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06章 三十年磨一剑,【南光三号】

而方唯等人顾不上这些,协调小组在公社召开了会议,商议接下来的夏收夏种工作安排。娱乐的目的是让大家放松心情,以便很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之中。

会后,郑先发把方唯叫到了办公室。

“大戏也听了,电影也看了,你们最近都消停点。看了今天的报纸吗?权威报纸开始批评包产到户的提法,说这是走回头路,是极其错误的。”

郑先发有一定的敏锐性,但还不够。

他看了报纸之后就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实际上也是对当前的形势把握的不到位。现如今人心思变,大家都盼望能放松限制搞活经济。

因此,在过几个月的重要会议上就会吹响“改开”的号角。

在方唯看来,有些改变是迟早会发生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三十年历经魔难,国内终于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农业全力支持工业发展的时代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有没有那一声号角,都到了给农民松绑的阶段。

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物质基础就是过去三十年节衣缩食建立起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现在劳动大众是穷了点,可一旦经济向民生转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

既然国内拥有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受过良好教育的广大劳动者,那么就要为接下来的产能大爆发找到出路。

出路是现成的,那就是打开国门,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这就是改开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

所以,方唯丝毫不担心郑先发说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有一些杂音甚至是暂时的反复都很正常。

“郑主任,你不用想太多了。未来的主基调就是给农民松绑,终有一天连上交公粮都会取消的,大家不一定会很富裕,但起码不用再担心饿肚子。”

方唯不在意的笑了笑,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推翻的。

郑先发见对方不听劝,也就懒得再说,反正人家是育种专家、全国代表,些许的风浪根本不足以掀翻对方。

方唯随后返回了队里,根本没把郑先发说的话当回事。

时间匆匆。

转眼就到了夏收的时节。

各大队纷纷忙碌了起来,包括公社的农机都全部出动,开始了新一轮的收割工作。

“满满,我们成功了!真的培育出了新型的杂交水稻,估计产量还会高过【南光二号】。”

方唯在各队巡视,方涛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他的,隔着老远就兴奋的大喊大叫。

在方唯的授意下,育种小组不仅成功筛选出适配的不育株,而且还成功通过三系育种法,培育出了新一代的稻种,也就是【南光三号】。

方涛他们几个跟着育种小组进行课题研究,他们虽然不是发明人,但肯定会跟着沾光的。

“没错,我们大家都成功了。这一次培育出来的新稻种,已经被命名为【南光三号】,预计亩产1400斤,口感和品质还要好于【南光二号】稻种。”

方唯如数家珍般的说出了新稻种的关键数据,令方涛羡慕不已。

这种新稻种的发明人依然是他小叔,大家一路走来完全凭借对方的理论指导,一步都没有错。

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就是验证试验,然后方涛他们就需要撰写论文,然后将论文发表出去。这是之前就谈好的条件,队里拥有实惠、以方涛为代表的课题组拥有发表论文权力。

各取所需。

“满满,谢谢你!”

方涛知道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小叔想要帮助自己,要不然他连沾光的可能性都没有。

现在他可是沾了大光了,一款突破历史最高记录的新稻种,绝对会让他的身价倍增。到时候无论是评职称还是还是调薪、分房子,他都会享受到这件事的好处的。

方唯看了一眼侄子,挥挥手让他去忙自己的事,别在这儿碍眼。

他不喜欢一家人太客气,关键是这里也不是说事情的地方啊。

意识到了什么的方涛赶紧跑,但心里的兴奋之情依然无法释放。他打算夏收夏种过后就返回省城,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和小雅分享。

“方支书,你可是让我好找。公社传来了紧急会议通知,通知你即刻动身去京城,你回去看一下吧。”

方涛离开了不到半个小时,高文书又骑车飞奔而来。

他告诉方唯公社转来了紧急会议通知,让对方马上去京城参加重要会议。

方唯不敢怠慢,立刻和高文书一起回到了大队部。

等他详细看了会议通知之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这次去京城开会的内容,应该是几个月之后那场重要会议的预备会议。

有些决议可能只是在会议上宣读一下就执行,实际上在这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

翌日。

方唯一大早就直奔陈州,然后火车去了京城。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代表还能当多长时间,仔细算一算自己貌似已经当了很多年的代表了,先是省代表后来是全国代表,资历还蛮深的呢。

结果这次整整开了半个月,有太多的议题需要讨论,也证明了他的判断很正确。

当他筋疲力尽的返回队里的时候,夏收和夏种工作已经结束了。

瑶岭公社加育种中心,这一季一共产出了13200万斤【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可供2600万亩农田种植水稻。

加上各地之前留存的次一级稻种,做到全省全覆盖绰绰有余。

所以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定型稻种流向外省,次一级稻种流出去的更多,所以全国的水稻产量已经连续两年大幅攀升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方唯领导的育种小组和湘南省农科院,宣布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稻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