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98章 新援助计划

我的师座林译 第98章 新援助计划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林译一声令下,6门25磅榴弹炮、6门20毫米厄利孔机炮与24门81毫米迫击炮齐齐怒吼,对着日寇阵地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轰击。

炮火延伸的瞬间,第八营、第九营随即发起冲锋,向着敌阵猛扑而去。激战至傍晚,鬼子已伤亡850余人,再也支撑不住,被迫撤离了战场。

更何况,师团传来的消息表明,合围计划已然破产,再硬撑下去,只会招致更大的损失。

林译趁日寇退却之机,立刻下令部队依次渡河,向集结地靠拢,同时命人在撤离后炸毁码头与所有防御工事,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利用的痕迹。

这一仗打得格外漂亮,本是一盘眼看要输的棋,全凭独立旅的迅猛反击与38师的死战不退,竟硬生生扳成了胜局。若非另有两支部队溃败拖了后腿,此战的战损比本该更为亮眼。

Stillwell将军第一时间将战报发回国内,再次强调与果脯联合组建盟军的必要性,并详述了此举对战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罗师傅的内阁向来务实,他们既看到了这两支部队展现出的战斗力,也看清了部分杂牌军的无能,同时正有意扶持一批倾向于自己的指挥官。于是,一项新的计划很快被提了出来。

然而,这项计划自提出伊始,便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反复讨论,数次被否决。但战局突变,瓜岛的战斗爆发了。

初期的登陆作战异常顺利。数百艘登陆艇搭载陆战一师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夺取了其亟需阻止鬼子建设的机场。

这场轻易的胜利让花旗高层误判了鬼子的战斗力,认为其被严重高估了。轻敌情绪在全军弥漫,那份着眼于未来的计划被斥为过度浪费资源,其预算被一再削减。

然而,他们很快尝到了苦头。初期的几场小规模战斗,他们尚可将敌人的顽强抵抗归咎于疯狂——毕竟阵地顺利拿下,甚至在河谷中还扫射了多达五百人的鬼子敢死队。但零星却致命的阻击战开始造成伤亡。

一个月的战斗下来,陆军宣称歼灭了数千日寇,自身仅损失数百人。但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军方的阵亡认定标准极为严苛,实际伤亡已近千。

这还只是战斗初期,且是在部队得到海陆空全方位支援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果。即便抛开伤亡不谈,单是每日的补给消耗与武器损耗,就已高达十多万美元;再叠加伤亡抚恤与运输成本,这个数字还在持续飙升。

单是地面部队的消耗就已如此惊人,而为了策应地面部队进攻,海军的炮弹、燃油消耗,再加上空中投送物资、轰炸与侦察的花费,更是构成了另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销。

更何况,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同样严重。连日暴雨让码头秩序陷入混乱;茂密的热带植物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硕大的热带昆虫四处横行,直接导致疟疾肆虐。由此带来的伤病员运送、药品投入等费用,也在持续攀升。

花旗国内终于意识到:士兵在岛上多滞留一日,耗费便高得惊人。倘若日寇在此布有重兵,夺取该岛的代价必将难以估量!因此,遏制日寇增兵,无疑是最为务实的策略。

于是,Stillwell将军的战术思想被证明是正确的。他的计划就是在为花旗国省钱,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伤亡。计划的命运随之急转,迅速且顺利地获得了通过。

毕竟,对于财大气粗的花旗来说,这第一笔投入简直九牛一毛。一个p-40飞行大队、一万支步枪、一千挺轻重机枪、一千挺冲锋枪、一千具81毫米迫击炮、五千万发子弹,外加一个炮兵团。

这些物资的总价值,甚至比不上瓜岛战场数日的开销!而若能借此牢牢牵制住日寇两个师团的兵力,这笔花费就值了!

更何况,Stillwell将军还提出:只要预算充足,一年之内即可培养出三十万大军,继而全力反攻东亚。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战略构想,尽管花旗国内对此嗤之以鼻。

Stillwell将军构想成立三个万人编制的旅级作战单位,用于填补主力部队被抽调后的防务空缺。这些部队将全部由花旗军官训练,作为守卫缅北运输线的战略堡垒,并能随时牵制乃至打击日寇部队,使其无法轻易抽调兵力。

这本是一桩双赢的援助美事。然而,计划一旦进入实施阶段,便立刻触礁。指挥权归属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不仅如此,武器具体分配给哪支部队、由哪位军官出任指挥官,也在**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毕竟,拥有一支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就意味着从“杂牌”一跃成为“主力”。

装备一到,林译和孙师长所部毫无悬念地优先得到了补充。那么,剩下的武器由谁来瓜分?这立刻成了各方势力眼中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林译的部队此时正全力投入整训。这两个月,成了他们弥足珍贵的成长窗口。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部队,急需花旗教官的系统理论武装,将官兵脑海中朦胧的战斗理念,淬炼为切实可行的战术。

林译深知当下教官的宝贵。老麦是位难得的好人,他全心全意扑在部队建设上,只为尽快终结这场该死的战争。

而他的助手柯林斯则堪称真正的“全民协助”——他毫无保留地将援助武器的操作、维护、保养、使用诀窍倾囊相授。

更难得的是,教官们带来了欧罗巴战场最新的战术报告,并与林译等人分享。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指挥素养。

此刻,林译才真切体会到掌握英语的好处。这让他能良好的沟通,更快的理解。他甚至主动提出需要研究一些日耳曼军队的战术资料。

老麦对他军校出身、勤于钻研又精通两门外语的素质大为赞赏,在报告中多次提及他的优秀。

同样,孙师长展现的才干,也令其麾下的美军教官们赞叹不已,报告里满是溢美之词。

林译与孙师长两人分走了最精良的装备。剩余的武器,则被罗司令优先用于新编96师。

该师完成换装后即被调回国内。紧接着,罗司令施展了一招“偷梁换柱”:将这批美械暗中与28师原有装备对调,并顺势提议将28师扩编为两个独立旅。至于最后仅剩的部分美械,唐基正虎视眈眈,全力争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