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186章 第一层防御体系

我的师座林译 第186章 第一层防御体系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龙文章立刻率一个营阻击,他铺开兵力,着手挖掘阻击阵地。他们驻守的无名山岭呈“土”字形态势:中间是一条通路,两侧则是不足百米高的缓坡。

他以山岭“土”字的两横为依托,层层构筑起四道阻击线,各阵地相互支撑,织成一张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正午时分,鬼子追兵约一千余人终于杀到,随即对山岭发起第一波进攻。战术依旧是老套路:正面佯攻牵制,主力则悄悄向侧翼迂回包抄。

龙文章牢牢攥住地理优势,一面用迫击炮配合重机枪压制正面之敌,一面故意装作刚发现侧翼敌情,先以手榴弹和步枪仓促还击,最后才让冲锋枪分队突然杀出,“勉强”将防线稳住,演得恰到好处。

入夜后,鬼子果然发动夜袭,龙文章的“营部”首当其冲遭到突击。早已安排好的军官们假意慌乱撤离,部队也随之“溃退”。鬼子追击了一段,终因夜色太浓、地形不明,只好停下脚步固守待援。

这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鬼子彻底中了圈套。他们笃定华夏军队又一次“崩盘”了——这是他们最熟悉的模式:只需持续施压,用大部队驱赶、小部队袭扰,这些华夏军人就会像绵羊般落入狼群的围猎。

然而现实并未如鬼子所愿。尽管对手且战且退,却始终保持着严密组织,依托层层防线不断阻击,甚至不时发起凌厉的反冲击,让追击的部队苦不堪言,一整天下来竟连五十里都没能推进。

等到追兵扎营休整时,对方的后续部队已然赶到。两军兵力汇聚后,总人数已近五千人,这让鬼子生出了将其一举歼灭的念头。从火力配置与士兵素养判断,这支部队显然是刚完成整编的美械团。

更关键的是,根据地图研判,对手应当已退守至龙泽。作为曼德勒地区的战略桥头堡,此地极具价值。拿下这里,向北可直取曼德勒,向东则能进攻东枝,战略意义重大。

然而作为这次重点攻击目标的龙泽,不知何时已构筑起坚固防御工事。守军依托三座百多米高的小山丘,构建出连环防御体系,工事沿南北走向延伸,形成一条长约600米的延伸式战壕。

林译在此部署了六个加强连,分别驻守三座山头与两道防线;赵峥仓则率部队暂作休整,随时准备作为预备队投入战斗,誓要在此死死牵制住敌军。

鬼子第一波进攻直指一处小山梁。这里是整个防御体系的关键战术要点,驻守着一个加强连。从山梁向东,可直接威胁第一道防线;向西则能夺取高地,动摇整个环形防御体系。

这座山梁坡度达60度,本就易守难攻,山体内部还被挖出数条通道;机枪碉堡由山石与混凝土浇筑而成,外部覆盖藤蔓伪装,隐蔽性极强。

鬼子第一波攻势刚发起爬坡,便被碉堡内的机枪火力死死压制;试图绕后迂回,又完全暴露在环形防御工事的视野中。

守军随即动用花旗支援的两门两联装波福斯40毫米炮展开轰击,一时间炮火轰鸣,迂回的中队被打得鬼哭狼嚎,不得不狼狈撤退。

另一边,28师的阵地同样陷入惨烈激战。他们依托卡尼河两岸,尤其是河口处的沙洲,与鬼子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拉锯战,成功牵制了敌军两个大队的兵力。

这条河虽不足十米宽,但水流湍急,河上仅有一座由约翰牛建造的钢架桥可供通行。双方围绕这座桥与沙洲反复争夺,战线几度易手。

鬼子企图凭借火力强渡桥梁,但在我军密集火力封锁下未能得逞。随后,敌人在陆航的轰炸掩护下,再次发起冲击,同时以四一式75毫米山炮进行火力支援。

28师虽以迫击炮抵近还击,却遭鬼子炮兵精准压制,形势一度危急,甚至师长也亲赴前线,踏上弹药箱端起民二四机枪射击。直至司令部调派的炮兵部队抵达战场,才逐渐扭转劣势。

实战证明,火力多一分,胜算就多一分。约翰牛提供的4.5英寸重炮虽属一战老炮,却依然威力惊人。

武器终究是要用于战场的。纵然射程有限,但只要进入专业设置的炮位,一轮齐射就足以压制小鬼子火力,令其攻势暂歇。

战士们发现,一旦拥有重炮支援,对面那些强悍的小鬼子似乎也没那么厉害了。先前久攻不下的阵地,在重炮覆盖后迅速易手。原来,所谓的士兵素质差距,是可以用炮火弥补的。

鬼子随后利用登陆艇迂回至我军侧后,成功切断并包围了我军一部,将其死死困在阵地之中,形势危急。眼看有全军覆没之险,师长果断下令炮兵集中火力猛轰鬼子进攻线路,以强大炮火实施压制,最终掩护部队杀出重围、艰难撤离。

激战两日后,司令部电令抵达:退守第一道防线!

显然,我方早已布置妥当,各部队的任务,正是诱敌深入。只待鬼子踏入预设的“口袋”,便可一举合围、彻底歼灭!

真正置身前线,才能体会到林译选择的这道防线何等精妙。由龙泽、东枝与和榜三地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坚实的屏障,背后更紧靠曼德勒这一重兵集结之地,随时可获得兵力与火力的支援。

28师退守的和榜防线呈半椭圆形,被司令部形象地称为“乌龟湾”。连绵的山坡之前横亘一条河流,山势环抱之中又延伸出一片开阔平原。

部队可先借河滩地势逐层阻击,逐步后撤至平原区域,再凭借山上既设工事居高临下实施打击。

不仅如此,此地还对唯一贯穿的公路形成持续威胁。如此巧妙的地形利用,连花旗军事观察员也不禁赞叹:真正称得上易守难攻。

鬼子在炮灰掩护猛攻,在夺取河滩后,于平原地区遭遇顽强抵抗,攻势受挫,不得不频频呼叫支援。师团持续增兵,种种迹象表明,不仅此前进攻的部队已显急躁,整个师团也迫切寻求决战。

事实上,急于求战的远不止前线师团,甚至连司令部也倍感压力。他们察觉到我军正在加紧修筑工事。一旦防御体系完成,面对齐装满员、经过花旗重新武装,并严阵以待的远征军,日寇将再难推进。眼下若不进攻,日后势必更为艰难。

司令部因此严令务必尽快突破第一道防线,并调派炮兵联队与战车联队紧急支援。

然而,这道电文被合作社的黄湛成功截获。破译之后迅速上呈。花旗方面在派出侦察机核实情报、并与以往截获电文交叉比对后,得出一个关键判断,随即命令空军长途奔袭,跨越千里展开了一场精准劫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