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64章 华夏的作用

我的师座林译 第64章 华夏的作用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林译上呈的战术报告虽存在一定的夸大渲染,可仔细想来,若将这些设想放在穷凶极恶、野心勃勃的日寇身上,似乎一切又皆有可能。

这份报告一经送达,便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约翰牛和灯塔国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赫然意识到,一旦报告中所描述的情况成为现实,那无疑将是他们的灭顶之灾!

依照林译的思路,日寇从暹罗、密支那调集两个师团,再加上原有的兵力,总共四个师团直逼缅甸。而此刻约翰牛在缅甸仅剩下四万部队,明明阿三国内有着大量可调用的军队,华夏远征军也近在咫尺,可约翰牛却弃之不用。那不妨做个最坏的假设:缅甸全境沦陷。

如此一来,日寇便能在缅甸获得一波重要补给,舰队有了充足的石油后,必然会对灯塔国的舰队发动新一轮更为猛烈的打击。紧接着,日寇陆军从滇省边境挥师进攻,仅第十五军的兵力就足以给华夏带来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华南、华北的日军倾巢而出,毕其功于一役,采取三路包夹之势。如此一来,华夏军队外援断绝,无法通过滇缅路获取补给,最终只能无奈投降。

而后,日寇驱使果脯麾下一百个师的伪军,兵分两路。一路是三十个师的伪军配合四个师团进攻阿三,另一路则是七十个师的伪军配合关东军进攻毛熊。一旦局面发展到这个地步,大局便已注定,盟国纷纷投降,轴心国将赢得这场残酷战争的胜利 。

尽管这份战术设想听起来颇为夸张,却并非毫无道理,其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一旦成真,灯塔国当下看似谨慎、实则短视的策略,必将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目前,灯塔国的舰队实力并不充裕,倘若再遭受一轮沉重打击,太平洋航线很可能被迫中断。而一旦日寇的势力逼近澳新两地,那么约翰牛的处境也将岌岌可危。

更何况,倘若阿三遭到攻击,约翰牛势必要抽调大量兵力前往参战,如此一来,他们也将陷入多线作战的艰难困境。

最为致命的是,一旦毛熊遭到攻击,局势将变得万分危急。要知道,毛熊牵制着汉斯最精锐的部队,抵御着最为强大的东线部队,更何况,如今毛熊的形势依然如履薄冰。一旦日寇纠集几十个师的兵力,突击毛熊西伯利亚后方大本营,毛熊的溃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约翰牛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曼施坦因出现在北非战场,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恐怕到那时,他们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汉斯一旦获得充足的石油补给,其战斗力将大幅提升,这样的国防军、党卫军究竟有多可怕?每一个看过这份报告的人,都不禁冷汗直冒,整洁的白衬衫很快就被汗水湿透。此刻,恐惧的阴影已然笼罩着他们,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罗师傅审阅完Stillwell将军呈上的报告,神色凝重,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签署了总统令,斩钉截铁地命令道:“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滇缅公路,同时加大对华夏的援助。”在这样关乎战局走向的关键时刻,谁都不敢贸然去冒这个险。

Stillwell将军一直渴望自己的见解能得到高层重视,在这份本就有些夸张的报告里,他精心填充了更多细节,将华夏战场的局势描绘得极为惨烈,字里行间满是危急之感。他还言辞激烈地向议会发出严正警告,着重指出,若是忽视华夏这片战场,必将承受难以估量的恶果!

罗师傅自然也不是那种偏听偏信、轻易被左右判断的人。他心里清楚,当时的华夏确实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艰难处境。一旦华夏战场溃败,以华夏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加上整个东亚丰富的物资资源,霓虹完全有能力组建四五十个伪军师团。以约翰牛在战场上一贯的表现和战斗力,真到了那种局面,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基于对这些严峻形势的考量,华夏此前在战略层面的诉求基本达成。很快,新的援助计划便迅速出台,并顺利通过。

国民政府上下得知这一消息后,一片欢呼雀跃。根据这份计划,将组建五个美械军,旨在全力抵御可能爆发的滇省之战,为华夏抗战增添强大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远征军也将得到快速武装,以此确保滇缅公路的安全无虞,为阿三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御纵深,从而稳固整个盟军在亚洲战场的战略布局 。

在多方努力与协调之下,十万远征军终于获批,陆陆续续向着战场进发。与此同时,武器装备也如一场及时雨,快速调配到位。

灯塔国慷慨转赠了一千多辆卡车给华夏,这些卡车迅速投入使用,承担起运输物资的重任,成为保障补给线畅通的关键力量。

参战部队迎来了全面的武器补充,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火力方面的增强。尽管灯塔国此时还未开启最强工业模式,但它深厚的工业底蕴在此刻尽显优势。

由于当下陆军暂无战斗任务,在政府的一纸公文下达后,工厂迅速响应。尘封已久的兵工厂重新运转,依照现成的图纸,将生产线重新启用进行生产。很快,一批批武器装备便装船,朝着华夏战场运输而来。

仓库中积压的p17步枪被搬运出来,随之一同启运的,还有海量的弹药,为前线作战提供了坚实的弹药保障。

老式的m3型37毫米战防炮也被运抵战场,其虽不是最先进的装备,但在应对日寇装甲力量已经足够了。

工厂更是加班加点,将尚未批量生产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快速制造出来,这种榴弹炮虽然一般,但对华夏来说弥足珍贵。就连仓库中积压的m1917水冷机枪,也搭上了运输船,奔赴前线。

远征军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每个师都能补充到一个战防炮营、一个榴弹炮营。尽管这些东西对灯塔来说仅仅九牛一毛。二百多门炮在西方算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