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54章 都是稿子惹的祸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54章 都是稿子惹的祸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拖拉机跑得快,李龙拉着陈兴邦一家往石城去的时候红琴还有些不开心.

昨天下午才和姐姐哥哥们见面玩在一起,开开心心的,今天早上又要离开,她真的舍不得.

在老家虽然也有小伙伴,但没有哥哥姐姐,偶尔也会被欺负。

亲情这东西真的很玄妙,哪怕头一次和李娟李强见面,红琴也能感受到大姐和哥哥对自己的那种好。

所以她不想走。特别是听到李强说过两天要最后一次浇菜地,能在院子边上的水渠里逮到鱼,如果她留下来的话会带着她烤鱼吃。

冬天还能让小叔带着去摸老雀,烤着吃,扣呱呱鸡,炒着吃,套兔子,炒着吃……

李强只说吃,就已经把红琴给引的不想走了。

要不是最后李霞举起了巴掌,红琴还真就想留下来了。

所以哪怕拖拉机开出了玛县,红琴的嘴还是撅的。

陈兴邦也没办法。自己住的院子那边小朋友的确不多,他原来的打算是李霞带着红琴过来之后,把红琴送到街道的学前班里跟两年,然后再上学。

眼下有的学前班性质和后世的幼儿园还不一样,大致上是上小学前只上一年,这一年会教一些小学一年级的基础知识。

而当时还有一种类似幼儿园的机构,叫托儿所,是给更小的孩子去呆着的,父母没办法照顾,孩子进这里面可以一起玩,有人照看。

当然,城里有,农村没有。农村就只有学前班,更小的孩子一般不收,当然要想送的话,也会通融一下,但那也是要交钱的。

像李强,跟着李娟上了一个学前班,李娟上学了,他不够年级又上了一个学前班,如果不是自己努力加上顾晓霞说话,可能他还要上一个学前班。

拖拉机过了玛河大桥,进了石城地界,人和车多了起来。

风景明显和老家不一样,红琴看着看着,就忘记了不开心,站起来扶着栏杆左右看了起来。

“风大,不要张嘴。”李霞提醒着,怕她喝了凉风又肚子疼。

拖拉机开到石城老街,拐了个弯之后来到了陈兴邦住的院子。

虽然没有大哥和小弟的院子大,但也比老家的院子大多了,而且敞亮,李霞看着就喜欢。

陈兴邦下车去开门,等大门打开后,李龙把拖拉机开进院子,熄火后下了车。

李霞自己已经跳了下来,陈兴邦把红琴抱下来,然后提着包进了屋。

“来来来,看看这就是咱的新家!”陈兴邦兴奋的说道,“房子大院子大,里面东西不多,但够用。西北这边天气好,天天能晒被子,晚上睡着热呼。”

红琴一看也有这么大的院子,开心的跑来跑去。只是院子里有点血腥味儿她不喜欢。

孩子嘛,自然是喜欢熟肉。

李龙坐了会儿,便准备离开。离开前他从背包里取出三百块钱塞到李霞手里:

“姐,你们这家里还要收拾,我就不呆了,得回去了。这三百块钱你拿着,有空了让我姐夫陪着去买辆女式自行车。以后出门带着红琴会方便一些……”

“我还不会骑哩,这钱不能收……”李霞知道这院子都是弟弟李龙给租的,一租就是三年,她觉得已经欠弟弟够多的了。

“姐,你就拿着吧,要不然我就直接买自行车拉过来了。对了,还有自行车票,”李龙拿着全国通用的工业票一起给了李霞:

“我姐夫后面要忙,你得照顾红琴,好多事哩。有个自行车方便一些,那玩意儿学的快的很。”

一辆自行车一百多块钱,剩下的钱是李龙交给姐姐零的。无论男人女人,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手里有钱,心头就不慌。

拖拉机上还有从李建国那里拉来的一袋米和一袋面。米是陈米,新米还没下来,面倒是今年的新面。

按李建国的说法,弟弟妹妹家里的口粮他全包了。

李龙开着拖拉机从大院出来,路过老街的时候晃了晃,不过并没有下车,而是开着就往回走了。

家里吃用不缺,这时候不能像后世,打开某宝某多多之后看着那些五八门的东西点击就买了,结果买回来发现就是鸡肋。

眼下虽然自己有两万多块钱了,但这钱要在刀刃上。上一世的教训告诉李龙,有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没必要买,不然收拾屋子的时候,丢也不是,留也不是,徒占地方。

张强还在老街卖的大扫把,这两天大扫把越来越难卖了。各地的芨芨草都老了,扎大扫把过来卖的人都挺多,人家都是五六把,他整一大堆,别人便宜,他还不想降价。

于是就很难卖掉。

张强却也不想放弃,他想着等下雪就好了,一下雪,需要扫把的人就多了,到时应该会好卖吧。

当然,他是不知道到时各单位都会发一批扫把的。

李龙开着拖拉机回到玛县,看时间快到饭点了,便去了杨大姐家里。

顾晓霞和顾博远都没到,杨大姐正在炒菜,面已经下好了在水盆里浸着。

“杨大姐,你现在拉拉条子越来越好了啊。”李龙探头看了一眼盆里的面笑着说道,“对了,老家来信了吗?”

杨大姐的丈夫在北疆某地,她带着韩芳过来找的时候把丈夫的地址给弄丢了,然后就按记忆里的地方找到了玛县这里,自然是找错了。

在李龙帮助下杨大姐安顿过后,便给老家那边发了电报,写了信,想要丈夫的地址。

然而,那边家里人虽然回了信,却东拉西扯,并没有给她地址。

这让杨大姐一直比较疑惑。

但也不好再往老家赶,就先在这里呆着了。

但终究悬在空处,没有找到丈夫,杨大姐此行的目的就没结束。

“来信了,没写地址,我就想不通,家里地址也不能丢掉了啊?就算丢掉,韩芳他爹这些日子总得往家里写信啊,为啥就不给我写哩?”杨大姐也挺愁。

李龙是多活了四十年的怪物,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杨大家老家的人。

不写地址无非就两点,一个是瞒着杨大姐,一个是瞒着韩芳的爹。

像杨大姐说的一样,韩芳的爹除非出事,否则的话这么久了肯定是会给老家写信打电报的。

就算家里没存地址,要个地址不难吧?

两头,往坏里想,要么瞒着杨大姐,大概率是想贪了韩芳他爹给家里寄的钱。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再过十年,李龙在队里也听过这样的事情,队里有人回老家才知道,老爹老娘去世五年了,老家人愣是不说,也不让回,就只让寄钱。

结果寄回去的钱都让家里的亲戚给瓜分了。

杨大姐老家那边的人未尝没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头,往更坏的方向想,那就是为了瞒着韩芳她爹的事。她爹要么出事了,要么有事了。

出事了就是人可能没了,有事了,就有可能是人在,但不能认杨大姐她们了。

这是李龙以阴影的想法想想,但不能给杨大姐说。

“那就再稳一稳,等这边韩芳放个假,你们其实也可以再回趟老家——火车票钱有吧?”

“有有有,票钱有哩。他叔你又不咋收咱房租,俺攒的钱可不少。”杨大姐说到这个挺开心的。

有钱傍身,再加上做了生意,心思会通透一些,不会再那么容易被人骗。

至于老家人为什么不告诉她实情,杨大姐可能也猜过,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顾晓霞骑着自行车匆匆赶了回来,她下车后看到李龙,便笑着说道:

“你又上报纸了,这回是自治区日报!乡里的那个姜干事写的,说你和大哥两个拖拉机的事情,说你收割麦子,大哥种经济作物……”

李龙从顾晓霞手里接过报纸,看到第二版中间位置被钢笔画了一个划的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