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59章 打假,拒绝种植油菜

方唯也不是有多着急询问这事儿,主要是为了转移话题,免得一提外贸定单这些家伙就要碰杯。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左膀右臂,喝坏了哪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

等大家喝的差不多了,方唯主动叫停,结束了今天的聚餐。

合作社的秋收比其他乡要提前半个月到二十天,育种中心和瑶寨跟社里的秋收时间差不多,都比其他地方要早。

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个现象,包括蔬菜大棚培育作物的超常规生长周期。

在育种和农业生产这些领域,方唯就是传奇的存在,他不需要面对任何人的质疑进行解释,他定下来的事情就是规矩。

别说秋收的时间比别人早,就是合作社一年生产三季稻,别人也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什么是权威?这就是权威。

第二天。

方唯刚到办公室,就有人送来了详细的统计报表。

【南光四号】稻种的亩产平均为1600斤,与上一季基本持平。【农优82】稻种的亩产为1350斤,比上一季有些许的增加。

信息提示,【农优82】不仅达到了产量的极限,而且几年后也不存在异变的可能。

方唯对于这款粳稻杂交水稻很满意,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农优82】稻种在细分领域会继续称王,十年内都不可能被超越。

如果想要得到品质更好、产品更高的粳稻杂交水稻,就只能另起炉灶,重新进行筛选培育。运气好的话,几年就能成功,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费十数年的时间。

因此,这款稻种会存续很长时间。

接下来,合作社开始对外销售两种稻种。之前社里引入了预售机制,稻种的供应当然要优先供应缴纳定金的客户,剩下的才会公开发售。

销售的情况依然良好,尤其是【农优82】稻种的客户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大东北的客户。

可以这样说,若论影响力之大、辐射地域之广阔,【南光四号】都比不上【农优82】。

“方支书,忙着呢?”

“还好,元恩,什么事?”

方唯抬头看到邓元恩走了进来,他便放下了手里的报表,示意对方坐下说话。

“支书,运输队的车辆还是不够用,我这里有一份申请报告,申请再购入50辆大货车以及20辆冷藏车。”

邓元恩直接把手里的申请报告递给了方唯,然后自己去泡了一杯茶等着对方表态。

这两年,运输队发展的很快,目前拥有各种车辆达到了70台,业务遍及多个省份。先不说外接的运单,就是社里的运输任务都忙不完。

比如像“瑶岭猪”的定点运输、竹器厂的各种家具和竹器的运输,辣椒酱厂的系列产品运输等等,运输量大的惊人。

随着业务的发展,队里的车辆明显不够用了,邓元恩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方唯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然后就放在了桌子上,起身去泡了两杯茶然后坐在了对方的身边。

“车辆的事情一会再说,有个事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社里决定成立单独核算的运输公司,你是想继续留在农机大队还是愿意去运输公司当经理?”

随着运输队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合作社研究过这个问题,各位理事一致同意把运输队从农机大队分出来,成立新的运输公司。

方唯现在就是为新公司的成立挑选合适的管理人员,如果邓元恩愿意去运输公司当经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邓元恩这些年的进步很明显,农机大队在他的带领之下,成绩斐然,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不光是方唯,其他理事都对他的印象很好。

“啊?这就要拆分农机大队了?”

邓元恩面对这个消息有点难以接受,显得很茫然。

“是啊,不拆分不行了。农机大队和运输队的业务本来就没多少相关,再加上运输业务发展的很快,再置于农机大队之下就很不合适。”

方唯耐心的给对方解释了一下,这件事已成定局,不需要想太多。

邓元恩只能无奈的接受,想了一会说道:“要是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去运输公司。农机大队早已走上了正轨,运输公司更有挑战性。”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后就开始移交工作,然后去把运输公司的手续补全。”

方唯点点头,然后端茶送客。

邓元恩起身走到了门口,才想起来报告的事情:“支书,那申请报告怎么办?”

“你先回去吧,等运输公司正式成立之后,这份报告会得到批准的。”

方唯挥挥手,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过了一段时间,合作社所属的又一家企业挂牌成立。

运输公司的地点位于乡里,公司负责人是邓元恩。最近公司又新购买了一批车辆,实力大增,成为了全县运输行业的龙头企业。

好在这几年农机大队培养了一批驾驶人员,要不然光有车没有驾驶员可不行。

就这还不够,邓元恩又从外面聘请了一些人。外聘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各乡的农民,有家人作为担保,用着放心。

时间匆匆。

这一季的新稻谷都陆续下来了。

赵金生又开始忙着收购最新的【南光四号】稻谷,收购的稻谷源源不断的运到了米厂,经过加工包装,再流向了全国各地。

合作社对于稻谷的收购标准,执行的很严格,并没有因为产品的畅销而大肆扩大产量。

新林县之外只有个别的地区产的【南光四号】水稻,进行了原产地认证,其他地区的稻谷一律不收。

目前有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仿冒的情况,合作社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了打击,不过这种情况还是难以杜绝。

“我们只能想办法从源头上堵住漏洞,老赵,你安排人对采购稻种的客户进行回访,告诉他们,谁要是向仿冒【瑶岭大米】的单位和个人供应稻谷,一旦发现,今后将会断绝稻种供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