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41章 打了个时间差,阵痛期

瑶寨这一季也实现了大丰收,【农优58】稻种的总产量达到了67.15万斤,亩产同样达到了极限。

【采收农作物,点数 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 3621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 671500】

【总点数:14739320点。】

瑶寨的换购工作由王松林负责,寨里换回来了161.16万斤稻谷,并收入了68.76万元现金。

下塘大队这边的换购工作由郑虎负责,一共换回来了965.8万斤稻谷,收入了416.48万元。队里原先还有将近200万斤稻谷,全部加一起是1162万斤稻谷。

“各位,这一次我们打了一个时间差,抢先换回了大量的稻谷。但到了明年就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因此,我决定这次按照平均一个人1000斤稻谷发放口粮。”

随后,方唯召开了大队会议,宣布了口粮发放标准。

以后的粮食不会有这么宽裕,所以这一次会多分一些,也算安抚一下人心。

大队干部都没有意见,各队队长更没意见。

于是,下塘大队开始分口粮,一共分出去了200万斤稻谷,库存还剩962万斤。

接下来,郑虎又去联系了收购站,给收购站卖了662万斤稻谷稻谷,收入了67.5万元现金。这批稻谷不得不卖,一个是大队的储存条件有限,另一个可以抵扣好几年的征购粮任务。

谷仓里只留下了300万斤稻谷给来应急。

忙完了这些事,方唯才赶往了瑶寨。

“三哥,寨里的换购工作已经结束,我们留了80万斤稻谷,其他的稻谷都分了。”

瑶寨这边的速度也很快吗,谁知道文件什么时候下发?没有文件想干什么都好说,有了文件在这么干就会挨收拾了。

这一次大家打了个时间差,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粮食放好,到了明年不允许换购了,我们只能自己种粮食。到时候不仅口粮不会像现在这么富裕,收入也会有一些下降。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这番话方唯给下塘大队的社员们说过,这会儿当着王松林等人的面i,再说了一次。

王松林等人都能理解,这属于意外,大家只能接受。

瑶寨这边一切正常,方唯也就没有多呆,李娜也返回了大队。

翌日。

地区和县里的下发到了各公社以及各大队。

文件上明令禁止换购稻种的行为,要求各单位生产的稻种必如上交收购部门,不允私下交易。

另外,水稻育种单位必须由县一级认定,认定之后的单位有稻种培育面积、产量等要求,符合要求的单位可以享受定量粮食供应。

“先人哦,真的好悬。”

郑虎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要是当时的速度不够快,等文件发下来可就不能对着干了。

现在尘埃落定,大家不得不佩服方唯的眼光。

“这事儿得感谢县里,武主任亲自跑到地区去据理力争,虽然没有达成目的,但却在客观上迟滞了文件的下发。

还有咱们还得感谢地区领导,是他们为咱们争取了时间。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这事今后不要再提,多说无益。”

方唯已经知道了唐泽调到地区任副主任的事情,还有曾庆,他从内心里很感谢他们。

过了几天,他准备了一些土特产,去湘陵市拜访了曾庆和唐泽。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他这么跑一趟,人家就知道他是个聪明人,已经领了人情。

最后,他还单独和唐泽吃了顿饭。

“唐主任,你现在的身体已经彻底恢复了吧?”

“嗯,基本上无碍了。说起这事我还得感谢孙老,多亏他当时帮我调理了身体,后续才能恢复的那么好。”

“我会把你的话带给孙老的。”

两人谈了一些琐事,都没有谈起工作上的事情。

这顿饭吃完,第二天方唯就返回了队里。

郑虎带人已经翻好了地,正准备种植油菜。这是今年最后一项农活了,油菜是跨年生长的作物,到了来年才会采收。

方唯没管这事儿,他天天都在想来年到底种植什么才合适。

其实他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把【南光三号】拿出来,毕竟这种稻种的产量更高,在大队种植的话应该能达到亩产1400斤。

可现实显然不允许。

经过前几年相对宽松的环境之后,现在有些东西又开始收紧。要不然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句话,就禁止了稻种的换购。

所以,现在把更好的稻种拿出来并不是好时机。

综合考虑,那就只有种植【南光二号】和【农优58】了。可以像以前那样,早稻种植【南光二号】晚稻种植【农优58】。

现在大队有水田4270亩,如果分出来2000亩水田种植粮食,【南光二号】的产量大概在220万斤左右,而【农优58】的产量大概在170万斤左右。

两季加起来的总产量约为400万斤,分口粮交公粮肯定是够了。

剩下的2270亩水田可以用来育种,若是培育【南光二号】,大约能产出249.7万斤稻种,价值294.7万元。

如果是培育【农优58】,大约能产出192.95万斤稻种,价值246.98万元。

二者的差距还挺大,主要因为收购价不合理,低估了【农优58】的价值。

“来年春播先种植一季【南光二号】再说,第二季种植什么等春播之后再考虑吧。”

方唯考虑清楚之后就不再纠结,明年惟一的增项就是经济作物。他打算在全队尝试培育高产黄豆、高产生的种子,到时候肯定大有收获。

以黄豆为例,全大队有1800亩旱地和坡地,黄豆种子的产量大约在99万斤左右。其总价值在480万元左右,比高产稻种还值钱。

问题是收购站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大的产量。

第二天。

方唯上午骑车来到了公社,去找了收购站的领导。

“高产黄豆和高产生的种子,有多少我们都会收购的。”

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两种高产作物的种子被人们称之为【瑶岭黄豆】和【瑶岭生】,名气很大,都已经传到了外省了。

但因为这些年的产量一直很小,名声在外,但播种面积并不算大,主要原因就是供不应求。

方唯离开了收购站,心里有了底。

这会儿时间还早,他就去郑先发的办公室坐了一会。

郑先发没等他问,就说了之前各大队的情况。总之,大家都不傻,在文件正式出台之前,都将手里的次一级稻种进行了换购。

所以,这一季大家都没吃亏,但明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要钱还是要粮食?但不管怎么选择生活水平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郑先发也在发愁,但发愁也改变不了眼前的局面。

方唯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当他回到队里的时候,肖奇峰已经在大队部等候多时了。

“方支书,不知道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有没有改变主意?我们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的,随时欢迎你能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肖奇峰见了方唯,连句客套话都没有,直接旧事重提。

“先不说这个,禁止各单位进行稻种换购,是不是你们推动的?”

方唯喜欢直来直去,他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不是!方支书,你也太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这件事的关键是新来的那位,不喜欢你们大笔分红大笔分物资的做派,所以才会限制你们的发展。”

肖奇峰解释了一句,他想要技术、想要挖人,却从来没想过要毁掉方唯。

而且,他也和那位搭不上话呀,人言轻微,办不了这事儿。

“你这话我信,不过我不打算挪窝,恐怕又要让你失望了。”

肖奇峰说的事情跟方唯获得的信息是相一致的,所以他认为对方没说假话。

但是,他依然拒绝了对方。

“真可惜!我还是那句话,你多考虑考虑我的意见,现在想不通,可以等以后再说。”

肖奇峰并不灰心,但也没有继续劝说。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了另外一件事。

“我们和外省的一家地市级育种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你有没有兴趣加入?”

“暂时没有,肖局长,我最近真的是焦头烂额,没心情搞别的事情。”

方唯笑了笑,同样拒绝了对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