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410章 平凡才是主流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10章 平凡才是主流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第二天一早,老罗叔还在做早饭的时候,李龙和陶大强、杨永强两个人就已经去往东大沟的路上了。

天还是很冷,但几个人情绪都挺高,主要是杨永强和陶大强两个,感觉又有了主心骨。

这时候整个村子,包括原野都是一片寂静,连鸟叫声都没有,李龙就只听到三个人踩在雪里的刷刷声。

走到东大沟的时候,三个人都气喘吁吁的,帽子上都是白的一片,呼出来的气结成了雾,像是仙家吐息。

李龙依着地形,开始寻找自己当时下的套子。

他往一边走过去,那里脚印的痕迹很浅,虽然这段时间没有下雪,但每天太阳升高之前,风会把附近的雪粉吹起来,然后再飘落下来,类似于下雪,会掩盖痕迹。

“咦?龙哥,那里你也下套子吗?”杨永强有些意外,“我记得那边没有啊。”

“有,下了七八个套子吧。”李龙隐约记得,“好像下套子后第二天巡套子的时候,还逮着一个兔子哩。”

这里其实已经没有新的兔子印了,老兔子印也已经被雪给轻微覆盖,看不明晰。李龙凭着记忆在一棵红柳边上找到了一个套子。

上面没东西。

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巡过那么多次,有的话大概率被拿走了,没有被拿走,那么可能就是不在兔子的必经之地,后面兔子没来这里就没套上。

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没有跟着李龙过来,他们各自有分工,要把兔子套收起来,无论有没有兔子,收好之后拿到其他地方去下。

不过他们时不时的看一看李龙这边,想看看李龙有没有收获。

毕竟这边的兔子套他们都没有巡过。

果不其然,第二个兔子套李龙就发现有一个大兔子被套中了,可惜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啃了,只余下半个身子。

因为啃的乱七八糟,李龙没有要,只是把细铁丝给取了下来。

“龙哥,那有兔子吗?”杨永强一直看着,看李龙的动作,隔了三四十米就开喊。

“有半个兔子,让狐子还是獾给啃了,要不了了。”李龙回应着,然后继续往前。

第三个和第二个距离有点远,十来米,这里又有一个兔子,小点儿,三公斤左右,冻的**的,李龙抠了好几下才从冰雪里把它给抠下来。

但有了收获总是开心的,李龙右手提着兔子左手拿着套子,笑着继续往前。

这边的兔子套巡完,李龙的手里已经有了两只兔子,他提着兔子往那边走,看着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手里都只有套子,便喊着:

“看来这套子的确是得换地方了,看我的这里!”

三个人把一百来个套子都起出来,那边杨永强发现了一个兔子,个头不大,两公斤多。

“呆会儿回去,三只兔子咱们一人拿回去一只。”李龙说道,“回去吃了,明天过来捋这些套子,说不定就多了。”

“不不不,留着卖钱,一只三五块钱哩。”杨永强第一个不同意,“咱们吃了不少兔子了,不差这一个。”

“对啊龙哥,不吃了吧。”陶大强也说道,“攒着卖了吧。”

“行。”李龙从善如流,“那就攒着卖了。走,咱们顺着这大沟往南边走走,走远点儿,近了估计没兔子,都让队里人给撵完了。”

三个人一路顺着东大沟往前走,走出一公里多的时候,李龙看这里红柳和白刺比较多,兔子印也不少,都踩出路来了,便说道:

“行了,就下到这里吧。”

三个人分头行动,各找一个方向开始下兔子套,半个小时后,三个人在最前面汇合,然后提着兔子往回走。

“龙哥,你这一趟出去,弄到那个打瓜籽没有?”杨永强问道。

“弄到一些,二十来公斤。”李龙说道,“听了一个专家的话,能种十亩地的。”

“不多啊。”陶大强在旁边说道,“现在打瓜籽不好搞吗?”

“是不好搞,这玩意儿本身就是小面积种植,就是原产地都没有大量种植的。”

“那能给我们匀一些吗?”杨永强问了出来。

“就是。”陶大强也想着,“一亩地的种子也行……”

李龙看着他们俩人,笑了。

“你们两个还是先回去和你们的老爸商量一下再说吧。种打瓜可不像跟着我抓兔子卖鱼,那都是额外的,你们要是能说通你们老爹愿意让你们试种,那也行。”

杨永强不说话了。

陶大强也低下了头。

跟着李龙干,他们的家里人肯定不反对,毕竟李龙带着他们赚钱了,而且赚的不少。

但要说跟着李龙改种打瓜这种队里从来没有种过的东西,那可就不一定了。

打瓜啊,那可不是西瓜。西瓜的话,队里人就算没种过但至少吃过,至少这玩意儿夏天还是挺受欢迎的,产量也大。其实也不说队里人没种过,去年包产到户分了口粮口后,不少人家在地头或者地边都会点几棵各种各样的瓜。

所以对于种西瓜还是有点了解的。

但打瓜那是纯纯的不了解啊。

农民,特别是老一辈的农民,对于接受新事物还是很谨慎的,愿意尝试、愿意改变和突破的并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李建国其实算是村子里思想比较先进的一批人,他在土地分配承包之初就已经有种经济作物的想法了——因为光种粮食,除非到一定规模,否则不挣钱。

而李龙给他一分析种打瓜的利弊,再有一个专家的指点,他立刻就拍板敢拿出十亩地来尝试。

别人家敢吗?

种不好,明年要上交的公粮怎么办?一家老小吃什么?卖不出去堆家里怎么交待?

主要还是兜底的底气太低了。家底不厚,折腾不起。这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好别直接开店的原因——摆个摊赔了无伤大雅,但要直接开个店,那成本折腾进去,可能几年都翻不了身。

当然,和大环境也有关系。有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风平浪静的时候,鲸出水也只能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水。

李龙倒也没有打击他们的意思,说道:

“其实这样也好。毕竟打瓜也不是什么地都能种,今年正好我家里种一种,给队里人打个样。到时让大家看看,这玩意儿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种出来后怎么整,然后最后收获之后卖到哪里。”

他这么一说,杨永强和陶大强两个也就平衡了。李龙说的是实话,只有队里有人种了,赚钱了,他们的家里人才会有可能尝试。

就跟种一样,一开始南北疆的也不是都种,只有种的挣钱了,才会有人跟风——当然,有些跟风能赚钱,有些跟风只有赔死。

比如红枣,比如雪菊,比如黑枸杞……等等。

三个人回到队里,李龙提着三只兔子回了老马号,陶大强和杨永强回家。

杨永强回到家里,早饭已经做好,他妹妹给他盛好了粥碗。

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杨永强还有点不死心,问父亲:

“爸,龙哥说他们家里要种打瓜,咱们家能不能种一点?”

“打瓜?种一点?种多少?”

“我想着种一亩地的。”杨永强家里分了二十亩地,在他看来,二十亩地里取出来一亩地种打瓜并不多。

“种一沟还行,一亩地?不行。”杨华当既就把儿子的想法给否了,“那李龙挣钱是行,但要说种地,那他比他哥差远了。”

“但他哥李建国也同意种打瓜了啊。”杨永强就没明白为什么父亲不愿意种打瓜。

“那打瓜是能好种的?他家家大业大,赔得起,咱们呢?一亩地从种到收咋也得投入几十块钱,咱一没种子二没技术,种出来还不知道卖给谁,为啥要种它?”杨华自有一套逻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