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199章 整编风波

我的师座林译 第199章 整编风波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花旗方面对此态度更为积极,承诺将立即补足所有未到位的武器,并保证配备足够的炮兵装备,但提出了一项明确的要求:接收部队必须保持满编状态。

这一点恰是外方极为不满之处。早在整编工作启动之初,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吃空饷”现象。

许多负责点验的花旗军官在清点人数时,甚至气愤地摔了花名册。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裸的欺骗。当事实彻底暴露时,他们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眼前所见。

按正式编制,一个远征军步兵团的人数应超过三千人。然而实际核查下来,人数竟不足编制的七成。一个师实际只有七千多人,一个军也仅有两万余人,而这还只是普遍情况,实际状况可能更加严峻。

因此,Stillwell将军费尽周折,最终才勉强编成两个符合标准的整编师。对方明确表示,武器支援可以继续,但前提是部队必须达到满编。否则,他们无法确保这批装备最终流向何处。

此外,装备体系的混杂与口径制式的五花八门,也在实战中暴露出严重弊端。这一点,自辞公接手后,迅速成为重点整顿内容。经其多方交涉与协调,部队的武器配置总算初步实现了制式统一,达到基本可用的水平。

然而,随着新22师被纳入整编计划,按新方案该师将大规模换装美械。与此同时,此前已完成整编的两个美械师,又淘汰下数量庞大的旧式装备。

如何处置这批淘汰下来的“鸡肋”装备,让Stillwell将军颇感头疼。这位自诩为“华夏通”的将军,已在国内待了数十载,自认深谙政府运作之道,更熟知党国方方面面的规矩。

但他终究还是小看了这批被视作“垃圾”的淘汰装备。数量庞大的轻重武器,其实早有人争相索要。三零三口径的布伦轻机枪,美械师看不上?咱们偏要!约翰牛的6磅炮,美械师嫌打坦克乏力、打步兵多余?咱们部队里,连这样的家伙什还没有呢!

更何况,新一批武器装备已近在眼前,这更让大家心里有了底。单是那80辆坦克,就足够让人眼红;更别提传闻中还跟着卡车、拖拉机,甚至连骡马都有。所有人都在盼着,这批物资用不了多久就能送抵。

就在这时,一份电报突然送达:为配合反攻计划、加快装备接收进度,山城方面提议抽调四个军赶赴前线接应。

这四个军个个根基深厚、背景不凡,其真实目的不言而喻。显然都是冲着这批装备而来。一场新的派系角力,看来已在所难免。

尽管Stillwell将军一再明确表示,后续物资已在航运途中、即将抵达,却无人有耐心等待。各方势力早已闻风而动,暗中角力,只为在这场利益争夺中多分一杯羹。

原本还盘算着把武器送抵滇省驻防部队的林译,突然接到了同学钟志峰的电话。电话里,钟志峰语气明确地叮嘱他:用m1919重机枪替换下来的布伦轻机枪,绝不能轻易调动;还有所有的6磅炮,也必须全部留存。这些装备早有人盯上了,稍有异动,定会招惹麻烦。

直到此刻,林译才猛然醒悟:时光或许流转,局势或许变迁,人心却难有分毫改变。一个人骨子里的性子,终究不会因时势而扭转。

国内混战数十载,多数杂牌军的思维仍困在旧时代的窠臼里:有枪便是草头王,唯有手握部队、攥紧装备,才能在乱世中争得话语权、站稳脚跟。山城调来的这四个军,哪里是来接应作战的?分明是冲着这批物资来抢的。

精良装备的诱惑,大到几乎没人能抵御。这样的结局,仿佛早在物资启运的那一刻,就已注定。林译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般争抢,根本就是在自挖根基的蠢事!

远征军反攻之际,本是两翼协同之势:一翼为作战军团,以从天竺返回的部队为核心;另一翼则是宋司令麾下的防御军,虞师便在其中。当初正是因两翼都分到了充足物资、得了实惠,才最终换来反攻的成果。

若说当年是迫于无奈,如今的情况已全然不同:滇缅路畅通无阻,物资供应也有保障,部队本有能力发起反攻,只需将物资合理分配即可。

可如今,林译他们原有的计划落了空,物资依旧要被各部队争抢瓜分、不断摊薄。照此下去,部队只会重蹈往日的覆辙。

驻军像嗷嗷待哺的孩子般守着驻地等物资分配。大批兵力屯在滇省只顾勾心斗角却不见行动,反倒把当地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

结果便是一年多毫无战事,重兵空守边疆,内地会战却打得异常艰难。即便最后领到了物资,会战最终失利、反攻迟迟未动,局势却在变化。

明年这个时候,大局已定,反不反攻已经无关痛痒。花旗方面彻底不再重视缅北局势。对华夏也开始愈发的轻视,到头来吃亏的终究是果脯。

林译绝不愿再重蹈覆辙。纵使自己力量微薄,也断不能坐视不管。他比谁都清楚,眼前物资的分配,关乎着反攻局势,关乎着会战得失,更关乎着华夏利益。

此时,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吃了瘪,其海军及航空兵遭到沉重打击。东瀛陆军大本营从全局出发,不允许派遣军进行任何进攻作战,因此这段时间战线稍显平静。而我军同样在休整和改编之中。

然而和平终究只是短暂的喘息。不久之后,日寇必将再度进犯。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绝不容许曾经的悲剧重演。

对此,林译有两种方案:其一,这些淘汰下来的装备虽被视作“破烂”,但运回国内战场却仍能发挥关键作用。可以将全部物资调拨至第六与第九战区,优先解决他们“有无装备”的实际困难,助力其应对接下来的恶战。

与其将宝贵的武器分配给那些在滇省休整却无所作为的部队,不如将它们送往真正需要、真正能打仗的地方。

其二,便是将这批装备分配予新近抵达的四个军,令其即刻投入反攻作战。既然拿到了武器,就当立即行动。

与其坐等小鬼子完成整编、深挖战壕、巩固工事,届时不得不硬啃铜墙铁壁。不如趁其眼下仅有三个师团不足五万人之际,果断发起猛攻。能啃下多少阵地,便啃多少!

至少此举可向花旗方面明确传递一个信号:远征军绝非坐享其成,而是切实以战果回报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