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37章 积极备战

我的师座林译 第37章 积极备战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在敦克尔克那场近乎绝望的大溃败之后,牛牛的三个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约翰牛急切地期望借助华夏的力量,来牵制日寇保护其在远东殖民地,尤其是缅印马等地。从而消除远东大后方的日寇威胁。

与此同时,对于果脯而言,为了确保抗战的可持续性,必须维护滇缅路这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因此,从十月开始,约翰牛率先开放滇缅通道并提供贷款。灯塔国紧接着开始加入。华夏也积极配合,期望得到新的援助。

虞老爷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立即行动起来,在内部上下打点。同时又安排唐基走到台前,开始与各路权贵接触。虽然唐基在战场上打仗不行,但在待人接物、洞悉人心、权衡利弊这些方面他做的很不错。

林译同样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他的部队作为示范部队之一,接受了来自两国的军事观察团的检阅。而他经过三年刻苦学习的英语,此刻也派上了用场,确保了他与观察团成员的基本沟通畅通无阻。作为少数能直接与国际友人交流的基层指挥军官,林译赢得了两国观察团的一致好评。

果脯顾问团的陪同人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上级汇报。至此,林译真正进入了高层的视线。当然为了确保这支部队的绝对忠诚,高层向他的部队增派了大量基层军官和参谋。多少带有点监视、分权的意味。

两个月之后,随着两国对与华夏结成军事同盟的构想逐渐酝酿成型,林译有幸正式参与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座谈会。在这场汇聚了各方高层的会议上,作为基层军官的杰出代表,他开口发言,向与会者提出了三项建议 :

1. 强化军备,组建精锐部队:他提议应立即提供充足的弹药、武器及粮食,以此为基础组建五个实力雄厚的军级单位。其中,两个军应部署于海外,协助盟国加固防线;而剩余三个军则应对霓虹驻军实施反击,有效牵制其军事力量,分散其注意力。

2. 助力军工厂升级,实现自给自足:林译还建议,应全力协助果脯的军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提供高质量的钢材、炮管及机床等关键设备。此举旨在提升果脯的自给自足能力,确保其在长期抗战中能够持续牵制日寇主力,为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3. 加强基层军官培训,提升作战能力:针对我军战斗经验相对匮乏的问题,他主张派遣专业的军事协助人员,对基层军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训。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迅速提升我军的整体作战水平,还能在实战中更有效地发挥军队潜力。

林译的这些建议,不仅体现了他作为基层军官,在军事战略上的见解。也赢得了两国代表团的高度认可与详细记录。在会议结束后,这些建议被郑重其事地带回国内,成为制定后续战略决策的参考。

然而,约翰牛这种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虽然心知肚明如今应当采取何种行动,却始终将本土利益置于首位,对于在当前局势下的必要投入持观望态度,迟迟不愿付诸实践。他们的行为准则,无疑是以自我为中心,本土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

灯塔国亦步亦趋,其行径如出一辙。他们依然为霓虹国提供着战争机器所需的大部分战略物资,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这些利润的背后,是华夏人民的无尽苦难与鲜血。然而,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对华夏的苦难视而不见。

唯一促使他们采取外交行动的,是霓虹国对东南亚的介入,这一举动对他们的殖民地构成了直接威胁。即便如此,他们的行动也仅仅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认为霓虹国不敢轻举妄动。

灯塔国现在是既要又要,国会允许国内以捐款形式向华夏提供援助。他们甚至默许退役军官、飞行员等进入华夏,以雇佣兵的身份参与战斗,以此向霓虹国施加压力。这种方式,既不用掏钱,又可以使霓虹国陷入战争泥潭。

林译的那些建议,最终仅仅成为了备忘录中尘封的一页,再也无人问津。他的名字,也仅仅是在两国沟通人员的名单上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份报告也并非全然无用。至少,基于这份报告的内容,灯塔国决定向华夏提供一千万美元的优质钢材、机床及汽油等物资,而这些援助则以猪鬃作为代偿品,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归还本息租借协议。

林译的部队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壮大,尽管零星的战斗几乎没有停过,但兵员的补充却从未停歇。如今,他的麾下已汇聚了近八千战士,足以称之为一支师级规模的部队。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法币的不断贬值,军费问题日益严峻。林译的粮食储备已接近枯竭,部队面临着断炊的危机。

就在这紧要关头,那个久违的光影再次在梦中浮现。这一次,它带着几分得意之色说道:“干的不错,这次的充能时间确实够长。那些两面三刀的家伙,是时候让他们付出点代价了。阿译,你要继续努力建设部队,这个约翰牛的仓库,我已经帮你掏了个底朝天。这些物资足够支撑到你出征的那一刻。”

刹那间,空间再次被堆得满满当当,这一次的物资之丰富,令人瞠目结舌。看来,约翰牛这个老牌强国的底蕴依然不容小觑。

上百万加仑的汽油、千万发7.7毫米子弹、一万支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千挺布伦轻机枪、五百挺维克斯重机枪、五十门两磅反坦克炮、12门25磅野炮,以及大量的面粉和罐头,这些物资如同及时雨一般,为林译的部队注入了新的生机。

林译并未安于现状,战争的洗礼让他褪去了曾经的迂腐,变得愈发务实且深谙上峰所需。他利用书信往来与两国代表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此作为掩护,暗中在黑市上大规模交易。步枪、机枪、弹药、汽油等军需品如流水般涌入市场,再进口各种急需物资。

滇缅公路成为了他的补给线,通过这条繁忙的路线,他源源不断地进口了大量急需的物资。在此过程中,军部的官员与特派员们也从中捞取了不菲的好处,彼此间形成了某种默契。

在如今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各显神通,只不过林译似乎凭借着洋人的暗中支持,将生意做得更为红火,规模更为庞大。上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如今一个上校240块的月薪,在市场上大概就能买一袋米。不让他们自己搞钱,财政无法支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