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130章 紧张的学习

我的师座林译 第130章 紧张的学习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林译从指挥部得知消息,这让他极为震惊,孟烦了到了这里竟还是这副模样。他这种公然消极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教官团。

几位教官在评估表上齐刷刷给出触目惊心的最低分,还一致提议将他从受训名单中除名。一旦成真,孟烦了回国后不仅升迁之路会断绝,更可能面临严厉的军纪处分。

林译怒气冲冲地找到他,劈头盖脸训斥道:“怎么?大老远跑到外国来丢人现眼了!你还是不是个爷们?你打算混日子,我马上送你回北平。你不就想活着吗?回去,回老家去。战场上不需要你!”

林译的当头棒喝,惊醒了自暴自弃的孟烦了。强烈的自尊心与不甘被淘汰的危机感瞬间燃起。

戏剧性的转折随之而来。收到教官集体训斥的次日,孟烦了便低声下气地找到翻译官,借来全套教材的详细中文译本,又去图书馆借来厚厚的专业术语词典。

之后的日子里,他天天像苦行僧一般,把所有休息时间乃至深夜都投入进去,彻夜不眠地啃教材,像背密码本似的死磕那些拗口的英文军事术语。

休息天,他缠着林译和其他懂行的军官请教;在饭堂、走廊,甚至厕所外,都能看到他嬉皮笑脸找机会请教的身影,一点点把之前落下的课程要点补了回来。

靠着这股近乎疯狂的恶补劲头,孟烦了的成绩竟如旱地拔葱般扶摇直上,短短数周内,就从吊车尾一跃成为八位团长中稳居前三的佼佼者。

这把正苦苦挣扎的龙文章羡慕得不行。他弓着腰,像只觅食的虾米一样凑到孟烦了身边,压低声音带着点讨好的急切:“兄弟,透个底儿,怎么能打个翻身仗?让老哥取取经!那些洋字码子看得我脑浆子都沸腾了!”

孟烦了嘴角一撇,没直接回答,目光却冷冷地投向校场。那里,何书光正独自一人进行着全负重障碍跑训练。沉重的背囊压在他身上,每一次翻越障碍都带起飞扬的尘土。

教官抱着胳膊站在场边,眼中满是欣赏,不时高声下达着新的指令。何书光一边呼哧带喘地狂奔,一边扯着嗓子中气十足地回应:“Yes Sir! ”、“No sir”、“no problem!”

孟烦了的视线钉在何书光汗流浃背的身影上,“每次瞧见他这副“拼命三郎”的德性,我就觉得小太爷我努努力,也不算个事儿。”

他下巴又朝另一个方向扬了扬,指向正跟在林译身边恭敬记录着什么的张立宪,“还有那边俩,不知道为什么,瞧见这俩我就浑身不自在。可偏偏人家成绩就是好。”

他收回目光,瞥了龙文章一眼,带着点自嘲又执拗的狠劲儿,“咱不能太差了,这脸,小太爷丢不起。”

龙文章顺着他的目光,茫然地看看校场上不知疲倦的何书光,又看看林译身边一丝不苟的张立宪,最后再瞅瞅眼前一脸“老子就是不服”的孟烦了。成,我也不休息了。

这也难怪龙文章满腹郁闷。他的训练强度堪称炼狱。整整六十天被切割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二十天的煎熬:

第一阶段(营地训练):纯粹的体能与纪律熔炉。每日五英里全负重障碍跑是家常便饭,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必须达标。意志稍有不坚或体能未能过关,即刻淘汰。

第二阶段(崎岖山地):转入复杂山地环境,锤炼战术技能。教官们模拟遭遇战、伏击战,传授山地潜伏技巧、情报搜集传递、战场勘察、地图精准标记,乃至向炮兵呼叫火力支援等硬核科目。

第三阶段(丛林沼泽):转战水域与沼泽。学习水上作战、溪流穿越,更要在泥泞险恶的沼泽环境中,演练如何带领部队生存并有效运用战术。

他几乎没有喘息之机,终日穿梭于密林山涧与泥沼之中。凭借过人的意志和实战直觉,他在体能和战术实操上硬是闯过了关。

唯独那满纸洋文的理论考核,成了他难以逾越的天堑。教官们看着他的成绩单也连连摇头,惋惜不已。如此好的实战苗子,却因基础理论太差,感觉他前途堪忧。

龙文章自己更是苦恼万分。每天超负荷的实战训练已榨干了他的精力,哪还有余力去死记硬背,那些拗口的洋文术语让他头疼不已。考卷上的题目,他明明按照自己的理解认认真真答了,自认句句在理,可结果却总是满篇红叉,大半错误。

然而,这真怨不得龙文章头脑不清。讽刺的是,教官们奉为圭臬的标准答案,本身便是错的!

仅仅几个月后,当陆军将按照这套理论训练出来的游骑兵部队投入战场时,便暴露了致命缺陷:他们将这支精锐的轻步兵,当作强攻矛头,投入隘口争夺的正面战役。

面对普鲁士军队密集的火力网,甚至偶尔出现的装甲部队,人数稀少、火力不足的游骑兵无异于被投入血肉磨盘,伤亡之惨重,令人扼腕。龙文章那不合“标准答案”的实战理解,或许才是战场上更珍贵的智慧。

龙文章坚信,这样的轻步兵部队,就该像一把手术刀,用于穿插迂回,直取敌后要害。小鬼子能把这种战术用得炉火纯青,恰恰证明了这是从实战中淬炼出来的、对轻步兵最有效的战法。

他虽未踏足军校门槛,却是个嗜书如命、爱听故事的主儿。吕布、楚霸王那等莽夫豪杰入不了他的眼,他独独痴迷于韩信的运筹帷幄。评书里的“七擒孟获”、“水淹七军”,这些讲求智谋韬略的段子,才是他心头所好。

因此,面对硬碰硬啃不下的骨头,他本能地选择动脑子。每次部队吃了败仗,他必定和连排长围坐篝火,复盘战局,从血肉模糊的教训里总结克敌制胜的真法子。

他的战术智慧,根植于硝烟弥漫的实战。而教官们奉行的,却是西点那套刻板的“Yes Sir”教条,一切行动,都被死死框定在书本的划线部分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