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92章 最大的麻烦,就是懒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92章 最大的麻烦,就是懒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小海子有鱼,大海子同样有鱼。

一年多前大海子里水被放干,大鱼几乎被逮完,参与的人收获都很大。

但实际上人们逮走的鱼只是占了一小半,更多的鱼随着庞大的水流去往了下游的三个水库。

等夏天放水的时候,这些鱼又顺着水流游了上来,来到了大海子里。

李龙其实原本想着如果小海子里鱼不够多的话,那就去大海子下网。

对,冰下下网。

先砸个冰窟窿,把粘网放进去,然后再隔几米砸个冰窟窿,把网穿过来,一直到把网放完。

冰窟窿不好砸,但既然领了任务,就得想办法完成。

砸冰窟窿虽然累,但在冰下下网收获也是很大的。一条网放一晚上,差不多能逮到六七十公斤以上的鱼。

如果只放大眼网,四五指以上的那种,那么完成任务就会很快。

当然这也需要技术。

后世那种可以在水下牵网跑的放网器当然先进,可惜现在没有。

所以只能用原始的手段在冰窟窿里下网。

李龙原本打算如果小海子的鱼不够,他就去大海子再开个洞,然后放网捞大鱼,但眼下看来,应该是用不着了。

手里感觉很沉,他一边上了冰面一边把抄网提了起来,这网底子里除了有七八条大大小小的鲫鱼外,还有一条红头红尾看着极漂亮的大鲤鱼。

“嘿,这鱼漂亮!”李青侠高声赞着,“怕不得有个三四公斤?”

在北疆时间长了,老爷子也已经开始用公斤来论重量了。

没办法,去卖鱼,你说斤,那石城的老兵团们还不乐意哩。

大鲤鱼在网里挣扎着,那尾巴拍着水啪啪作响,李龙一用力把鱼给抄了出来。

也就是冬天,它因为水温体力没跟上,这要是夏天,这么大的鱼在这抄网里,怕不一尾巴就能把网打烂!

把大鲤鱼甩在岸上,李龙又把抄网反了个个,把里面的小鲫鱼也都甩出来,然后再到冰窟窿那里,开始探网。

陶大强听到动静过来,看着冰面上还在扑腾的大鲤鱼,赞叹着:

“嘿,龙哥利害,这劲头也好,这么大的鲤鱼,俺弄了好些天都没碰到!”

李龙笑笑说:

“运气好,碰上了。看来这小海子里大鱼还不少哩。”

“嗯,这两天比前两天好些,大鱼也多了。”陶大强聊了几句,又过去抄鱼了。

冬天大多数人都猫冬了。

其实李龙把消息散出去,他自然不可能就收这几家的鱼。只要有人在小海子上砸冰窟窿逮鱼,只要往他这里送合适的鱼,他肯定是收的。

但咋说着,许多农民也有个根子上的毛病,有了吃的喝的,大冬天就懒得出来活动。

哪怕知道一天砸冰窟窿掏鱼,都不用去街上叫卖,只要送到李龙这里,就能拿到五块十块的。

比工人挣的都多。

但就是懒得干。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三四十年后,许多人在网上问,为啥看到北疆、内蒙,雪区出去打工的人少呢?

内地农村地少,青壮都出去打工了。北疆这一片,除了零几年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一批出去打工,村子里年轻人比较少。

但后来大多都回来了。

当然大学考出去的除外。

那些回来的,大多还是因为自家有地,几十亩地,改滴灌后,一年怎么也能弄个几万,年景好的时候弄个十来万不成问题。

有魄力的在地价低的时候多承包一些,直接弄个几十万也正常。

打工呢?两三千块钱的工资,挣的不够房租水电费伙食费的,干两年发现不对,干脆不干了。

所以呢,说好听点是知足常乐,说难听点是不思进取。

比如现在,陶大强、梁大成他们砸冰窟窿逮鱼,每天能挣几块十几块,运气好了能挣个二十几块。

村子里门市部里绝对有人说酸话,说还不如秋天扎苇子夏天编抬把子。

问题那个活他一年就那么几回啊。

眼下一天能挣几块钱就已经是很厉害了。工人平均下来才挣一天一两块钱而已。

懒,给自己找借口。有饭吃,能吃饱了,加上李龙的活让他们挣了点钱,生活不那么紧张了,那就觉得挺好,冬天就不想动了。

毕竟外面可冷啊。

上次去打猎,陶大强说的那就是真心话。

想过好日子,还不想下苦,那就只能企求老天给好运气给好机会了。

就跟中彩票一样。

李龙又抄了几网,抄到了一条一公斤多的五道黑,还有两条鲢子,剩下的都是小鱼。

明显感觉这鱼是没去年前年多了。

这也正常,一年四季的捞,那鱼长的再快,也抵不上捞的速度。

他起来换大哥李建国。李建国不换陶大强,主要还是因为陶大强要挣钱。李家三个在这里捞,怎么算都行,不要钱也行。

陶大强那边人家是要挣钱的。至于休息,捞累了自己就会休息。

再当自己人,也不能和家人一个样。

陶大强也明白,他捞的鱼也分成了两堆。一堆是准备交给李龙的,一堆是拿回家留着慢慢吃的。

炖鱼汤无论是对生了孩子的女人,还是对孩子都有好处,都是极富营养的。至少在这个年代,人们是这样理解的。

家里不怎么缺肉吃,但大冬天能吃点鲜鱼自然更好。

陶大强因为有了女儿,不想远离,在小海子逮鱼是正合适的。

他的计划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至少弄到两百公斤以后上的大鱼,挣两百块钱再说。

李龙换大哥李建国去捞鱼的时候,李青侠已经弄来了一堆毛苇子,李龙便掏出打火机把火点了起来。

毛苇子烧起来的时候很快就把下面的雪给热化了,露出了晶莹的冰面。

冰化不了多少。热量在冰面上传导的快,毛苇子的火烧起来到成一堆热灰的时候,冰面才化了一点点。

太阳升不起来,到中午的时分才在南面两竿子高,比在夏天能升到头顶差远了。

李家三个开始收拾着鱼准备回去吃饭。李龙喊了陶大强一声,陶大强也跟着开始收拾。

看看两个袋子,李龙大概估计了一下,自己这边小鱼差不多有个七八公斤,大鱼也就十二三公斤。

那条大鲤鱼得刨出去,李龙的意思是这货太大,卖掉划不来,不如自己一家人吃了。

最好就是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吃,吉利,喜庆。

李青侠直接赞同,李建国是无所谓的。他不太讲究这个。自从和其他人一起把这村子建起来后,他就不怎么相信那些东西了。

幸福是双手干出来的。

陶大强收拾了一下,鱼货数量比李家少差不多一半,一上午大鱼能卖六七块钱?

也行了。

看李家人和陶大强都走了,其他地方的那些人也开始收拾东西。

“小龙,现在就把鱼送你家吗?”有人高声喊。

“行啊,现在送过来,我现在就称,你们现在就能拿钱。”李龙笑着说。

“行,我们马上收拾,这就给你把鱼送过去!”

李龙和李建国背着口袋,李青侠在后面拿着抄网,活像打了胜仗的大将军。

三个人到了居民点,李龙先去把自己家屋子的闲房子打开。

大哥家那边是没地方了。自家院子的雪清干净了,闲房子里凉,刚好可以放这些鱼。

塑料布是现成的,秤也有。他先把塑料布拿到外面,把那些大鱼倒在塑料子上,摆开,然后就等着其他人过来。

最先过来的是陶大强,李龙给他称了一下。

陶大强还有些不好意思,连说随便称一下就行了,零头不要了。李龙给他反向抹了个零,六公斤六,给了七块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