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18章 炙手可热的招工名额,二胎

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方唯也打算歇一歇了。

每天除了去大队部看文件、拿报纸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继续撰写“杂交水稻育种手册”。

这本手册他已经陆陆续续写了好几年了,删删改改,有时候还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一直都没有完本。

可能是他现在露面的次数少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支书的权威越来越重。

就连和他已经比较熟悉的于浩、姜霞和楚琳琳,现在见了他都有点打怵。

主要还是因为方唯的地位变化,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还有就是他虽然不怎么管事,但威望却越来越高。

屋里。

方唯停下了手中的笔,将手稿收了起来。

然后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起身走到了院子里。

阿公不在家,显然去到了关崇阳那边聊天,阿姐也出去了,只有两条猎狗跑了过来。

他随即去拿了一些吃食喂给了两条狗,这两条猎狗已经过了壮年,状态看起来依然不错。

喂了狗,方唯便走了出去。

“支书,出去啊?”

村里还挺热闹,姜霞和楚琳琳带着部份知青,正在村里道路的两边移栽草。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柏油路清扫的干干净净,社员们的房屋周围栽种了各色各样的树木,路两边种上了草。

污水和垃圾根本看不见,村里修了暗渠排水,垃圾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现在农村没什么塑料制品,一些易燃的垃圾在烧火做饭的时候直接烧了从而化作了灰烬。厨余垃圾每天都有人收集,然后送去了堆肥场。

方唯一路走来,不停的有知情和他招呼,他都一一做了回应。

对于二队的这些知青,他还感到很满意的。

这些年轻人经常会组织义务劳动,村里环境的改变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只是,这些知青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面临其他一些问题。

比如像婚恋,他们几乎不可能和当地的社员结合,所以知青找知青就成为必然。但知青在农村没有根基、结婚之后的条件会艰苦一些,也对回城不利。

最近倒是有部分招工名额,县里戴帽子分配下来,给了下塘大队两个名额。

这种事不归郑虎管,名额刚到队部,方唯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理。

招工回城,对于知青来说,是关系到今后命运的问题,他必须要慎重。

方唯不紧不慢的朝着大队部走去,他准备去看看新送来的文件和报纸,顺便考虑一下这个招工名额的分配问题。

来到队部,他先看了当天送来的文件,然后召集郑虎等人开会。

“事情就是这样的,两个招工名额,大家有什么建议?”

这次招工不是当地企业来招工,而是衡州铅锌矿场要在县里招收30名工人,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知青的工作问题。

各大队要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上报公社,公社经过审查后,将符合要求的人员名单交给招工单位。

这份名单基本上是最终名单,只要通过招工单位的政审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场工人。

“大队12个生产队,可招工名额就两个,怎么分配?”

“那还不好办,先让各个生产队挑选,然后每个生产队只能上报一个人,全大队就是12个知青。

然后咱们从12个知青里面选出两个人报到公社,不就行了?”

大家议论了一会,便拿出了解决方案。

方唯点点头,然后让高文书去下发通知。

因为名额不够,可以想象竞争会很激烈,但大队也没有办法,只能抱着优中选优的态度进行挑选。

通知下发到二队,整个知青组都炸锅了。

“琳琳,好可惜哦,人家这次是招收下井的矿工,没咱们的份儿。”

姜霞整个人都蔫了,由于工种的关系,她和楚琳琳都没希望。

二人索性也没有报名,没必要浪费感情。

“再等等吧,我总觉得以后像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你说不定还能回省城呢,别急嘛。”

楚琳琳就要淡定得多,她家里的子女多,生活条件不太好,从生活上来说还不如待在农村呢。

而且她总觉得上面不会让大家一辈子留在农村,总有回去的那一天。

最开始的机会不一定好,说不定到了后面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她不急,可有很多人都开始急红眼了。

晚上。

方唯刚吃完饭,谢旺就点头哈腰的走进了屋里。

谢旺这些年的变化很大,在育林队干得不错,收入也上来了。之前的欠账早已还清,婆娘还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谢旺,你这是做么子?”

方唯注意到谢旺的手里还提了不少东西,招呼对方过来坐下,然后问了一句。

“支书,没啥好东西,是自家晒的小河虾,用来下酒还是蛮不错的。我有个事想求你,杜为民这小子一贯表现很好,这不有两个招工名额吗?他想去。”

谢旺哼哼唧唧半天,才说明了来意。

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育林队的一个知青来求情。

这个杜为民方唯知道,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平时和谢旺的关系很好。

“谢旺,这事儿你得找赵队长,我不管具体的事情。小河虾我收下了,莲,给谢旺拿一些干笋,让他回去尝尝鲜。”

方唯目前还兼着二队的队长一职,但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由赵金生负责。

而且这个忙他没办法帮,队里的知青绝大部分都是好样的,给谁不给谁都会让他难做。

所以这个事还得靠全体社员评议,优中选优,他不可能一言而决。

盘莲随后把谢旺带来的小河虾收了起来,又给对方装了一袋子瑶寨产的干笋。

谢旺见到这种情况,只好叹了一口气离去。

接下来,不断有人上门来找方唯。知青自己出面的不多,大都是托了人前来说情,甚至连罗工、高青山都来过。

好在各队的社员评议随即展开,方唯这边才清静了下来。

二队这边在评议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很多社员都推选于浩,结果于浩主动让出了这个名额。梁雪琴都快生了,他一个人去衡州上班,以后她们母子(女)咋办?

这就是大多数知青不愿意这么早结婚的原因所在,一旦结了婚就有了拖累,真有回城的机会,选择起来很难啊。

于浩算是有良心的,不讲良心的拍屁股就走,以后这段婚姻能不能存续下去都是个问题。

最终,二队是杜为民胜出,和其他11个候选人在大队再进行竞争。

大队这边是采取队干部投票的办法,方唯主持评选,他一个人拥有两票。胜利者是二队的杜为民和一队的一名知青。

方唯随即把两人报到了公社,没过多久,杜为民就打起背包去了矿山。

杜为民走了以后,整个知青组都消沉了几天。好在各队都有预案,及时派人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知青们很快就恢复了原先的状态。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们好好干活、努力学习,以后像这样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方唯亲自来到了二队的知青宿舍,和大家谈心。

他是支书,做思想工作是他的本职工作,而且他的口才本来就好,所以更能打动人心。

“支书,你能保证以后有招工名额的时候,做到公平分配吗?”

楚琳琳不知道哪根神经抽了,张口就来了一句。

“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我只说在咱们大队,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大家放心吧,以后你们这些人迟早都会回到城里去的。”

方唯不禁莞尔,这个楚琳琳还是那么的天真。

他最后又安慰了大家一句,便起身离开,回到了家里。

翌日。

吴迪亲自来到了下塘大队,令方唯感到很惊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