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960章 豪爽的李龙和小气的李龙 先更后改

火车一路从燕京回到乌城,中间李龙很配合陈向东的行动,没有出什么事情。

等到了乌城回到民委报到,受到了领导的接见,领导把李龙好好的勉励了一下,告诉他以后会把他的事迹材料整理出来发出去,后面还需要他的配合。

李龙自然是满口答应,又进行了一些登记和照像之后,这趟任务算是彻底结束。李龙要了陈向东办公室的电话,说以后常联系。

陈向东也主动留了李龙那边的电话,他总觉得这个李龙和以前碰到的那些先进个人不太一样。

从bj买的那些特产还是托运回来的,所以李龙没有着急着回县里,当天晚上从火车站托运部把东西取到以后,在八一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开始分送这些东西。

李龙最先去的是八一农学院。过年的时候到吴教授这里来送了特产,也给罗教授带了,但是没见到人。这一趟过来就是想见一见罗教授。

“你要是再晚两天就见不着我了。”办公室里罗教授一边给李龙倒水,一边笑着说,“去年在你们那搞完盐碱地改良试验之后,我又去了其他的地方,收获还是有的。今年开学的时候就有人邀请我们去,和学校领导请示了一下,过两天我就带着几个学生东疆的片区要待一两个月。”

“那还是挺辛苦的。”李龙站起来接过水说道,“东江那边风大,热,呆着比我们那里要艰苦多了。”

“搞农业,这方面的觉悟我们还是有的。”罗教授坐下来说,“说实话也是得益于你的那个建议,我们在进行土壤改良试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也找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有人不断的邀请我们去帮助他们进行土壤改良试验,测土施肥,这对我们的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说实话,我们这些人到地方上去,当地的人都很重视,虽然达不到当时你给提供的条件,但总的来说比当地的平均水平要强,而且保障的都很好。”

李龙笑了,喝了一口水说道:

“这是应该的呀。咱们国家自古就重视有本事的人,你们下乡是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那大家肯定要把你们招待好。

说实话,就你们在我们县里留下的那个肥料配方,我们开垦出来其他的盐碱地,用这个配方的肥料都是有作用的。这是实实在在的给我们提供了好处,那肯定得感谢你啊。”

“行了行了,咱们就不互相吹捧了。”罗教授笑着说,“你带来的这个特产我们收了,到时候集合了,和实验小组的组员们一起分着吃。

听说你得了全国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了不起,了不起,祝贺你。以后有机会还会到你们那去的,到时候我们要求可还不能降呀。”

“放心吧,只有提高没有下降的。”李龙知道这是罗教授在开着玩笑,便也顺着这个话头往下说。

从罗教授这里告辞出来,那边吴教授才下课。看李龙在办公室门口提着东西等着,吴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小李同志,看还让你等了一会儿,应该让你找个地方做的。”

“没事没事,就等了一小会儿。”李龙跟着吴教授进了办公室,“这两天我又去了燕京一趟,带了点特产回来,正好过来看看你们。”

“是去参加表彰了吧?”吴教授也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是从报纸上了解的,“很厉害呀,受全国表彰的,说明你做的事情真的是很不错。”

“嘿嘿,”李龙把提着的那两包特产放在桌子上笑着说,“反正确实也干了一些事情,我也挺自豪。

但说实话,从中我也受益不少,以前家里也穷,从山里和民族兄弟们那里换来了一些东西,赚个差价,慢慢的生活好了。

但他们的生活还比较落后,就想着让他们也过得好一些。”

“要是大家都能像你这样想,咱们这个社会会好很多。”吴教授给李龙倒了水说,“现在已经不种地了吧?”

“我是不种了,我的地都交给了大哥,我大哥在种。今年我们村里种打瓜的还不少。”

“打瓜这种经济作物呀,同一块地不能连续种。”吴教授想了想说,“而且对土质要求比较高,不符合种植条件的打瓜地产量不会高的。”

“这些大家都懂。”李龙捧着茶杯说,“但是再怎么说,一公斤打瓜的收购价平均在两块钱左右,一亩地,哪怕只收获一百公斤甚至更少一点,那收入也比种粮食要多。

所以很多人为了多挣点钱,就会扩大种植面积。”

“也是。我们北疆的粮食产量还是挺高的,早就过了吃饱饭的这个水平线。大家想要把日子过得更好,就是想着从地里多挣钱。”

吴教授也感慨地说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让农民进入小康社会,那就得把日子过好。钱从哪里来呢?农民的钱只能向土地要。

“咱们北疆还算好的,”李龙感慨地说,“至少每个人有五亩口粮田,现在还有大片的盐碱地可以开垦,核算下来一个人十亩地都不止。

随便种点粮食就够吃了,剩下的就可以琢磨着怎么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来钱比粮食要快一些,生活水平就能高一些。”

“现在你们那一片经济作物都有什么?”吴教授饶有兴趣的问。

“除了打瓜,葵籽之外,兵团那边种的还有,然后就是甜菜、还有少量的红等。”李龙想了想说,“以后种的可能比较多。”

“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在盐碱地里也能长,抗盐碱的能力比其他经济作物要强一些。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挑地,不会。”

“是这个道理。不过容易生虫,一旦病虫害泛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绝收。”吴教授懂得比较多,提醒李龙,“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是的,一旦种植规模上去了,光靠人力打药是不行的。”李龙也赞同着说,“我和奎屯那边的农机厂有合作,先前研制了收割机和中耕机,打算再过一两年,种植铺开的时候搞出来一个小四轮拖拉机带的打药机。”

“嘿,我猜就是你!”吴教授拍了拍桌子笑着说,“先前收割机出来的时候,我们和农机厂那边联系过,他们说是和别人合作,搞的名字就是李龙。

我就想着会不会是你,但因为是奎屯那边的,就没有直接问你。小李,不错呀!看得出来,你在农业机械这方面是真的有天分,没想过到学校里进修一下吗?我想你在这方面肯定是能做出来更大成绩的。”

“进修就算了。”李龙摇了摇头说,“我的理论基础太差,肯定是跟不上的,我这方面的事情完全就是兴趣。而且现在事情也太多,要到山里修路,要管着我的收购站,供销社那边定期还有任务要做……”

“你还真是个大忙人啊。”吴教授笑着说,“也难怪能受到全国的表彰,就光你做的这些事情,普通人都做不了啊。

挺好的,年轻人敢想敢干,在不同的领域闯一闯有好处。”

李龙笑了笑,没有吱声。

吴教授给李龙找了一些关于农机方面的杂志,还有机械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书本,让他拿回去看。

离开农学院之后,李龙又提着剩下的一份特产到了玉雕厂。

刘工这里现在没有顾客,他正趴在桌子前雕刻着玉石。头上戴着一个小头灯,手里拿着电动工具,正在一块小玉石上慢慢的琢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