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879章 开心的白修名,后悔的董志超

李龙把瓜籽压平机拉回到县里,进大院子后也没往下卸,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后就开着吉普车去了四小队。

吉普车先开到了大哥院子里,大哥不在。

“你大哥去给队长家开荒去了。”梁月梅正在收拾木锨和木叉——马上要割麦进场了,这木叉是麦子打场前挑捆子、打完场挑麦草用的;木锨则是扬场用的。

“给队长家里开荒?”李龙愣了一下,问道,“队长家里也要开荒了?”

“嗯,在东面样子渠那边往东,东大沟边上。昨天队长过来了,他不光要开荒,还让你大哥看着给能不能犁出一条渠来,就是把队里的渠往东面荒地延长一些,到时好浇水。”

样子渠是四小队东面一片地的名称。那里有一条样板农渠,当初渠修的非常平整,作为模样样板。那一片开垦出来的地总称就叫样子渠。

嘿,这个许成军,这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啊。

许成军家后来也是队里的富户,当然不属于村霸那种。他不干占别人地、贪污别人补贴的那种天怒人怨的事情。

作为生产队长,他有太多的机会能够让自己家里和家族人家里发财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国家给队里搞一个滴灌示范项目,这个项目拿下来的时候,乡里通知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这时候他给家里人说一声,提前布局先建个滴灌带厂。

四小队的所有耕地加起来最多的时候是一万两千多亩,给乡里报的基本农田示范区七千亩。这七千亩的改造费用是一千多万近两千万。

而这里面,光采购各类滴灌带就有好几百万。而且滴灌带这玩意儿不能一直使用,每年都要用新的——当然可以用旧的换新的,但不是一比一兑换。

滴灌带这玩意儿不算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有一台机器,采到到塑料原料就能生产。

这个项目本身就在队里进行,采购的事情,生产队长也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施工建设方也不太可能舍近求远。头一年只要把价格压低一些,不要赚太多,那施工方肯定会从当地采购滴灌带。

从第二年开始,队里人种地就年年得买滴灌带。

你想想队里有人建厂了,那大部分是不是得从队里购买?

这一亩地滴灌带费用在八十到一百块钱,全村就近百万的采购。

这滴灌带厂可不光供一个村子,最开始的时候,是供一个大队到半个乡!

刚开始有这个意识的人并不算多,等其他滴灌带厂建起来的时候,许家第一口肥肉已经吃到撑了。

这只是其中之一。

再说一个,刚开始的时候,国家有些项目补贴,生产队长去乡里开会的时候,乡里会通知,然后回来后,队长只需要在大喇叭上延迟那么几天通知,先给自家人知道,那晚几天,有些项目别人就拿不到了。

比如良种牛羊补贴,比如药材种植补贴等等。

各种补贴,后来自治区印了一个“明白手册”,上面对于常年都有的补贴写的很明白,但这样的手册发到村支书一级,会不会继续往下发,就看村委怎么操作了。有的会发,有的就“忘记”了。

当然,落回到原处,还有就是开荒。

二零零几年,某一年的价格一下子暴涨,第二年承包地费用升了起来,队里兴起了开荒热,因为能在盐碱地里生长。

说到具体的,某块地有人想承包开荒,但承包钱一时不凑手,去给队长说一下看能不能先开荒,队长说研究研究——然后就没下文了。

没两天,拖拉机开动,这地他家亲戚开荒了,你去问,他家说别人已经先给了钱,和队里签了合同,你有啥办法?

所以后来许队长家里很富,钱哪里来的?不都是这么来的?

当然,基本上都是利用政策,队里人虽然羡慕,也有嫉妒,但大都没啥话说。

毕竟事情在那里放着,人家没多占低保名额,该发的补贴一样不少,该从乡里往队里争取的好处也不少。

有些时候还会把一些补贴发到德高望重或者困难的人家里——比如国家要建高压电线塔,地下埋涵管。这玩意儿路过耕地,是要给农民补贴的。

他只需要给建设方提示一下,往哪里偏一偏,那补贴的对象就不一样了。这样的情况,队长有几次直接会把补贴偏到五保户或者队里那些老住户、有困难的住户家里,这样的事情,谁都没话说。

还有就是队里只要有白事,他直接大喇叭上喊着叫那些青壮劳力去帮忙,他自己也干,风雪天也一样,凝聚力就是这么起来了。

所以李龙其实还是挺佩服许成军的——会干事,能赚钱,名声也不错。

“我拉来一台压打瓜籽的机子,”李龙说道,“咱家里现在没那种打瓜籽了,我去大强家里试一试。”

“压打瓜籽的?”梁月梅有些好奇,“不用手压?”

“不用,用拖拉机带。”

这时候民用电还不稳定,电机使用不普遍,所以杜厂长设计的这个瓜籽压平机是用小四轮带动的——其实也就是柴油机带动。

李青侠对李龙所说的这个瓜子压平机非常感兴趣,原本在菜园子里是弄菜的他听到李龙这么一说以后干脆从菜园子里出来,坐上吉普车跟着李龙一起去到陶大强家。

吉普车开到陶大强家的时候,陶大勇正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了大强家的院子。

李龙的吉普车直接跟着拖拉机也进了院子。

陶大勇从拖拉机上下来的时候,李龙和李青侠也刚从吉普车上下来,看到李龙,陶大勇还有些尴尬。

陶建设和陶大强夫妻俩都在院子里压着打瓜子,孩子坐在边上玩。他们看着李龙李青侠过来,都起身打招呼。

“我借着大强的拖拉机去我们那边的麦场,拉滚子压了压。”陶大勇给李龙解释着。

李龙想笑。陶大勇是陶大强他哥,他用陶大强的拖拉机也用不着给李龙报备和解释。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自己在陶大勇这些人心目中威信还挺高。

其实也没啥屁用。

李龙笑了笑问了一句:

“你家那边的场都弄好了?”

“好了好了。”陶大勇急忙笑着回应。

自打和马春红结婚之后,陶大勇直接转到了马家那边的麦场。按常理来说,他应该和他爹和他弟在一个麦场,只不过陶大勇先前几年脾气比较软,比较听马春红的话,分了家之后就和岳丈那边合伙了。

这两年陶大勇缓了过来,重振夫纲,但麦场这玩意也不能随便乱换,他现在就是想和他爹他们在一个麦场,还得要麦场里其他人同意。

“大强呀,我拿了一台机子,用你们家的拖拉机做个实验。”李龙跟陶大勇没多的话说,打招呼表示客气一下,然后就和陶大强说起正事。

“啥机子?”李龙发话,陶大强自然是没话说,过去就把拖拉机的斗子卸下来,从大轮取下来一根皮带放着备用,然后跟着李龙搬东西。

“就是压平打瓜子的机子。”李龙解释着,“把泡软的打瓜子下进去,打开机器就能直接压平,剩下晾晒就行了。”

“有这么好?”陶大强惊讶的问,“这是哪生产的机子?”

“我找人专门设计加工的。”李龙说,“先试试看行不行。”

把机子放在小四轮前面固定好,底下的平台用几块砖头垫实,联接上皮带轮,陶大强就拿着摇把子准备发动。

陶家人都很稀奇,包括原本准备离开的陶大勇都停了下来跟着帮忙。

李龙搞的这个压平打瓜子儿的活没他的份儿,他很羡慕,但也知道这些活都分给了那些和李家比较亲近的人家。

他只能怪自己当初不争气,眼皮子那么浅,偏偏在李龙和大强合伙的时候,去分大强拉回来的东西。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这两年因为种打瓜的事情,和李家的关系好了不少,陶大勇相信有弟弟,在自己在努把力,以后肯定也能搭上李家这船。

所以实验的时候他也挺卖力,主动把那些泡好的打瓜子桶挪过来,接下来李龙让干啥他就干啥。

看机器已经固定好了,李龙就让陶大强把机子发动着,看机子运转顺利,他就开始往料斗里加泡好的打瓜子。

李青侠则拿个袋子在出料口那里撑开接着,等着看出来的打瓜子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