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21章 这可是个大项目!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21章 这可是个大项目!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这次收苇把子的活,节奏快的出奇,在四小队所有人几乎都在努力干打算多扎多挣钱的时候,李建国宣布结束了。

九天时间,也算打破了这两年扎苇把子活的极限。

当然也不全都是四小队扎的,四小队有些人家里现在还堆着大垛的苇子,打算多扎一些呢。

在第八天的时候,兵团农场那边的韩本忠和韩大春牵着马车拉来了两车苇把子,得有个四五百个。

李龙这边头一车苇把子拉到供销社的第二天,韩大春就来到李建国家里,他给李家提来了两塑料桶酒。

这酒是韩本忠在呼克公路上接的。

当时一辆拉酒的罐车出事故侧翻,罐体破裂,原酒泄露,正在地头的韩本忠把司机救出来后,那司机让他赶紧回家拿东西装酒——反正这酒漏了也浪费了。

“这酒是烧酒厂烧出来拿去到北面的酒厂那边准备勾兑的原酒。”韩大春说道,“俺家里放了几十公斤,这些是拿来给李叔你喝的。”

刚烧出来的原酒,在老百姓眼里自然是比勾兑的酒要好——当然喝起来特别辣,主要是度数高。

这算是非常不错的礼物了。李建国这边收苇把子,他知道韩家是能干这个活的,便让韩大春回去给韩本忠说一说,如果能扎的话,按标准来,送过来只要合格,自己这里就收。

韩大春高兴极了,咧着嘴笑着说“没问题没问题”,然后就匆匆赶回去了。

他是骑马过来了,来的时候还是慢慢走,走的时候几乎是纵马狂奔的回去的。

这个时候兵团种地虽然所有的农资都是上面下发的,职工只需要种就行了,但年底收的时候除留够自己的,剩下的全都上交,至于能返回来多少现金得看上面的意思,而且这算是一本糊涂账。

地方已经包产到户,种多少东西交了公粮后卖多少自己做主,得到的钱是多少也是公开透明的,心中有数。

以前兵团要比地方好。地方在大锅饭时期,说实话是真没多少干活的动力,得过且过的比较多。到年底分不到钱还倒欠算正常,那时候地方羡慕兵团,至少到年底能拿上些现钱。

现在是兵团羡慕地方,种什么能自主,种出来的除了交公粮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能剩多少全看自己努力的结果。

基本上算按劳分配。

地方的生活水平一下子超过了兵团——韩大春他们自然是羡慕的。

今年虽然还没到年底,但照往年来看,他们一家到年底能剩下个几十块钱顶天了。

眼下能扎苇把子,一个三毛五,那还不快快的去干?一家老小齐上阵,三五天时间弄几百个苇把子是不成问题的。

结果就是他们拉来两车,一下子就把李家院子里的苇把子数量给冲了一下。

韩家是特别珍惜这次扎苇把子的活的机会,因此拉过来的苇把子,合格率特别的高。

韩本忠等李建国验收完,把一百六十七块三毛钱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颤抖的手点了一遍后,激动的说道:

“他李叔啊,咱今年年底能好好过了,也能给娃们扯布做新衣服了,这多亏了你们啊。我们这就回去,再扎一些……”

“不能再扎了,够了。”李建国虽然很不想让韩本忠失望,但数量的确已经快够了,韩家路途远,已经来不及再扎了。

“够了吗?……也行也行。”韩本忠那一瞬间脸上的笑容滞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能挣这些钱也够了。比俺连队里其他那些强多了,那些人家里也就那几十块钱,要过一年——唉。”

兵团职工这时候还是挺苦的,吃饱没问题,但要说过得好,真就比不了包产到户的农民了。

李建国想想说道:

“明年秋天麦子割了后,小龙弄着扎大扫把的活。今年比较多,明年应该也有不少。

到时我看八月中旬吧,你让大春过来,我给你们说,你们可以干。那一个大扫把三块多钱,扎一季也能挣不少。”

“嘿,这个没问题,我回去就把栽桩啥的弄好,到时就让大春过来……这活能干啊。这大扫把还些贵哩,一个三块多……真不便宜,好活,好活啊!”

韩本忠语气里有感叹也有羡慕。地方靠近城市,机会多,以前觉得兵团好,现在比着比着怎么就落后了呢?

韩本忠也没吃饭,他也看出来李建国忙,交了苇把子后就赶着马车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李建国收完苇把子便赶到了许成军家里,用大喇叭通知全队,苇把子已经收够了,明天不再收了。

这通知把许多人给打懵了,他们正准备蓄力大干的,毕竟这才十天,往常扎苇把子和扎大扫把差不多,怎么也得要一个月的。

这时候有些人才后知后觉的感觉这苇把子怎么少了?

等有人从李建国那里打问来具体的消息后,就有点慌。

这两年,四小队的人已经习惯了年初开始就有人去编抬把子,秋后开始扎大扫把,入冬前扎苇把子。

这三笔钱中至少有两笔是全村人都能挣到的。

有些人甚至在年初就已经安排好了年底扎苇把子这笔钱的用处。

虽然去年和今年李龙把一部分扎大扫把的活交给到了别的村,但总的扎大扫把的活的量在增加,并没有怎么影响到本村人扎大扫把的利益,而且因为涨价今年挣到的钱还多了一些。

眼下一下子听到苇把子明年后可能就扎不了了,这才慌了。

少一笔钱,那以后生活是不是就得紧张一点儿?

这可不是小钱,一两百块钱顶其他有些村人家一年的总收入了。

这种事情把整村里弄的人心惶惶的感觉;有些人听到消息还跑到李建国这里来求证。李龙不在,不管怎么说他和大哥关系那么好,李建国应该知道。

最慌的是张强,才把五百块钱拿去承包苇沟,这边苇把子就不扎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张强一腔忿怒的也跑到李建国这里来求证——当然,他可不敢对李建国有什么脸色,来的时候还是提着东西的。

看在和他哥张木匠的关系上,李建国虽然没把人直接赶走,但也没让张强进屋,也没收他的东西,只是告诉他:

“小龙说了,上面通知以后盖房子可能会用预制板,那个结实,苇把子会收的越来越少。不过你那承包苇沟不影响啊,这打苇席也得用苇子,还能送去造纸厂……不影响。”

张强提着东西有点失落的回到了家里。

自己已经卖了一年的大扫把,难道还要卖上几年的苇把子?

那打苇席是真的,但四小队不光有苇沟,还有苇湖,小海子里也有苇子。别人要打苇席挣钱的话,肯定不会买他的苇子,免费的不香吗?

那就只剩下一个去处,造纸厂了。

芦苇是非常优质的造纸原料,造纸厂一直在收,只不过价格不高,毕竟北疆这边造纸原材料非常的丰富,除了芦苇,还有麦草等。

再往后,就没造纸厂了。

玛县似乎有个比较怪的现象,一直想发展工业,始终没发展起来,三四十年间来过不少企业,换了不少,最终还是一个农业县。

也不错。

李龙把苇把子交完,该分的钱分了,该给宋明的车费也都结清,这让宋明还有些不好意思。

“冬天没事还要你拉渣呢,别不好意思。”李龙和宋明说了说,目送他离开,这趟活就算结束了。

他预感着明年可能就没苇把子的活了,就算有,数量可能也会非常的少,低于五千个的话,他就不接了。

休息了几天后,李龙赶在头一场雪下下来之前,去了趟乌城。

八十年代的冬天比三四十年后要提前一些,进十一月就开始下雪。

不像后世,可能到十二月初雪都没下下来。

他就想赶在雪下下来之前,把乌城那边的事情办完,接下来冬天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