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659章 毛领子的生产工艺

这俩被人笑话的中年人,卖的是毛茸茸的膨纱领子,就是常说的毛领子。

这玩意对于不少北方人而言,也算是时代印记了。

这年月的衣服在设计之初,就比不上后世的各种款式。

有设计理念之类的原因,也有物资品类不多的缘故,当然,最重要的必然是成本问题。

北方冬季寒冷,衣服领子单薄的话,护不住脖子不说,还一个劲的顺着领子往里头灌风。

而所谓的毛领子,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直接缝在衣领里面那一侧,保暖防风,手巧点的,还能提升美观。

这玩意眼下大部分人都是单独买的,买回家之后不管是自己缝在衣领上,还是找有缝纫机的裁缝帮忙,都比买那种直接带着毛领子的衣服划算的多。

张红旗去年冬天就见过,这玩意在京城那边的市场价大概能卖到两块到三块的样子。

全是摆摊的个体户在卖,价格也就没法统一。

不过,那俩中年男人拉来二三十个麻袋的毛领子,跑到广州,还是夏天,究竟是咋寻思的?

强仔和阿珍都乐呵呵的,类似的情况他们见多了,做买卖嘛,自然有赚有赔。

比这离谱更多的场面,他们也时常能见到。

赵铁柱都看乐了,广州的夏天,热就不说了,还潮湿闷热的厉害,他这几天真就感觉在受罪。

咋说呢,本身就忙活着进货的事,一刻不得闲,身上的衣服要不了半天,能变馊!

这玩意已经超出了赵铁柱的常识,天热出汗,干活也出汗,这在他看来很正常,可特么浑身上下馊哄哄的算个怎么回事呐!

说句不好听的,赵铁柱一天下来,自己都怀疑自己尿裤子上暖干了……

这俩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了这老多的毛领子出来,实在是琢磨不透他们的脑回路。

“红旗,徐叔,上去问一下,我觉得咱们能赚一笔唔。”

阿珍和一帮老爷们儿不一样,她心更细,“这些东西,你们带去京城肯定能卖出去的。”

虽然在京城,大夏天的卖毛领子也有点奇怪,但是如果价格足够便宜,真就不会压货。

毕竟眼下的普通人,都过的节俭,但凡价格合适,谁也不会拒绝提前为冬天做准备。

后世不还有反季节买货的嘛,就是图个便宜实惠,只不过后来这么干的人多了,反倒成了商家套路人的手段了。

刘浩笑嘻嘻的上去攀谈,那俩中年男人一听是北方口音,顿时来了精神,连说带比划的,给事情说了个大概。

这俩人是余姚那边过来的,不是本地人。

余姚那边的山上,产一种拉毛果,这东西原来没啥用,捡回去也是当柴烧。

后来有小鬼子的客商专门买这个,八分钱一个,当地人都惊了。

怎么说呢,这可比靠山屯的乡亲们进山采山货还来劲呐!

毕竟这玩意产量足够大,又不用钻老林子来回寻找,这不是妥妥的山神爷送金娃娃嘛。

不过当地人的警觉性也很高,涉及到鬼子,自然要想法子探个究竟的。

咋说呢,就是不相信鬼子会这么好心,上赶着给老乡们送钱花。

结果这东西的秘密,还真就被打探出来了。

也跟拉毛果在运用当中,极为简单有很大关系。

鬼子把这玩意买回去,是用在棉毛纺织品起毛的工艺环节。

鬼子工厂把拉毛果套在转轴上,很容易就能把膨体纱弄成毛绒品。

不要小看这个工艺,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毛领子,到了天冷的时候真就是暖和还美观。

当然,比不得动物的好皮毛,可这玩意不是价格便宜嘛。

当地人知道鬼子买这些拉毛果回去是干啥用的之后,就寻思,咱们没有大机器,咱们用手摇的不也能整吗?

鬼子能赚钱,凭什么咱们就不能?

接下来几年,不仅仅是余姚,就连慈溪、宁波这些也有拉毛果出产的地方,就全整上毛领子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自然就形成了产业集群,政府指定要引导干预,争取把整个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可眼下咋说呢,当地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属于有人情味了,还能咋引导啊。

于是,这些生产毛领子的,大多是以作坊的形式在干这个生意。

做的人越来越多,产量自然也越来越高。

如果是大集群那种模式,哪怕有人出面负责统购统销呢,情况就会好很多,可偏偏的,没有。

小作坊的缺陷很多,单就说眼下这二人遭遇的问题。

销售渠道匮乏,自己运到外地成本激增不说,还无法保证到了地方能有当地的客商接手。

从去年开始,这些小作坊能接触到的市场大略已经饱和了。

按照这哥俩的说法,一开始做一条毛领子,能赚五六毛钱!

后来,五六分!

就这,还是见机快胆子小的人,他们倒是落袋为安了,也躲过了一次灾难。

而大部分人则认为,这属于正常的价格波动。

类似的情况之前也出现过,但是没这么离谱。

这些人觉得,等到产量高峰期过去,那些低价卖货的人卖完了,毛领子的价格自然就会回升了。

这些人不但不忙着出货,甚至还有人开始低价吃进。

都是干这一行的,成本价大概都能估算出来。

胆小的,或者等着还账的,这些人只能把手里的货出掉,利润不利润的,已经顾不上了,少赔就是赚。

结果就在大家都等着毛领子价格回升的时候,遇上了暖冬。

虽然后来,天气却是又冷了,可那会已经没人在乎这些了。

首先就是,那些资金实在撑不住的人,开始出货。

接着,跟风的越来越多,直接形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别管多低的价格,就是卖不出去,越卖不掉,价格越低!

信息渠道不畅,没有大客商统购统销,没有管理部门引导,大批作坊式的经营者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赔的惨啊,成本价赔一半,都没人乐意接手!

一直到过完年,天一暖和,更没人要了,造孽啊!”

老哥俩说的眼泪汪汪,刘浩听的直嘬牙花子。

转头小声跟张红旗说:“这俩犊子没说实话,他们的货怕不是年前囤的,结果愣是抗到现在,真几波活该昂!”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