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631章 这还能叫上当了?

秦婶一开始,就曾经问过张红旗,打算在晓市淘几天古玩。

张红旗出于对晓市性质的考虑,没打算长期在那地方厮混,直接说了一星期这个期限。

一星期看似时间不长,但足够秦婶用打跑锤的方式,把整个晓市粗略的筛一遍了。

这东西咋说呢,不能贪。

秦婶提前就把话说的明白,除非是遇上了她觉得值得提前终止打跑锤行动的好东西,不然绝不为一件两件古玩改变自己塑造的莽撞形象。

张红旗他们虽然不懂行,但是懂得人心。

别说他和林彩英了,就是赵铁柱都觉得合该如此。

所以,一帮人连着逛了五天的晓市,愣是一回价都没和摊主们侃过。

他们这帮人,已经被经常混迹晓市的摊主们熟悉,遇上秦婶到了哪个摊位,但凡开口出价,自觉合适的,直接就卖了。

即便头一天有心矜持一下子,到了第二天秦婶再路过出价时,也必然绷不住了。

在大部分人心里,秦婶带领的这帮人,必然是新入行想要捞一把的棒槌。

但是这些棒槌有钱,实力雄厚,标准的大头。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种情绪,但凡瞅见秦婶带着张红旗他们走过来,摊主们远远的内心就充满了期盼。

倒腾古玩的,哪个不稀罕大头啊!

这么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效应,瞅见秦婶他们,下意识就认为不管卖掉什么,都特么是自己占了大便宜。

可实际上呢,连着五天,在秦婶不断出手的情况下,张红旗拢共才花出去七八百块钱。

这些钱放在这年月,那自然也是一笔巨款,可和收获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短短五天时间,张红旗他们从晓市拢共淘回来足有八十多件古玩。

其中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好玉料的子冈牌、把件、扳指,瓷器鼻烟壶、小杯,宣德炉、剔红漆盒,田黄印章等等这类小件。

大件的不多,清代几个花瓶,明万历的青花加紫大瓷碗,寥寥数件而已,这些器物不好保存,毁掉的太多太多,谁也没辙。

至于字画类的,本应数量更少,但晓市中乐意买下这类藏品的人不多,反倒比大件收获还丰。

其中在张红旗这个外行人看来,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唐寅的一副《水月观音像》和一副《仕女》。

毕竟这位名气最大嘛,至于其他名人手抄的经卷、字帖之类的,张红旗也不懂,听都没听说过。

这八十多件东西,平均一下子,一件还不到十块钱,可不妥妥赚了吗?

单凭这一点,秦婶在占了便宜的同时,塑造出一副人傻钱多的形象,就知道她有多本事了。

当然,凌晨天亮之前,全靠煤油灯、烛火照亮,哪怕自己手上拎着手电呢,也不可能不上当。

这八十多件里头,得有十二三件是看走了眼,秦婶自己说的,买亏了。

可在张红旗他们看来,所谓的买亏了,真就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其中一副字,一开始秦婶以为米芾的《古诗四帖》,花了十二块钱买下来。

回到煤市街,在阳光底下仔细一瞅,上当了,不是真品,是清代临摹的。

当时秦婶还自己埋怨自己个儿呢,说字画类的水太深,自己光防着民国那帮人了,没防住清代的老棺材瓤子……

这让张红旗来评价,特么的,清代的字画,它就不算古董了吗?

十二块钱一张,这还能叫上当了?

晓市是古董行当的规矩,卖完离手,万万没有找后账的说法,所以秦婶虽然懊恼,可那十二三件仿品就当是平均一下其他好玩意的成本了。

不过秦婶说的,能让她认为值得提前结束一星期打跑锤行动的好玩意一直没遇上,倒是颇为遗憾。

不说别人,虎妞和苗子还等着看大热闹呢,她俩顶稀罕秦婶回到煤市街那宅院,一边仔细审核当天早上买回来的东西,一边给大家伙讲古。

古董行当了最不缺这种类似智斗的故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就站一边看着,挺无聊,因为你压根不清楚人家心里究竟咋想的。

可听能看明白的人讲述的时候,就有意思的多。

各种心理陷阱,各种你来我往,一句话几个字,肚子里转八百个心眼,那真就是比大戏都精彩。

虎妞痴迷老式家具,对其他古玩倒是没特殊的爱好,可她顶稀罕跟着秦婶买东西,听她讲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

所以虎妞就一直巴望着,能够亲眼见证一场所谓的心理交锋。

本以为就剩两天了,大概是无缘一见了,结果到了第六天早上,还真让虎妞见着了。

只不过没有交锋,纯纯单方面的碾压。

凌晨四点的晓市,黑灯瞎火,偶尔有盏昏暗的煤油灯,那亮光还不如没有呢。

几乎人人都带着手电筒,看上什么东西,自己用手电照亮。

所以整个晓市,一直闪烁着数量不一的光柱。

这地方摆摊,没有叫卖那一说。

全都是面前铺块布,把售卖的玩意儿摆上。

有想要的,自然会自己打着手电仔细打量。

这里的人,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全都话少。

但凡开口,那就是真心想买,双方划价的过程,自然就是一场场交锋。

秦婶他们一帮人一出现,不少摊主都两眼放光。

她这一套打跑锤的法子,或许有摊主知道,可数量寥寥。

毕竟眼下出摊的,早就不是解放前那拨老油条了,入行的太晚,或者没师父带,甚至还有纯碰运气靠口齿伶俐蒙事儿的,只不过,谁蒙谁,真就是说不清楚。

因为连着来了五天,晓市上的老面孔摆的那些玩意,几乎被秦婶筛过好几遍了,难得再遇上好东西。

半拉晓市逛下来,也就买了一件玉如意一方砚台。

比之前面几天,堪称收获寥寥了。

但就这两样,放在普通人手里当个传家宝啥的,也都足够了。

就在秦婶以为今明两天,怕是再难有什么像样的收获时,看见了一个前几天没见过的摊位。

秦婶装作不在意的走过去,扫了一眼,罕见的在那摊子前头蹲了下来。

这是和张红旗他们之前约定的暗号,不管遇上再好的东西,秦婶最多弯腰拿起来用手电筒照。

一旦蹲下身子,那就是遇上了足够提前结束打跑锤行动的好东西!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