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416章 干大事,大年三十开荤?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16章 干大事,大年三十开荤?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第416章 干大事,大年三十开荤?

鞭炮声响得越来越大,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春联,空气里弥漫的肉香和鞭炮的硝烟味儿,年越来越近了。

大年三十这天,队里鞭炮声不断,特别是到了中午的时候,那一阵阵的鞭炮声让李龙觉得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后。

毕竟去年的时候,鞭炮最响的是大年初一的早上。

想想也正常,今年光自己带着队里人就干了好几个大活,各家各户都挣了些钱,再加上包产到户之后,老天也给面子,各家地里的收成比往常集体种田的时候好不少,所以这两天碰到的人脸上都带着笑,个个都是挺开心的。

中午吃饺子,李龙还想回马号,让李建国给拦住了。

上午的时候他和李建国两个人一起糊了对联,前两天屋子已经打扫干净。而更早一点儿,李龙去干了一件大事,他跑到了石城的百货大楼,买了一台十八寸的彩电!

原本李龙以为最多两千块钱就能搞定,但到了后才看到,石城百货大楼里,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六百多块钱,十四寸的彩电要一千六百块钱,而他要十八寸的彩电,价格在两千四!

在这里李龙还看到了一款比较亲切的多用途电视,九英寸的,一边是电视一边是收音机。

九英寸多大呢?现在不少的平板电脑都是十英寸的,想想那个大小吧,也就比成年人的巴掌大一点儿。

九英寸实在太小,看着肯定不舒服。不过人家是有配件的,电视屏幕前面放着一个厚厚的,重足有五公斤重的十三寸玻璃放大镜!

把角度调节好,然后透过这个玻璃放大境,九英寸的电视能看到十二寸的效果。

当然,也只能看成这样的效果,而且里面的人物还有点失真。

这是李龙回忆起来的。这时候卖电视可不像后世。后世一个展台里面每台电视都给你播放出来各种各样的节目,特别都是那些色彩炫丽的,让你看出来这电视的真彩色有多优秀。

而这时代的电视根本就不插电——一来白天是没节目的,在这个时候,玛县的电视只能收两个台,晚上七点钟开始,一个是二频道,央视的,一个是九频道,石城电视台。李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石城的《绿洲新闻》。白天除了星期天中午十二点开始有央视的儿童节目外,其他时间也是没台的。

第二个就是不让变成旧品。别人买电视要的是新品,这年代你打开电视播放了,那就被默认是二手货了,所以基本上除了摆在柜台上样品外,其他的都是不拆封。

这时候卖电视的地方还会卖另外一种堪称比较神奇的东西——电视彩纸。

其实就是一层彩色的塑料纸,这玩意儿贴到电视屏幕上,再看电视屏幕里的人是五颜六色或者单一颜色的,不再是黑白两色,当然,不是真正的彩色,只是蒙了一层而已。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毕竟这玩意儿华而不实,还不如看黑白的。

李龙去买彩电的时候,那十八寸的bj彩电一直摆着没人买,倒是让他挺开心。

虽然是彩电,其实屏幕也是那种凸面,平面的还要二十年后才能普及,平板的二十年后也出现了,但普及还需要很久。

李龙这张票是从票贩子那里买来的,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彩电票倒是不贵,不到一百块钱就拿到手了。

当然,在他看来是不贵,但在票贩子来看,已经是大赚了。

毕竟小县城,能卖得起彩电的本就不多,能买得起十八寸彩电的就更少了。

而能买得起十八寸彩电的人,大部分也不需要从他这里来找电视票。

李龙把彩电拿回来到大哥家里是悄悄进行的。这不是八三年了嘛,他打算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看个八三年的春晚,所以拿回来后就一直没亮出来。这玩意儿一旦亮出来,那家里基本上就不要想着安生了。

毕竟是全村第一台电视机,到时一亮相,哪怕是冬天,李家的屋子里绝对满满当当的都是人,不看到所有的电视节目结束人是不走的。

不过也就这两年,等开春,土地承包开始,各家承包土地,种到年底挣上了钱,到时买电视的就多了。

不说一定要买十八寸彩电,大家基本上是量力而行,九英寸的电视有人买,十二英寸、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也会有人买的。

那时候跑别人家里看电视的就少了。

买电视这件事情只有李龙、李建国和梁月梅知道,李娟和李强都不知道——孩子的嘴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严,李龙记得曾经让李强保密过什么事情,还专门给他说过这是对他的考验,结果转眼没一个小时,这事就被他讲给了另外一个小孩,然后就传播开了。

小孩的八卦和虚荣心一点也不少。

看电视可少不了天线。石城百货大楼卖的彩电只有两根自带的天线和一个线圈,李龙还记得上一世比较流行的101天线。

101天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县城五交化商场和百货大楼电视专柜里比较火的商品,里面是一套铝管,带着线,当然线不长,更多的线需要客户自己搞。

而101天线还没普及的时候,村里的人已经开始自制类似的天线了。用的是六股铝电线——电线中间还有一根钢丝,木头架子上把这些电线截成二十五厘米到六十厘米不等的电线固定好,然后用一根家用电线连接起来,最后用一根木头杆子把这天线顶起来就行了。

想来超过四十岁的大部分从农村来的人都应该有过类似的经历,天气不好的时候,需要转动外面的天线杆子,以调整电视信号,使其少点“雪”,变得稳定。

做这种天线对于李龙来说没啥难度,他在马号房间做这个天线的时候,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都看到过,也都在问这是干嘛的。李龙没给他们说,只是告诉他们,这玩意儿他们好好看,明年他们肯定也是能用得上的。

李龙做的很认真,毕竟这玩意儿可不像101天线,人家那是专业的,自己这业余仿制的,材料虽然还行,但如果搭配不好,到时信号接收不到,就丢人了。

电线是去年重新拉线装电的时候剩下来的。当时的工程队走的匆忙,毕竟还有许多生产队都没通电,也都需要在这一年里通电,所以剩下的一些边角料就留在了队里。

不光有一截一截的电线,还有电线杆子上的瓷瓶子等各种挺新奇的部件。队里还专门人抽了一个人管电。这年代可不像后世,几乎不停电,或者停电也会提前通知,大致半天或一白天就来了。

这个时候因为电压不稳,经常会烧保险丝,有时候还会把变压器那里合电器的杆子给弄下来。队里人,特别是那些娃娃,喜欢看管电的老黄去合变压器的闸——那需要用专门的绝缘杆,合的时候会发出来电弧光,挺好看的。

而二十一世纪十年代到二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保险丝了。

这些电线虽然比较短,最多也就一米多,在其他方面没啥用途,但在李龙这里是刚好的。

当然,孩子们也挺喜欢,他们会把上面的那几股子铝丝剥离下来,用钳子掐断,窝成对勾形状的子弹,再用铁丝和橡皮筋做的弹弓打出去。

威力比后世的水弹枪子弹要大。

天线订好,李龙拿着去了大哥家里,然后就需要找一根木头杆子,竖起来当天线杆,还有就是带外皮包着的电线——这里就不是电线杆上的电线,而是家用电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