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203章 反攻部署

我的师座林译 第203章 反攻部署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双方达成共识后,一切进展骤然加速。Stillwell将军趁势迅速启动整编工作。经人员清点,发现原有的四个军均达不到军的编制标准。

他果断将其缩编为四个师,并将整编过程中淘汰下来的士兵转送至滇省接受集中训练,用以日后重组和再编成新的作战单位。

按照他的部署,整编后的三个美械师及约翰牛部队将由他直接指挥,其余部队则交由华夏方面指挥官统筹配合。整编一经完成,部队便将立即投入反攻。

同样收到装备的山城方面也并未耽搁,随即展开了内部的分配部署。尽管这批武器将投入战区中的三个师,且明确交由薛司令统一指挥,但具体调配给哪些部队,仍是一件需要仔细权衡的事情。

他心中已有两个人选。首当其冲的是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黄埔四期出身,参加过北伐,毕业于陆军大学,可谓心腹嫡系,忠诚毋庸置疑。更何况他还历经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将。

第二个人选是第十军预十师师长。同样出身黄埔,并经陆大深造,战功赫赫,值得托付。

他本来对这两处安排颇为满意,直到看见第三个名字,不禁皱起了眉头。并非此人资历不足或成分欠佳,相反,他黄埔一期毕业,身经百战,带兵成绩出色,堪称优秀。

只不过,他对这位将领始终喜欢不起来。只因为对方相貌确实有些粗犷,而他一向偏爱英挺俊朗的军人。面对这样一位话不多、相貌亦不端正的将领,他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抵触。

然而,佐民在来信中竭力举荐,加之该部在上高战役中确实表现出色。若因个人偏好而否定其能力,未免显得自己心胸狭隘。几经斟酌,他最终决定将这批装备调配给该师。

于是,三支首批换装的部队就此确定。虽然分到的装备数量不算最多,却已极为珍贵,令三位将领倍感振奋。

各部步枪悉数换新,重机枪也从老旧的民二四式全面更换为m1917式,不仅数量充足,弹药配给也远超以往。此外,部队还获配了大量手榴弹和迫击炮。

最关键的增强,是两个专业炮连的加入:一个重炮连,一个战防炮连,并配备了大量卡车与吉普车。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显着提升。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整编,Stillwell将军终于按捺不住,下令立即展开反攻。38师作为主力,迅速开赴仁安羌地区,准备向日寇第214联队发动正面进攻。

此时的38师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仅有的两支“模范师”之一,此次担任主攻的新编313团不仅配属了近百辆卡车保障后勤,还拥有五百多匹驮马,机动性和补给能力大大增强。

全团装备24挺重机枪、81挺轻机枪,以及18门82毫米迫击炮和36门60毫米迫击炮,还配发了一百多支冲锋枪,火力水平显着提升。

更关键的是,此次进攻还得到了两个炮兵连和18辆坦克的直接支援。其实力,已丝毫不逊于鬼子一个联队。

部队刚一抵达预定攻击位置,花旗的轰炸机群便从机场呼啸而起。按照作战计划,空袭结束后地面进攻即刻展开。

孙师长早已做出部署:派112团暗中渡河实施迂回包抄,113团担任预备队,新编312团埋伏在必经之路,师属侦察营则密切监视鬼子可能的增援动向。他决心一鼓作气先击溃正面之敌,再“围点打援”,好好的收拾这帮狗娘养的。

孙师长善于灵活用兵,而林译所采用的战术则更为稳健持重。他负责的是一场攻城作战,且地处两军交锋的核心区域,正面迎击的更是鬼子的主力部队。

林译必须确保日寇无法随时通过铁路机动调遣兵力,持续向两侧战场增援,从而破坏38师和22师的整体攻势。

因此,他选择了堑壕延伸战术!这也是他长时间钻研军事教材所得的成果。该战术的核心,简而言之,是先对敌形成合围,再依托堑壕体系逐步向内压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林译派出五个营,迅速占领了周边41、42、140、113及510五个高地;同时命令工兵营炸毁铁路和多处桥梁,切断驻军交通线与增援路径,将其牢牢困于城中。

作战期间,他要求盟军在其发起地面进攻时予以空中支援,配合轰炸。并利用攻城作战的间隙,在各高地上加紧修筑防御工事,巩固既得阵地。

若正面进攻受阻,部队将转而依托五个高地挖掘堑壕,采取渐进延伸的方式稳步推进,一方面封锁鬼子突围路线,另一方面持续压缩其活动空间。最终在坦克掩护下,由工兵实施爆破,撕开鬼子防御缺口,一举达成攻占彬文那的作战目标。

战术最为激进的当属22师。邱师长并未采用常规打法,也未请求盟军空中支援,而是另辟蹊径,采取小股部队渗透战术:先派遣精锐分队在乐可至彬文那一带建立起一道隐蔽防线,主力则悄然抵近,潜伏待机。

待林译部率先发起进攻、引诱乐可驻军出兵增援之际,22师便以预设隐蔽防线阻滞敌军增援部队,同时正面主力突然发动强攻。

邱师长所采用的是典型的“劈入式作战”:依托坦克集群与炮兵火力集中猛击一点,实施楔形攻势。趁鬼子因调兵增援而导致正面兵力薄弱之机,果断突进,如楔子一般插入敌军纵深,继而迅速肃清两侧之敌,达成突破。

三位师长战术风格迥异,却均基于自身任务与战场实际做出周密部署。各部如期抵达作战位置,只待总攻时刻到来。

例时林译将率先出击夺取高地,38师随之展开攻城,22师则最终发起决定性突击,三方协同,势要击溃鬼子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