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957章 玉涨价了,玉素甫的儿子来了

按李家人的说法,李龙再去燕京的事情,不给村里人说,也就是不宣扬。

说实话,这年头老百姓主要的精力还是用在种地上面,县里的电视台还没建起来,广播电台每天播的内容也有限,像北疆日报这样的报纸普通老百姓是不订的,哪怕是北庭日报,等村里人能看到,估计也是半年前的“旧闻”了。

所以只要李家人不主动说,其他人大概率是不会知道李龙得到这个荣誉的。

别说这个,就是对普通老百姓关连性更大的“五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评选先进个人,也很少有人关注。

老百姓更关注今年的粮价涨不涨,今年的物价涨不涨等等。

所以李家这回就很默契,不说。

毕竟现在李家的发展,至少在四小队里已经算是鲜着锦、烈火烹油,村里人不少表面上不在意,羡慕嫉妒恨的可不少。

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这个,绝大多数人可能没啥,但那么极个别的不排除背地里说坏话搞坏事。

怕是不怕,主要是麻烦。

低调一些比较好。

李龙又问了家人有没有什么需要带回来的东西,李建国只说让他去看看自己的那个院子,想来里面应该积了不少的灰了,得打扫打扫。

“我给你拿钱,你雇人把院子清理一下,也正好让别人知道这院子有主人哩。”李建国说,“雇咱国内的人,就不要美国钱了吧?”

李建国给李龙拿了一千块钱,李龙这回也没拒绝。他知道大哥这是逐渐还他院子的钱,李龙也不客气。自己拿钱给大哥买院子,作为以前经常照顾自己的大哥,这时候心里肯定不得劲。

再加上大哥这个开春给人家犁地平地播种应该是赚了一些钱,还一些就还一些吧。

从家里出来,李龙的吉普车里多了一些野菜,有苜蓿、榆钱、铃铛刺等等,都是大嫂去地里干活的间隙弄到的。

这些都是小时候开春经常吃到的,但现在李龙住在县里,还真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是市场里也不会出售这样的野菜,只有三四十年后,那时候算是市场极大丰富,然后才会有这样的野菜出现。

李龙又去了一趟老马号。

杨老六去放羊了,李龙提前把这个月的工资发给老罗叔,让他发给大家,然后又拿出一百块钱让他给宋明,算是这个月拉渣的钱。

老罗叔猜到李龙有事,不过他没问题,只是告诉李龙乡里的那个姜干事前几天带着人过来看这边养殖的马鹿和狍鹿子,说是这是先进的养殖经验,希望能够推广一下。

因为李龙不在,所以老罗叔没答应,毕竟这玩意儿在他看来也没啥先进的,从山里弄回来就养着呗,跟养牛养羊区别不大,就是这些家伙太容易顶人,烦的很。

还有就是圈里的公鹿的鹿茸已经长起来了,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割了。

这个李龙让老罗叔他们自己去办。其实每年割下来的鹿茸晾干之后卖了钱,就够几个老人的工资了。不过每次割完鹿茸后,老罗叔都把鹿茸交给李龙,让他去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收入的事情,老罗叔不沾。

很规矩。

李龙告诉老罗叔,如果后面姜干事还带人来的话,就让他们看,这里也没啥不能看的。至于要问怎么养的,正常说就是了。养殖马鹿现在还是个小众行为,至少十年内鹿茸鹿角的价格还不会因为养殖的情况掉下来,只有再过几年,北疆特别是伊犁河谷大规模养鹿之后,这个价钱才会掉下来。

李龙也不靠这个发财,所以并不会在意别人养不养。

虽然有些疑惑李龙的行为,老罗叔还是答应了。

“就是再有一百个鹿场,这鹿茸鹿角和鹿鞭鹿肉的价格也掉不下来。”李龙告诉老罗叔,“再说了,他们想要养鹿得有鹿娃子,说不定还要从咱们这里买哩,这是好事。”

回到县里之后,李龙开始设想去燕京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的方案。

他还给顾晓雨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最近自己要去燕京,问她有什么需要的没有,自己给带过去。

“要是姐姐和明明昊昊都能过来就好了,还有爸……”顾晓雨一听李龙要过去,挺开心的,随即又感慨着说道,“姐夫,我姐过来不过来?”

“你姐最近比较忙,过不去。”

“好吧,那你这趟过来是办公事吗?”

“是的,参加全国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表彰。”李龙说话挺平静,其实还是有点小得意的,“当然,正事办完,我也要去看看院子,你收拾的那么好,我得拿相机拍一拍,拿回来给顾叔和你姐看看。”

顾晓雨对李龙叫自己的父亲叫叔一直不解,顾博远私下里给她解释过,这是跟李建国学的,况且自己也不在意——毕竟以前都是叫顾大哥的。

“放心吧,你肯定会满意的。”顾晓雨有这个自信,“你参加全国表彰?姐夫,你厉害啊!”

她也算是后知后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姐夫要受全国表彰了。

“哈哈,是上面给咱们这个荣誉,我觉得我做扔还不够……哈哈,开玩笑,其实这样也挺好,有这个名头,我那两个院子也就比较安全了。”

顾晓雨知道李龙的意思,其实这段时间她也挺烦的,因为有钥匙,经常过来给院子里添置东西,所以被有心人给盯上了。

有一次她从院子回来的路上被人拦着,非要找她买这个院子,顾晓雨说不卖,那人还纠缠着,直到有居委会的大妈围过来,那个人才离开。

她能听出来这是外地人,估计是和李龙一样的心思,想买了燕京的院子常住吧。

她也不想让单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一直比较烦恼。现在李龙要过来了,而且有全国先进个人的名头,应该能把一些人给挡回去吧?

李龙详细的想过这个问题,反正先用这个名头,如果不行的话,就找民委或者供销社要个公家的名头,什么驻京办之类的,往门上一贴,应该也能管点用。

挂了电话之后,顾晓雨有些神不守舍。在姐夫李龙那里夸下海口,这时候她又有些不自信起来,一直熬到下班,匆匆在食堂那里买了两个包子,边吃边往四合院而去,想要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五月七号,马晓燕给李龙电话,说材料已经写好了,让他过来取。李龙开着吉普车先拐去了市场,买了两只鸡,让老板给宰好褪了毛,用袋子装好带着就去了县委大院。

在门卫那里登记,叫马晓燕出来,李龙接过材料,把装鸡的袋子交给了她。

“你不是已经给了……”

“拿着吧。”李龙笑笑,扬了扬手头的材料,“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能不能用上且不说,但话是要说出来的。

回到自家,李龙把材料读了一遍,感慨着,这专业的人就是不一样。这材料写的,用自己的口吻,既把自己做过的事情都写了一遍还略有夸张,却又很谦虚的表达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还会继续努力。

让人看着感觉就是很舒服,不夸大,却又很能鼓舞人心。

李龙看着有些娟秀的字迹,便拿着材料进了卧室,在写字台前拿出信纸和钢笔,把这材料又抄了一遍。

他觉得这次去颁奖,大概率只会让自己说两句感想,甚至于感想都没有,就是颁奖,有记者采访的话会说两句。

所以这材料如果有用的话,应该是回来后作报告的时候用的。

抄的时候顺便就把一些不符合自己说话语气的内容给改了。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评论,说三流的抄写员抄写东西的时候一字不落,错的也抄。二流的抄写员会及时改错字和不通顺的语句。一流的抄写员会读一遍,如果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宁愿不少。

也不知道是段子还是事实,当时在书上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后面还附加了一句,教员是一流的抄写员,当时和他一起的有二流的,后来成为一名作家,还有三流的,一辈子都是在作抄写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