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05章 李家曾经有宝贝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05章 李家曾经有宝贝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三天的卧铺,李青侠坐着很舒服。

中铺上铺的人衣著都比他鲜得体,带的都是旅行包,一个个说着普通话,吃饭睡觉都很注意。

然后看着李青侠,虽然没问,但一个个目光里都带着探究、不解。

毕竟这年头,能买得起卧铺的农民真不多——而李青侠这标准的农民打扮,让他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李青侠仿佛全然不觉,该吃吃该睡睡。中间餐车服务员送餐过来,他还买了一份尝一尝,不过吃完后就说不好吃。

虽然这钱放在县城可以吃两份拌面了,但李青侠清楚火车上啥东西都贵,也没说啥。

自己有钱,露在外面的钱不少,但好在这时候卧铺管的还挺严,查票严,也没闲杂人等在这里晃悠,这让李青侠放了心。

毕竟自己一个人来回,带着不少的钱,还有一些东西。想想要在硬座的话,搞不好真会被偷。

现在觉得小儿子买了硬卧还真不错,舒服。

他自己这两年逮鱼攒下来的钱其实也想着补贴一下儿女。

但就目前来看,大儿子家底在队里数一数二,二儿子是工人,虽然可能钱比老大紧张一点儿,但也应该够了。小霞两口子肯定也不缺钱,陈兴邦是个聪明人,会赚钱。

至于李龙,那别说队里,就是全县也能数得着,根本不需要他担心。

这钱没了处,他对钱看着也就淡了。

能用手头这钱办点管用的大事,那就值了。

三天后,李青侠神清气爽的下车,出站。他年轻时有两膀子力气,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劳作是没停的,天天下网逮鱼也是活动,因此提那点东西根本不算啥。

火车站外挺热闹,有卖东西的叫嚷着,有推着三轮车帮拉东西的,还有人扛着扁担想帮着挑东西的。

也有要钱的。

李青侠提着东西小心翼翼的走出这些人群,步行前往汽车站。

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打算问清楚回去的车票情况,然后再看是住下来还是坐车走。

汽车站距离火车站不是特别远,有不到一公里的地儿,李青侠走走停停,不时还擦一下汗。

这老家的气候和北疆就是不一样,太阳都快落山了,秋老虎还很厉害,热。

到了汽车站,提着东西进售票厅一打问,明天上午才有去隔壁县的票,李青侠便打算明天再过来买。

回李楼是没有专门的汽车的,需要从县里坐去隔壁县的车,中途下车。

隔壁县距离本县四十几公里,李楼所在的位置在中间偏远一点儿,有个二十几公里的样子。

李青侠在汽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面馆吃饭。在北疆呆了两年多,他已经习惯吃拌面了。这边馆子里有面条,他想了想就给老板说:

“同志,给我下一碗面条,不要面汤捞出来就行。然后再给我炒个菜,炒洋芋丝吧。”

“面不要汤咋吃?”老板有点为难,“要不我给你盛一半汤?”

“不要不要,你就正常下面条,下完光把面捞出来就行了。”李青侠把东西放好,擦擦汗,给老板又解释了一下。

“行吧。”老板犹豫了一下,“不要汤,那也按汤面条的钱收,行吧?”

“行,没问题。对了,那汤你给我单另盛个碗里,我吃完了喝。”

这边还没拌面,李青侠就是突发奇想,给整个自助版的。

炒菜的声音响起来,切面的时间也响了起来。

一会儿功夫,一盘炒洋芋丝端了上来,李青侠刚准备吃,大碗的面也端了上来。

不是拉条子那种圆棍,是切出来的方条——不过让李青侠皱了皱眉,下面还有半碗汤。

老板又端出一碗汤来对李青侠说:

“这没汤咋能吃面哩?我给你留一点点汤,这样好吃。”

李青侠苦笑,对着老板说:

“你去拿个空碗,再拿头蒜,对了再来点醋。”

老板听着这一套感觉不搭啊。

但这时候生意淡,李青侠是按面条的价和炒菜的价掏的钱,这服务还自然是要服务的。

李青侠接过老板递过来的碗,把里面的面汤蓖出来,然后把半盘子洋芋丝倒进大碗里,再倒点醋拌一拌,之后剥了瓣蒜就着吃了起来。

老板一直就好奇的看着,然后就一脸的迷茫和不解。

这啥吃法?

李青侠觉得这老板的菜炒的还不错,虽然面和北疆的面不太一样,但这样吃至少勉强算八成像拌面,将就吧。

吃完后李青侠又喝了半碗面汤,感觉七成半的圆满,这才冲老板点点头,站起来提包准备离开。

“老乡老乡,你刚才那是啥吃法?”老板实在忍不住困惑问了一句。

“北疆知道吧?这就是北疆拌面。”李青侠说道,“顶饿,好吃哩。”

李青侠去找旅社住下,这个老板闭店后便开始琢磨起来。

北疆拌面啊,听着还挺有感觉的,这种吃法虽然怪点儿,但那人吃的那么香,应该不错吧?

第二天中午,这老板闲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也做了一份,下的面条捞出来后,拌上炒洋芋丝,再加点醋,就上蒜,还真就挺有味道的。

于是这个小饭馆,从今天开始就多了一道饭:北疆拌面!

李青侠第二天从旅社出来,路边买了个烧饼边吃边去买车票。买好车票后,他就提着包在车站外面国营商店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在车站口找地方坐下来等着。

“咦?”李青侠正观察着四周的那些人,突然就听到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了起来:

“三爷爷,你咋在这里?”

李青侠扭头一看,和他说话的竟然是李安民的儿子李俊海。

李俊海今年二十多岁,高中毕业后,李安民在县里托关系给他找了一个食品厂的活,工人身份。

“俊海,你咋在这里?”李青侠有些意外的问着,“今天不上班?”

“请假了,俺爸让俺接人,说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也是咱这一姓的人。”

李青侠一听就明白了,这应该是接那些过来续族谱的人。

据说当时李家这一支是从山东迁过来的,在山东那边留了旁支,断断续续还在联系。虽然眼下这李家不算大族,李楼这边算主支也没啥大的突出的人物,但要重修族谱的话,旁支肯定也是要请来一起续上的。

毕竟都算一家。

“人呢?”李青侠便问道。

“俺爹说人家今天汽车上午到,我等了一会儿了,他说的那趟车上没人,我就想着是不是晚到了,再等会儿。”

“那一块儿等吧,等到了我带他们回去,你就在县里呆着。”

李俊海还没结婚,在厂子宿舍里住着。他爸是大队学校的校长,奶奶原本在李楼,后来跟着他爸去了学校分的房子。

“三爷爷,北疆咋样?我那几个叔都过去了,俊山也过去当工人了,我看你也吃胖了,那边是不是好挣钱?”

整个李楼能在县里或者地区吃上商品粮的寥寥可数。李俊海能在食品厂里当工人,那还是靠着他爹的面子——李安民虽然是大队学校的校长,但当了二三十年的校长,关系网还是有的。

李楼的人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吃商品粮对他们来说真就难如登天。

但看看李青侠这边,一家子都出去的,然后接二连三的,先是李安国成了工人,跟着李安国出去的李俊山成了工人。

后来又听说李青侠的女婿也成了食品厂的工人,连带着李霞的户口也迁到了城里。

你说要是出去一家子,有一个当了工人,那还好说一些,但这出去的都成了工人,那其中要没啥,别人也不信啊。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西北苦寒之地,就算当工人可能工资也不高,生活还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