会儿,见她没有搭话的意思,只好悻悻离开。

沈秀兰走到门口,看着他开车远去,这才轻轻舒了口气。

傍晚叶昭回来,沈秀兰提起这事。他眉头微蹙:“以后他再来,直接打电话给我。”

晚饭后,叶昭教孩子们一些安全常识。

小凯听得认真,还拿出本子记笔记。

沈秀兰在厨房准备明天的食材,听着客厅里的说话声。

回到卧室,叶昭已经睡下。

沈秀兰轻轻躺下,听见丈夫均匀的呼吸声。

夜很深了,远处隐约传来狗吠声。沈秀兰睁开眼,仔细听了听,又渐渐安静下来。

清晨,沈秀兰照例六点起床。

小米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她切着酱黄瓜,刀工又快又匀。

叶昭穿戴整齐从里屋出来,他接过妻子递来的粥碗,目光在院子里扫视一圈。

“今天我去局里开会,晚上可能晚些回来。”他喝了一口粥,“孩子们放学直接回家,别让他们在店里待太久。”

沈秀兰点头,往他碗里夹了一筷子咸菜:“知道了,你忙你的,家里有我。”

送走丈夫和孩子们,沈秀兰七点准时来到店里。

王春梅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抹布和水桶。

“秀兰,你看。”王春梅朝隔壁杂货铺努努嘴,“老陈贴了转让告示。”

沈秀兰转头望去。杂货铺门口果然贴着一张红纸。

老陈正蹲在门口整理货箱,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沈秀兰眉头微蹙。她记得前世这个时候,老陈因为生意不好确实转让了店铺,接手的是一家服装店,生意很是红火。

“春梅姐,你先开门,我去看看。”她解下围裙,朝杂货铺走去。

老陈看见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秀兰啊,这么早。”

“陈叔,这是要转让?”沈秀兰指了指红纸。

老陈叹气,皱纹深刻的脸庞写满愁苦:“是啊,干不动了,现在大家都去超市买东西,我这小本生意撑不住了。”

他指着店里堆积的货物,“这些货处理完,就准备回老家了。”

沈秀兰走进杂货铺。店面大约三十平米,和她龙虾馆的格局相似。

墙壁有些斑驳,但整体结构完好,最重要的是,这间铺子和她现在的店面只隔着一堵墙。

“陈叔,打算多少钱转?”她轻声问道。

老陈伸出三根手指:“三千块,包括这些货架和剩下的货物。”

他顿了顿,“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再便宜点。”

沈秀兰心里快速盘算,龙虾馆这两个月赚了六千八,盘下这个店面绰绰有余,打通之后,营业面积能扩大一倍,可以增设包间,提升档次。

“陈叔,这店我接了。”她语气果断,“不过货物您自己处理,我只要空店。”

老陈眼睛一亮:“那二千五就行!”

沈秀兰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账本和钢笔:“咱们现在就去街道办办手续,我今天就付您定金。”

王春梅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等老陈欢天喜地去找房产证时,她拉住沈秀兰:“秀兰,你可想好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秀兰翻开账本,指尖点着上面的数字:“春梅姐,你看,咱们现在每天最多接待二十桌客人,就因为地方太小,扩大之后,至少能接待四十桌,还能接包间宴席。”

她在纸上快速写着:“装修大概花一千,添置桌椅碗碟五百,总共投入三千,以现在的盈利水平,三个月就能回本。”

王春梅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这也太冒险了。”

沈秀兰合上账本:“做生意就是要抓住机会,等别人都看明白了,就来不及了。”

街道办王主任刚上班,就看见沈秀兰和老陈等在外面。

办理转让手续时,他忍不住多看了沈秀兰几眼。

“秀兰同志,盘下店面准备做什么?”他一边盖章一边问。

“扩大餐饮经营。”沈秀兰递上相关资料,“准备增加包间,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王主任点头:“有魄力,现在个体户像你这么敢干的可不多了。”

手续办妥,沈秀兰从银行取出一千元定金交给老陈,剩下的钱约定月底付清。

回到店里,沈秀兰立刻找来卷尺。

“这里打通,做两个包间。”她用铅笔标注着,“临街这边全部改成窗户,亮堂,厨房扩大到后院,加两个灶眼……”

王春梅看着她熟练地画着平面图,忍不住问道:“秀兰,你咋懂这些?”

沈秀兰笔尖顿了顿。前世她错失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后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

这些规划图,早就在她心里画过无数遍了。

“多琢磨就会了。”她淡淡一笑,继续画图。

中午生意忙过,沈秀兰特意站在店门口观察。

来来往往的顾客不少,很多因为没位置只好打包带走。

还有几个像是单位来吃饭的,因为没包间而犹豫。

对面开裁缝铺的赵婶过来搭话:“秀兰,听说你盘下老陈的店了?”

沈秀兰点头:“是啊,准备扩大经营。”

赵婶咂咂嘴:“你可真敢干,这年头生意不好做,你还投这么多钱。”

沈秀兰微笑:“正是生意不好做,才要想办法做得更好。”

下午三点,沈秀兰正要打烊,看见几个穿中山装的人朝店里张望。

她迎出去:“几位同志吃饭吗?”

为首的中年人摇摇头:“我们想订个包间,下周接待领导。”

沈秀兰眼睛一亮:“真对不住,我们现在没有包间,不过下周……”她顿了顿,“您留个电话,我这边装修好了第一时间联系您。”

中年人留下电话号码,遗憾地走了。沈秀兰捏着那张纸条,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第二天,沈秀兰找来施工队估价。她对比了三家的报价,最后选定要价不是最低但方案最合理的一支队伍。

“工期二十天,包括打通墙面、粉刷、走电线、做吊顶。”

工头老李说,“包工包料,一共九百八。”

沈秀兰仔细看过报价单:“墙面要加隔音层,包间要做实木门,电线用国标的,开关插座要名牌。”

老李有些惊讶:“这些都要加钱……”

“该加的就加,质量必须保证。”

最终谈定一千二的价钱,沈秀兰预付了三百定金。

她要求先做厨房扩建,这样不影响正常营业。

消息传开后,整条街的商户都在议论。

沈秀兰听到这些议论,只是笑笑。

施工队进场的时候,沈秀兰每天提早一小时到店,监督工程进度。

王春梅看着沈秀兰每天忙里忙外,忍不住劝她歇歇。

沈秀兰却精神抖擞:“春梅姐,这是咱们的事业,必须做好。”

月底,沈秀兰付清尾款,拿到了杂货铺的钥匙。

她站在空荡荡的店铺中央,想象着这里将来的样子。

王春梅跟着她转悠,渐渐也被她的热情感染:“秀兰,你说咱们店以后叫啥名?”

沈秀兰早就想好了:“还叫秀兰麻辣龙虾馆,但是要加两个字——总店。”

施工期间,沈秀兰也没闲着。她跑遍城里的家具厂,比较桌椅质量价格;去布料市场挑选窗帘桌布;甚至学会了看电路图,能指出工人接线的不合理之处。

一天下午,叶昭难得提前下班来店里。看见施工场面,他愣了一下。

沈秀兰正站在梯子上检查电线,看见丈夫,利落地下来:“怎么来了?”

叶昭环视四周:“这是……”

“我把隔壁盘下来了,正装修呢。”沈秀兰用围裙擦擦手,“扩大经营,以后能有包间了。”

叶昭沉默片刻,眉头微蹙:“这么大的事,怎么没听你说?”

沈秀兰拉着他走到后院:“事发突然,机会难得,用的都是店里的盈利,不耽误家里开支。”

她拿出账本给他看投入和预期回报,条理清晰。

叶昭看着妻子自信的神情,最终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主体工程完工,沈秀兰验收时格外仔细。

工头老李感慨:“干这么多年,没见哪个老板像你这么懂行。”

新店装修接近尾声时,沈秀兰定制的新招牌也送到了。

“秀兰麻辣龙虾馆总店”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安装招牌那天,不少街坊都出来看热闹。沈秀兰站在店门口,看着工人将旧招牌换下,心情复杂。

王春梅站在她身边,眼睛有些湿润:“秀兰,真没想到咱们店能有今天。”

沈秀兰握紧她的手:“这才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