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盛唐奇幻录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陈年往事

盛唐奇幻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陈年往事

作者:婆娑道姑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5 18:53:44

“就是这口井!”

薛和沾立刻朝着那口井飞奔而去,义无反顾迫不及待地跃入井中。

果儿只觉眼前一黑,一道黑色的身影从天而降,薛和沾身上熟悉的气味在这刺鼻的火油味中显得格外清新。

果儿满眼惊喜,抬头果然对上了薛和沾清亮的眸子。

“你果然找到了!”

果儿含笑看着薛和沾,薛和沾也终于呼出一口气,仿若心口的大石落了地,这一整日的焦灼在看见果儿安然无恙的瞬间退散无踪,只余下失而复得的欢欣。

他几乎要克制不住想要上前抱住果儿,然而,下一秒,一柄冰冷的长剑带着劲风从薛和沾背后刺了过来。

“小心!”

果儿话音未落,薛和沾已经察觉了背后的偷袭,忙侧身闪躲,奈何井底空间太小,随着刺啦一声裂帛声响,薛和沾右臂被长剑划出一道血口。

“狗官,既然送上门来,今日就别想活着出去!”

神秘女子的声音响起,她如鬼魅一般忽然现身,果儿这才明白这人一直潜伏在周围,想来是并不相信自己会轻易配合她。

薛和沾没有带兵刃,赤手空拳与神秘女子战在一处。两人在狭窄的井中你来我往,神秘女子虽然手持长剑,但井底空间狭窄,长剑施展不开,薛和沾的拳法又十分刚劲,适合近战,几个回合下来,神秘女子便落了下风,被薛和沾一拳打中肩关节,整个右臂几乎握不住剑。

但神秘女子并不甘心就此失败,她趁薛和沾转身的瞬间,突然剑走偏锋,冲向被点了穴的果儿,手中长剑架在了果儿的脖子上:“狗官,你再上前一步,我就杀了她,提前点燃火油机关!”

薛和沾心中一惊,停下了脚步,冷静道:“你当真以为这种玉石俱焚的方式,救得了更多女子?”

神秘女子冷笑一声:“少跟我讲那些大道理,我没有那么伟大,比起救人,我更希望你们这些贪心不足的狗官全都死!”

薛和沾叹息一声,知道眼前这女子已经被仇恨彻底蒙蔽了双眼。

他从怀中拿出罗氏写给俞四娘的信:“罗氏已在大理寺门前自戕,你应当明白,她如此牺牲,都是为了保护你,她想让你活下去。”

神秘女子闻言,浅色的瞳仁猛地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痛苦:“你说什么?姨母她……”

就在神秘女子分神的瞬间,薛和沾抓住时机,身形一闪,化拳为爪,朝着神秘女子的手腕抓去。神秘女子吃痛,长剑掉落,薛和沾顺势手刀砍在她后脖颈,将她打晕在地。

“果儿,你还好吧?”

薛和沾连忙上前,方才他便发现果儿在被挟持时竟一动不动,以果儿的敏捷,这很反常,显然是不能动了。

于是十分不放心地查看果儿的双腿:“可是腿伤了?”

果儿摇摇头:“我没事,只是被点了穴。”

薛和沾这才松了口气,“冒犯了。”他说着,抬手点在果儿腰部两处穴位,果儿终于感觉下肢的血液开始流畅,很快便恢复了知觉,只是双腿还有些酸麻。

薛和沾小心地搀扶着她:“能动的话,我背你上去,马上就到暮鼓时分了,继续待在这里很不安全。”

果儿知道时间紧迫,也并不扭捏,干脆地跳上了薛和沾的背,双手环住他的肩才发现,薛和沾看起来清瘦,肩膀却十分宽阔,莫名让她生出几分安全感。

这么想着,果儿忍不住有些脸热,于是移开目光,不看薛和沾,只低声道:“我们快上去吧。”

薛和沾素来知晓果儿是洒脱的性子,但她二话不说跳上自己的背,还是让他的心停了一瞬,脑子也像是忽然空白了一样,若不是果儿提醒,他都忘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抓紧离开这里。

于是他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才道:“抓紧了。”

然后攀援着井上的绳索,背着果儿爬出了这口井。

见薛和沾救出了果儿,抱鸡娘子和石破天都松了一口气。

薛和沾却片刻也不敢松懈,放下果儿就对新安王府的侍卫道:“立刻将每一口井中的人都制服,切记下手要稳准快,万不可给她们机会启动机关。”

“是!”

众侍卫听令,迅速分散开来,很快就拿下了每一口井中的胡玉楼娘子。

就在这时,暮鼓准时响起,长安城依旧一片祥和宁静。没有人知道,一场能烧毁半个城的大火,就这样在薛和沾等人的努力下,悄无声息地被制止了。

然而在薛和沾要将人全部带回大理寺时,果儿还是忍不住拉住薛和沾,低声问:“真的不能给她们一条活路吗?”

薛和沾对上果儿黑亮的眸子,轻叹一声:“她们方才想要拉你同归于尽,即使是这样,你还是想帮她们?”

果儿垂眸:“想要我同归于尽的只有她一人,其他人是无辜的。”

薛和沾看着果儿脸侧有些凌乱的碎发,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帮她将耳畔的一缕头发小心地捋到耳后:“好。我答应你。”

果儿一怔,抬头对上薛和沾黑亮的眸子,竟从中看出了几分无奈与温柔。

她心中忽地如擂鼓般响成一片,与长安城的暮鼓声相互唱和,让她短暂地有些耳鸣。

当晚,那神秘女子醒来后,薛和沾与果儿和石破天一同提审了她。

真相与薛和沾和果儿的猜测相去无几,神秘女子名叫贾大娘,是俞四娘的长女。

她的母亲俞四娘曾与罗九娘是一对闺中密友,在长安时一同长大,但俞四娘的父亲仕途不顺,辞官经商去了凉州,二人从此只能书信往来。

俞四娘走后,罗九娘嫁给了科举入仕的陶承望。俞四娘为祝贺好友新婚,特意打了一支足金的金簪,从凉州托商队送了过来,当做贺礼。

罗九娘十分珍爱这支金簪,时常拿出来把玩,却舍不得佩戴,陶承望得知金簪的由来,便特意去官造署为罗九娘打了两支外形一模一样的赤金金簪,虽价值不同,但外观一致,罗九娘一度因此十分感念丈夫的体贴,便将自己与俞四娘的过往一一告知,一并告知丈夫的,还有俞四娘的身世与家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