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31章 底蕴,虎视眈眈

匆匆数日。

新凯奇突然宣布将推出第二代高产玉米种子。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凯奇的新品依然是转基因玉米,但产量和其他特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是新品种玉米的定价很便宜,比【玉香183】的价格低三成左右。

“支书,新凯奇的第二代玉米种子,产量大约有【玉香183】的85%,但价格只有【玉香183】的70%,我们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为了这这件事,蔡桐专门从省城赶到了瑶岭乡。

当时很多人也包括他本人,对彻底打垮新凯奇充满了信心。方唯早就给他们泼过冷水,新凯奇的背后站着国际巨头,实力雄厚,没那么容易被垮掉的。

“无妨!他们或许能拉回一些市场份额,但总体上他们的产品依然处于劣势,不用太过担心。而咱们也开始研究杂交玉米,一旦成功,碾压式的优势又回来了。”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反过来宽慰了蔡桐几句。

蔡桐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了下来,整个瑶岭农业的灵魂就是方唯,只要方惟有信心,那么公司上下就不会乱了方寸。

“支书,我们需要调整价格吗?”

“不用!种子在农业生产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种植户首先考虑的也不是价格因素。我认为未来种子价格上涨是个大趋势,咱们不打价格战,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瑶岭农业也是有服务的,别人买了公司的种子,公司技术部就会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

只要能保证这两点,些许的价格差异倒不用太在意。

蔡桐的心里有了数,接下来又和方唯聊了一下其他的事情,便起身离去。他需要巡视各个生产单位,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公司的高管深受方唯的影响,经常会深入生产的第一线,而不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

趁着新凯奇的新品还没有上市,方唯抽时间去各工厂转了转。他首先去了工业园区的五金厂、食品公司、竹器厂,对各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审计和指导。

随后他又去了香江。

电器集团公司是瑶岭农业发展的最好的企业,没有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正好赶上了国产家电腾飞的好时机。

制冷设备厂的生产规模一再扩大,但发展最快的却是小家电。

小家电这一块的市场需求量大,品种繁多,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支书,之前说要进行首次分红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后来我们和多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贷款快速的扩大了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抵达香山的第一天晚上,张文远请方唯喝酒。

谈到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他很有感慨,说了一些肺腑之言。

如今的电器集团公司,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在当地企业当中名列前茅。说不好听的,现如今是银行求着公司贷款,而不是公司求着银行。

因为公司的财务状良好,资产优良,谁不喜欢这样的企业呢?

家电制造行业是重资产的行业,投资大、技术更新快、研发能力突出,这就注定了未来是赢家通吃的局面。

有银行的支持是一方面,有实力大股东是另一方面。

“江董最近有没有来过?”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张文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善于学习,凭借个人魅力聚拢了一群人才。

反正也不用他亲自冲在生产研发的第一线,他只要善于用人敢于用人就行。

方唯端起酒杯和对方碰了一下,干了杯中酒,然后问起了江石月。

江石月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公司的发展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像进口的先进设备,都是江石月捣鼓回来的,要是没有人家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江董半个月之前来公司转了转,他对于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进度有点不满意。我就和他说,目前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他最后倒没说什么。”

张文远江石月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把瑶岭电器推到香江上市。

对方认为一家好的企业,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还要去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方唯总体上认可江石月的观点,但国内的改革是循序渐进式的,所以注定企业不能一下子跑得太快,免得到时候翻车。

“嗯,现在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张总,你回头和当地有关部门接触一下,听听他们是啥意见。关于企业改制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明白吗?”

“支书,我明白!”

两人私底下交换了意见,第二天,方唯才正式开始了巡视。

在经营上,方唯给予了张文远和管理层充分的自主权,但在财务、人事等方面,他又卡的很严格。尤其是审计工作常抓不懈,一旦发现苗头,就会把违规者拿下,绝不姑息。

他到了香山的第五天,才抽空和于浩单独吃了顿饭。

“我已经彻底掌握了销售部门,国内的销售网络业已搭建完成,请支书放心。”

“我对于你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就是觉得你们夫妻俩总是天各一方,不大好吧?”

方唯和于浩不仅仅是上下级的关系,严格说起来他还是对方的师兄,毕竟这小子是关老爷子的衣钵传人。

所以,除了聊工作上的事情,他也关心了一下对方的家庭问题。

“怪我,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雪琴现在经常会过来,我们还打算在香山买一套房子,以后这边就算是我的第二个家了。”

于浩说梁雪琴现在也当起了甩手掌柜,经销家具的生意做的熟门熟路,店里放个可靠的人看着就行。

所以梁雪琴经常会过来看于浩,还打算在香山买房,在这边也安个家。

孩子们渐渐长大,两人终于可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

“这可是好事,来,喝起!”

方唯也替对方感到高兴,于浩两口子现在不缺钱,实际上像两地分居的事情根本难不住他们。

吃过饭,两个人便各自散去。

方唯在香山呆了十天,详细了解公司以及各工厂的运作情况,然后便返回了村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