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135章 意外,合并的决定

第135章 意外,合并的决定

上一季,【南光二号】一代稻种的亩产是879斤,大家不知道这个产量能不能保持,虽然欣喜但还不至于情绪失控。

可这一季,【南光二号】二代稻种的亩产不仅仅维持了下来,而且还增加到996斤,这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看到了未来常规亩产破千斤的希望。

或许是情绪的感染,现场又有不少社员流下了热泪。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经过育种小组的共同努力,【南光二号】二代稻种打破了不能留种枷锁,可以种植次一级稻种。”

趁着大家情绪高昂的时候,方唯宣布了这个消息。

当然,这个结论其实还需要经过大规模种植进行验证,但现在说出来也没事。

毕竟他是有挂的男人,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他的话音刚落,现场就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件事方唯暂时不打算向大队和公社汇报,因为这个品种的杂交水稻还没有彻底定型,起码要等到秋收,【南光二号】三代稻种才能算定型产品。

等大家慢慢的冷静下来,他才接着宣布大田的产量数据。

“120亩大田,咱们一共收获了77880斤稻谷,平均亩产649斤。”

这个数据已经不能引起大家的内心波澜了,但方唯却很高兴,因为亩产已经无限趋于最高上限。

【采收农作物,点数 77880,总点数:140952点。】

接下来。

就是忙碌的夏种。

这一季,120亩大田会种植【农垦58】三代稻种,100亩试验田全部用来培育【南光二号】三代稻种。

和传统的育种方法不同,这一季还得将不育系和恢复系混种,也就是将不育株和【优红三】在田里间隔种植,然后完成【优红三】给不育株授粉的过程。

产出的稻种就是杂交水稻【南光二号】的稻种,也是最终定型的产品。

这个稻种可以连续种植两代,然后就需要换购新的稻种。

夏种工作结束之后,方唯派人将【南光二号】稻种筛选了一遍。挑选出来种子80000斤,剩下的18604斤稻谷则并入了库存。

随后,方唯派人放出了消息,愿意种植杂交水稻的生产队,可以前来进行换购。

消息传出之后,铁燕红第一个跑了过来。她虽然不是队长,但显然队长同意了她的做法,要换购4000斤【南光二号】稻种。

这次换购还有一定的优惠,按照1比8的比例进行换购。

原则上需支付一半的稻谷和一半的现金,实在拿不出稻谷全部支付现金也行。

不过显然是方唯多虑了,铁燕红前脚到二队,后脚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就来了。为了提高效率,所有的稻谷须直接交给收购站,然后拿着收据给二队,可以抵扣换购金额。

等换购全部结束之后,收购站会按照收据的总额,一次给二队支付现金。

这就等于是多了一道监督,保证稻谷不会大量的额在外流通。

可能是方唯这些年的信誉很好,只要是他搞出来的稻种就有人买账。8万斤【南光二号】稻种全部换了出去,二队收获了8万斤稻谷以及61600元现金。

愿意用稻谷换的生产队少,反而大多数都是用现金支付。

队里随后交了公粮和征购粮,又给社员们发放了口粮,除了各种种子试验材料不算,库存还剩下22.8万斤稻谷。

接下来的【南光一号】三代稻种就不能这么换购了,全部以现金计价,按照最高一等的稻种收购价,每斤1.08元计算。

挑选出来的7万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被一抢而空,二队总共收入了75600元现金。

这两笔收入就有十几万元了,二队今年的效益肯定会很好。

“三哥,还是以前看着在谷仓里堆积如山的稻谷过瘾。不过也没有办法,现在上级要求咱们不能大量的换购粮食,收现金咱们其实是有点吃亏的。”

喧嚣散去,二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算算账,有得有失,总体上比以前要吃一点亏。

“吃亏是福嘛,大家别往心里去。说实话,头两年县里和公社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眼,真要是稻谷库存太多了,那就有问题了。”

方唯知道二队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往后生出来的稻种或者其他作物的种子,都得从正规的国家收购渠道走。

然后有关方面会按照二队上交的稻种数量,折算公粮和征购粮任务,剩余部分支付现金并给二队划拨一定数量的稻谷和饲料。

一个人一年撑死了1000斤稻谷,像往年那样,谷仓里动不动就库存几十万斤、上百万斤稻谷的情形,恐怕很难再现。

这些都是上次唐泽和他在山岗上谈心时说的,他记在了心里。

中午。

方唯和盘莲一起到了大哥家吃饭。

吃了饭,方平问三弟:“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为什么这次换购基本上都是现金交易,而不要稻谷了呢?”

“咱们的做法其实不符合政策,长此以往肯定会有人收拾咱们的。与其让别人抓把柄,不如自己主动补上这个短板,让人无话可说。”

方唯随后解释了一下,在私底下的粮食交易是违法的,之前没人管,并不代表可以有恃无恐。

既然领导专门说了这个事情,有可能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不趁早收手,后患无穷啊。

“晓得了,你以后也多注意一些。”

方平点点头,也没什么情绪。

毕竟稻种不换稻谷了还可以卖钱,卖钱肯定没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县的夏收夏种工作全面结束。之前有种植杂交水稻的生产队,陆续上报了产量,经过汇总显示,平均亩产达到了802斤。

这还是之前不成熟的一代稻种,估计等【南光二号】稻种彻底定型之后,大面积种植的亩产会达到900斤左右。

次一级杂交水稻稻种的产量还不清楚,具体数据可能要明年才能出来。

方唯并不着急,他早早就有预期,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需要很长时间,即便是他有挂也不可能一两年之内就完全搞定。

现在的区域种植面积是足够了,但可以进行指定的土地却很有限。

二队就这么多的耕地,他不可能针对别的生产队的土地进行指定,也就是说他的育种工作遇到了瓶颈,始终没办法走出本县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早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