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94章 来自远方的客人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94章 来自远方的客人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李龙晚上回去的时候,杨大姐告诉了他一件事情。

有人下午过来找他,说是要购买收割机。

购买收割机?

听说有人要购买收割机,李龙倒是挺高兴的。毕竟这收割机剩下一台,如果能卖光,那就算是清场了。

等开春他才会再去拉另外的收割机。这收割机算是细水长流,也是一个稳定的进项。

在合作社没有兴起,土地还没大面积聚拢耕种的情况下,收割机会有长达十几二十年的使用周期。

等二十年后,合作社兴起,土地开始大面积统一耕种,那时候收割机的效率就跟不上了,到时就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就是康麦因。

那时候的康麦因和现在的不一样。现在的只能收小麦,那时候的小麦、玉米、油葵都能收割,综合使用,效率非常的高。

那个时候大马力拖拉机也出来了,到时履带式拖拉机就逐渐退出耕地舞台。

这个进程,上一世全程参与的李龙非常的清楚,他只需要把握好发展脉络,适时提前或者推动一把就行。

他也不贪,只需要在每个变革的时候稍微的提前一点参与进去,吃到第一口最美味的就行。

就比如小海子的鱼,他算是头一个把鱼商品化的,以前零星的也有,但有被抓的,也有挣不到钱的。

他算是头一个利用鱼和山里的山货,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上一世是真就拿着枪不知道去打猎,也没打过。那时候人真是老实,那枪让自己保管着,就老老实实的保管着。

其实那时候枪自己保管着,找子弹也很容易。

真要带着枪跑到山里,摸准备情况,打一两头野猪啥的,也就开窍了。

但没有一个人这么做。

人被教育的规规矩矩,因此也就失去了突破和快速发展的路子和机遇。

这一世他也算是不走寻常路了。

“那人说没说是从哪里来的?”李龙问道,“啥时候还过来?”

“我听口音像是民族人,说是明天早上还过来。”

“行,我知道了。”李龙把吉普车里的水放掉,这次又带回来几公斤开剥好的鱼。

大嫂梁月梅和老娘杜春芳说了,这边他和顾晓霞两个都没空收拾。那个杨大姐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她们在家里没事,就把鱼开剥了让李龙带回来。

她们说把鱼分成几个一堆冻起来,到时吃的时候一化,用温水彻底化软了再做,味道一样鲜。

李龙也没推辞,这都是心意。

把鱼拿着包好,放进筐里挂在半空,这样就不担心老鼠祸祸了。

如果要冻在雪里,是不能沾地的。四周都要用雪压实,不然老鼠会找到,然后就祸祸了。

上一世他杀猪,把猪骨头专门放一个袋子里冻在院子里的雪里,袋子背靠着院墙,上面压上雪,本以为没事。

结果年前去掏出来的时候,发现老鼠已经在里面钻了好几条路。肉没吃掉多少,但骨头上都是老鼠屎和尿,糟塌了。

所以李龙处理这个特别小心。

把鱼弄好,杨大姐的晚饭也已经做好了。

顾晓霞回来的时候,提着两个小口袋,说是教育局给发的小米。

这年头能搞到小米也不容易,杨大姐把小米放进了储存室,说明天给熬小米粥喝。

顾博远过来,韩芳回来,大家一起吃着晚饭。

大院子里的灯都换上了大瓦数的灯泡,屋子里很亮。李龙并不在意这点电费,既然有钱了,生活质量就要在这个大环境下做到尽量的好。

吃过晚饭,韩芳去写作业,顾博远背着手往回走。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李龙给他一把手电,顾博远也不打开,就揣兜里,散步一样回去了。

顾晓霞回卧室,李龙先去了后面的玻璃房,看了看那边的菜苗子,给炉子里又加了一铲子煤。

他的想法是尽量能保持这里面的温度,但基本上不可能。不是专门种大棚的,晚上炉子里的煤虽然用煤沫子压着,但到了后半夜也会慢慢灭掉,等早上起来再续上,就有一个空挡。

他是懒得半夜起来的,所以这个菜苗子的生长就没那么好。

李龙本身就是做实验,所以也没想着那么顺当。至少眼下看着,菜苗子长的还都不错,玻璃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也还都不错,就行了。

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其他人都离开,李龙又去了玻璃棚里,把炉子里的残灰扒掉,新架上炉子,再回到大院子里。

今天既然有人来,那他就晚点儿走。

吉普车水箱里加上开水,发动着,热了一下车,开着让开位置。熄火后又去把拖拉机头清理一下。

如果对方没开拖拉机过来,演示的话还得把自家的拖拉机头给发动着。

然后他去把那最后一台收割机上面的塑料布给掀掉,把残雪清理一下,空间让出来。

能卖掉尽量就卖掉了,留着也是个事儿。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李龙过去打开了门。

杨大姐有过提醒,李龙也有过设想,来的果然是两位民族同志。

“你好,是李龙同志吗?”率先问话的是穿着中山装,看面相和玉山江差不多大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三十多岁的,看长相挺像他弟弟的。

两个人都戴着皮帽子,帽子耳朵翻起来系在上面,这时候没穿大衣,这天气能看出来两个人都有点抖。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衣放在旅社了。

“我是,你好你好,来来来,阿达西,请进。”李龙大致猜出来两位是维族同志,他立刻把人请了进来。

“在报纸上看说你是民族团结的模范,”那位四十多岁的同志进来后笑着说道,“认识你,我们很高兴。我叫阿布来提,这是我弟弟阿不都赛买提。”

“你们好,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过来就是看收割机吗?”

“我们是从伊犁来的。”阿布来提说道,“就是想看看报纸上说的很好的收割机。”

“你们翻果子沟很辛苦吧?”李龙把两个人让到屋子里,给两个人倒上茶水,然后指了指杯子说道,“新杯子。”

“李龙同志对伊犁很了解啊?”阿布来提没想到李龙也知道果子沟,也知道这里很难走。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有了手机,有了网络,各种资讯不需要走,随便搜了搜就知道了。

四十年后,因为一首《苹果香》,全国许多人都知道了伊犁,知道了六星街。但这个时候,北疆人知道伊犁最多的就是苹果了。

而这个时候也没果子沟大桥,伊犁人出河谷到wlmq需要走三天路,从伊犁走到果子沟一天,翻越果子沟就得一整天,而且冬天还容易翻车。

从果子沟出来,往wlmq走乌伊公路,汽车还得跑一天。

哪像四十年后,一个白天就开到了。

“知道一些。你们那里的苹果很好啊。”李龙笑着说道: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无果名声大,下野地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的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xj不想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